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第42章 权利不是请客吃饭,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夜深人静,皇宫里死寂一片。】

【乾清宫,烛火微光,朱由检正襟危坐,衣不卸甲,他似乎在等着什么。】

【“主子,已经三更了,你要不睡会儿?”王承恩心疼朱由检,忍不住开口说道。】

【但朱由检始终在闭目养神,也没有理会王承恩。】

【“咚咚咚!”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曹文诏、曹变蛟匆忙走进来。】

【“主子,宫里好像着火了。”曹文诏禀告道。】

【朱由检缓缓睁开眼睛,点头道:“不必理会,传我的命令,所有人不准离开乾清宫一步。”】

【“是!”二人领命后,退出宫殿。】

【四更。】

【乾清宫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什么人?”镇守乾清宫门口的曹文诏立刻呵斥道。】

【黑暗中,魏忠贤阴险的笑容出现在曹文诏的眼前。】

【“将军,皇宫失火,咱家担心皇上的安危,所以想进去看看。”】

【“没有皇上旨意,任何人不得入内。”曹文诏冷冷说道。】

【“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咱家不客气了!”魏忠贤面露凶光,大叫一声:“全都给咱家上!”】

【“杀啊!”一瞬间,黑暗中冲出来数百人,手持刀枪,一股脑的往乾清宫冲来。】

【“退!”看到此等情景,曹文诏却非常平静,只是带着所有人退至乾清宫内。】

【魏忠贤见状大喜,高声道:“都给咱家上,谁活捉了信王,咱家赏万两黄金!”】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所有人都像发了疯似的往前冲。】

【魏忠贤也不甘落后,他要亲眼看着朱由检跪倒在他的脚下。】

【“哈哈哈,信王,你以为凭着两三百个王府侍卫,就能作为皇宫的宝座了吗?今日咱家召集了一千个皇宫侍卫,倒是要跟你比一比,谁更胜一筹。”】

【秦朝有赵高青史留名,他魏忠贤纵然不能名垂青史,至少也要遗臭万年,让后人铭记!】

【“砰!”乾清宫内,一道刺耳的声音划破黑暗的寂静。】

【“砰砰砰!”紧接着,又是无数道相似的声音此起彼伏的消息。】

【天色太黑,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魏忠贤的党羽像是杀红了眼,继续毫无顾忌的往前冲。】

【可冲着冲着,却有人发现不对劲了,因为他们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百十来个。】

【“怎么回事?”魏忠贤也发现了这一现象。】

【就在这时,周围忽然火光冲天,将乾清宫照耀的犹如白昼。】

【魏忠贤抬起头,高高的台阶上,一个耀眼的身影笔直的站在那里,一双充满帝王威严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他,盯着他心里发毛。】

【而他的周围早已是血流成河,随他进攻的皇宫侍卫竟然倒了一大片。】

【台阶上,朱由检的王府侍卫一字排开,每个人都举着一种魏忠贤从来没见过的武器,就是那个武器将他的人顷刻间全部击毙。】

【“咣当!”忽然间,又是一道响声炸开,乾清宫的正门被锁死了。】

【这也就意味着魏忠贤彻底没了退路。】

【“魏公公,听说你要找朕?”台阶上,朱由检居高临下,淡漠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关于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王牌特工巴桑魂穿到大安朝,不料穿到一个婴儿身上,幸被屠户所救,当夜就遭到追杀。为什么对一个婴儿穷追不舍?时大安朝危机四伏,外有邻国虎视眈眈,内有皇室内斗、外戚专权,老百姓苦不堪言。幸得巴桑横空出世,拯救黎民于水火,一统天下。
着花无丑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