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第259章 丰碑

朱由检选拔研习杂学之人金榜题名的事情,引起大明各个时代的士子,还有各种当代大儒的强烈不满。

“真是搞不懂,废除八股文,选拔这些不学无术之人,究竟对国家和社稷有什么好处?”

“他们懂怎么治国吗?”

“我泱泱华夏,自汉朝以来,便以儒学为尊,自唐朝以来,科举取士皆是考取儒家经典,历代先贤都是这么做的,难道他们都不如你一个小小的少年天子?”

在这些人的眼中,朱由检就是在倒行逆施,荒唐至极。

废除八股文,放弃儒家学子,简直比改朝换代,谋反篡逆更加十恶不赦。

正所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官绅。

不管在这片华夏大地上,是谁当皇帝,是谁建立的王朝,最终都必须要依靠他们这些研习儒家经典的读书人辅佐。

这是规矩,也是铁律。

可朱由检的出现,却打破了这条铁律,严重损害儒家士子的利益,让他们纷纷惶恐不安。

他们愤怒,他们辱骂,他们恨不得在史书上面,将朱由检批的一无是处。

然而,让他们绝望的是,朱由检只是存在于天幕上,只是一个虚空出现的人,这让他们连报复和惩罚都做不到。

总不能去报复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人吧?

除了批判和谩骂之外,他们也找不出其他的办法去发泄心中的怒火。

朱由检的风评,也在他们的口中,逐渐由盛转衰,甚至有不少人将他称之为桀纣暴君。

跟朱由检比起来,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好像都眉清目秀了不少。

当然,也有很多思想深邃的贤者,用另外一种角度思考朱由检的做法。

张居正:“儒学救不了大明,难道这些杂学就可以了吗?”

王阳明:“世间学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非儒学一家之言,概莫囊括。”

唐伯虎:“什么儒家杂家,到头来,还不都只是一场空吗?又有什么值得争辩的?”

……

【恩科选拔过后,朱由检立刻召开一次大朝会,他准备将最近发生的大事,还有将来要做的打算,一次性在此次朝会上交代清楚,以免很多朝廷重臣心中多有疑虑。】

【毕竟,各地藩王与显贵家族士子联合起兵一事,如今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他们起兵二十万,公开叫嚣要清君侧。】

【除此之外,从西北潜逃到湖南、湖北等地的张献忠、李自成等人,也都在此次乱局中趁势而起,竟然也各自拉起十多万人的兵马,要与朝廷对抗,隐约间,竟然和那些藩王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关于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大罗景耀十五年,郭绍魂穿异世界,天崩开局,乱世将至。为了能在这个混乱的世间好好活下去,也为了能成为他心中的那类人,他开始一步步走进棋局,凭着多疑、狡诈和狠辣的心性,掌握人心,火并草莽,吞噬英雄,驱逐外虏,最终得以号令天下,御极称帝。他的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民生恢复迅速,政治清明高效,国家繁荣昌盛,被后人誉为盛武新风。但他又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的后妃这样评价他:他的心中只有他
九幽打火机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关于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苏默无意间发现牛皮袋子居然可以通向古代,并认识了大夏倾国女帝林曦。女帝所在世界正值大饥荒年,庄稼颗粒无数,饿死的人无数,更是激发了各国之间的战争。女帝正率领五万士兵守城,被蛮国二十万精兵包围。在粮食与水都快断绝之际,女帝跪求神灵保佑。碰巧遇到苏默通过袋子传送过来的方便面等物资,以为是神灵显圣,将苏默称呼为天尊真神。两人建立沟通后,苏默给女帝传送了大量的物资,而女
王公语腾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关于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王牌特工巴桑魂穿到大安朝,不料穿到一个婴儿身上,幸被屠户所救,当夜就遭到追杀。为什么对一个婴儿穷追不舍?时大安朝危机四伏,外有邻国虎视眈眈,内有皇室内斗、外戚专权,老百姓苦不堪言。幸得巴桑横空出世,拯救黎民于水火,一统天下。
着花无丑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