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公子

第十七章仙岩拜师

sp;锦袍青年怒容满面,气怒的道:“这笑的不知是什么人,万启岳等人明明已被迷仙曲所制,却被这厮破坏了!”

话声甫落,突听耳边响起一个极细的声音嘻嘻一笑道:“这厮就是小老儿!”

锦袍青年一手按剑,回头喝道:“你是何人?”

薛慕兰奇道:“大师兄在和谁说话?”

锦袍青年道:“方才有人在我耳边说话”

话声未完,只听耳边又响起那极细的笑声说道:“小老儿是谁,回去问你师傅吧!”

锦袍青年听得变了脸色,说道:“二师妹,你去把他们穴道解开就回去,愚兄要先走一步了。”

说完,双脚一顿,一道人影去势如箭,激射而去。

薛慕兰、卓云和二人走近七个和尚身边,解开了他们受制的穴道。

薛慕兰挥挥手道:“走!”

几条人影同时掠起,奔行而去。

丁剑南低声道:“迷仙曲,那箫声果然是迷仙曲。”

方如苹道:“但我们怎么会没事的呢?”

只听身后响起一个尖沙声音说道:“你们真的没被迷仙曲迷住?”

丁剑南大吃一惊,和方如苹几乎同时以极快身法转过身去,目光一注,那有什么人影?

方如苹道:“大哥也听到了?”

丁剑南道:“此人好快的身法,在咱们身后说话,咱们居然连他影子也没看到。”

“嘻嘻!”有人在头顶笑道:“小老儿躲在树上又不在你们身后,你们怎么会看得到?”

丁剑南、方如苹急忙抬头望去,只见头顶枝叶一阵乱动,拨开枝叶探下一颗头来!

丁剑南一眼就认出那不是用树叶引着自己上小山,后来又在酒楼上把阎老九灌醉的小老头还有谁来?他嘻开了嘴,一股酒气直喷下来,还在朝两人霎着眼呢。

方如苹叫道:“老人家”

瘦小老头道:“我不是老人家,我是老哥哥,嘻嘻,你们会不怕迷仙曲,那就去得!”

活声一落,探下来的头,又朝枝叶间缩了回去。

方如苹又道:“老人家,你请下来”

树叶间响起瘦小老头的声音,说道:“小老儿已经走啦!”

他人明明就在树上,却说他已经走了。

但丁剑南耳中,果然听到一丝极轻微的风声,飘然远去,这就说道:“这位老人家果然走了,我们也赶快回去吧!”

第二天清晨四人继续上路,丁剑南因发生了昨晚一场事,对沿途景物,就更加特别留意起来,准备退出迷仙岩时,不致迷失路径。

从太子庙进入山区,这是皖山脉和大别山脉的交涯处,山重岭复,一层又一层的高山峻岭,愈来愈见荒僻,几乎樵采绝迹,人迹不到,虽在大白天,隔涧虎啸,隔林猿啼,还不时传来一两声怪鸟的鸣声,使人会油生怖意。

四匹马就走在连羊肠小道也没有的山脚下,盘山而行。

一行四人,以薛慕兰为首,也由她一骑当先,走在前面领路,中午时分,她在一片松林前面停了下来,回头说道:“咱们已经走了一个上午,在这里歇息一会再走不迟。”

说着就翻身下马,把马僵一圈,挂到鞍上,任马自去沿着山溪吃草。

丁剑南三人也相继下马,任马自去。

卓云和取下一包食物,走近一方大石,打开纸包,说道:“丁兄、方兄,大家一起坐下来吃了。”

这里敢情是他们出入山区打尖的地方,中间一方平整的大石,四面围着四五块尺许高的石凳,正好容四五个人坐下来。

四人围着大石坐下,纸包中有馒头、酱肉、卤蛋、烧鸡、豆干等,大家吃了个饱,又去溪边掬着水喝了几口。

薛慕兰一双俏眼盈盈如水,望着丁剑南,说道:“丁兄、方兄,我昨天和你们说的话,都别忘了,再进去,以后说话千万小心,尤其在家师面前,她老人家问你们什么,你们就答什么,没有问你们,就不可多说,更不可出言询问,你们有什么事要问,除和我和四师弟,不可向别人询问,这两点,务必记住。”

丁剑南感激的道:“薛兄如此关爱,在下兄弟自当谨记,薛兄只管放心。”

薛慕兰脸上微微一红,点头道:“我知道二位处事谨慎,只是这是迷仙岩的规矩,从今以后,我们是同门师兄弟了,我不得不和你们说清楚,因为二位是我和四师弟引进来的,万一有了差错,我和四师弟也要受到处分。”

方如苹道:“我和表哥决不会连累二位的。”

薛慕兰笑了笑道:“我对丁兄二位的为人如果不清楚,还会引进师门来吗?”她看看天色说道:“我们已经休息了一会,可以上路啦!”说完,撮口发出一声口哨,她那匹马听到口哨,立即奔了过来,其他三匹马也一起跟了过去。四人跨上马鞍,仍由薛慕兰在前,一路往山中进发。

行了约莫十来里路,到了一处谷口,两边是数十丈高的壁立石崖,有如门户一般,进入谷口,是一条仅容一骑的谷道,左边高峰插天,峭壁如削,右首一道溪水,水势湍急,奔腾而下,四匹马就沿着左首壁下而行,下临千丈,极为险峻。

这样又走了一二里光景,前面地势豁然开朗,一片百亩大的草坪,正有数十马匹散处在草坪上啃草,四周群峰围绕,山麓间盖着一二十间草寮。

丁剑南心想:莫非这里是迷仙岩了?

薛慕兰已经翻身下马。后面三人也相继下马。薛幕兰说道:“丁兄、方兄,我们马匹就留在这里好了,你们随我来。”说完就走在前面领路。

丁剑南等三人跟着她身后,越过横跨两岸十余丈长一根原本搭架的木桥,循着一条蛇蜒小径,之字形朝上走去。没一段山路,草长过人,就像走在绿色的夹道之中,根本什么也看不到。

丁剑南处处留心,也只发现有许多岔路弯弯转转的走着,如果没有薛慕兰在前领路,准会走迷了路。

这样足足走了半个时辰光景,很可能已经越过一二座山峰的山腰,等到薛慕兰停下身来,已经到了一处突岩之下。

她转身道:“丁兄随我进去。”双手分开及人长草,身形一侧,低头朝里面跨入。

丁剑南跟着她低头跨入,原来这草丛中间是一个洞窟,洞口只有半人来高,必须弯着腰才能走入。

他后面是卓云和,再后面是方如苹,自有卓云和会招呼。进入石窟,眼前一片黝黑,走了四五步,才算可以直起腰来。

丁剑南练成“达摩洗髓经”自可看得清楚,这座石窟,里面足有十数丈方圆,到处乱石累累,不似有人居住,心中不禁暗暗狐疑!

薛慕兰笔直往里行去,一直走到里首,才站定下来,说道:“现在我们要往上跃起,约莫有两丈来高,你上得去吗?”

丁剑南道:两丈高还可以。”

薛慕兰道:“那好,你先上去,你听我招呼再上来。”

说完,双足一点,身形嗖的凌空直拨而起,一闪便自不见,接着只听她的声音从上面传了下来:“丁兄,你可以上来了,只是要小心些,当心额头撞上山石。”

接着但听“嚓”的一声,二丈高的崖上亮起了一点火光。

其实丁剑南目能视夜,纵然没有火花,也看得清楚,口中答应一声:“在下来了。”

双足一点,纵身朝石崖上跃去,他不愿在她面前炫露武功,只跃起两丈来高,正好纵到崖上。

薛慕兰赶紧一把握住他手臂,往里一拉,说道:“站进来些。”

她这一拉,两个身子几乎贴在一起了,丁剑南慌忙站住。

薛慕兰呼的一声吹熄了火筒,眼前登时恢复了一片漆黑。

丁剑南只见她一双盈盈目光,流露出情意绵绵,说道:“这里不准点燃灯火的,我是怕你看不见,才打亮了火筒,再进去,就不能再亮火筒了,你路径不熟,只要拉着我的手走就好。”

丁剑南问道:“他们呢?”

薛慕兰笑道:“方兄自有四师弟领路的,要不是这条路不好走,也用不着—个带一个了。”

说着果然伸出手来,拉住了丁剑南的手,一面说道:“这条路很逼仄,走得小心些,别碰破了头。”一面牵着丁剑南的手,举步朝上行去。

丁剑南不想让她知道自己目能夜视,只好由她牵着手走,口中说得:“多谢薛兄。”

薛慕兰幽幽的道:“换了旁人,我才不会用手拉他呢!”

丁剑南柔荑入握,但觉薛慕兰的玉手柔若无骨,软滑如玉,敢情她还是第一次和男人接触,好像触电一般,全身轻微的颤抖。

接着身后又亮起火光,卓云和在招呼着方如苹上来。

丁剑南一面跟着薛慕兰走去,一面运足目力,朝四周打量,但见这是一条天然的山缝,一路行去,果然极为逼仄,有几处还须侧着身子吸胸收腹,才能通过,而且脚下也乱石累累,高低不平。

薛慕兰走在前面,不时的提醒着他,这一脚要踩高些,那一脚落脚之处,是在突出的石笋上,这里石壁上有一块尖锐的石头,会划破衣衫,前面—步,头要低点,才不会碰上,她从小走惯了,闭着眼睛都说得出来,但也显示出对他特别关切。

其实丁剑南不用她说,也看得一清二楚,心中却暗暗奇怪:她们怎么会住在这样黝黑的石窟里?

薛慕兰因丁剑南初来,路径不熟,是以走得极慢,后面两人和他们相距不远,也一路跟着走来。

这条石缝少说也有数十丈深,四人足足走了一顿饭的工夫,这才算通过,走出石缝,地势就开朗了不少,当然还在石窟之中,那是山腹间一条较宽的甬道,地上也平整很多了。

薛慕兰依然牵着他的手,并未停步,走完甬道,前面是一个圆形的石洞门。

薛慕兰刚走进洞口,只听里面响起一个苍老的妇人声音喝道:“来的是什么人?”

薛慕兰躬身答道:“右使二号薛慕兰,四号卓云和,奉师尊之命,带来丁南强、方仲平二人,参见师尊去的。”

只听那苍老声音道:“进去吧!”

薛慕兰回头道:“丁兄随我来。”举步朝圆洞门中走入,里面依然是一条甬道,一路行去。

丁剑南凝目看去,圆洞门内右侧似是有着一间黝黑的石室,却不见有人,身后卓云和、方如苹也紧跟着走来。

这条南道不过四五丈远近,便到尽头,就在此时,但听一阵隆隆轻响,甬道尽头处的地面上,露出一个长方形的窟窿。

薛慕兰道:“你们随我下去。”举步跨下。

丁剑南早已看出那窟窿下面有着一条石级。等四人走下石级,头上又响起一阵隆隆震动,已被一方大石掩了下来。

这道石级,少说也有三四百级之多,走到底下几级,已经隐隐可以看到天光。

石级尽头,离前面不远,果然有一个圆形的洞门,天光照射,眼前顿时大亮!

薛慕兰道:“到了,你们随我出去。”

跨出圆形洞门,但觉天风徐来,白云舒卷,令人精神为之一爽!

丁剑南暗暗哦了一声:原来自己四人,穿过一座山腹,才到这里的。

石门外是群山环抱的一片山谷,树林葱郁,看去占地极广,敢情除了方才来的一条山腹秘径,别无通路,这当真是一处比桃花源还要隐秘的世外仙境。

只是一眼望去,除了一片原始森林,什么也看不到,心中觉得奇怪,但因薛慕兰一再叮嘱,到了里面,不可随便发问,自然不好开口。

仍由薛慕兰领路,举步朝树林中间走去,大家跟着她跨入林中,走了四五步,才看到树林中间有一条黄泥铺成的小径,一路通行过去。

丁剑南留心细看,除了自己走的这条小径之外,两边森林似乎黑沉沉的冒着烟雾,一点也看不清楚,任你如何运足目力,还是模糊不清,心中不由大为惊奇,暗自忖道:这些树林,都是原始树林,怎么会布置成奇门阵势的呢?

要知他师父太岳山人原是五行门的掌门,对八卦易理和阴阳五行生克之学,自然极为精博,也自然会对唯一的传人,倾囊相授。这些奇门阵势自然难不倒丁剑南,一路行来,经他仔细观察,心中又感到十分惊奇!

这一座占地极广的原始森林,摆设的竟然是师父和自己讲过的阵法中最精奥的“颠倒奇门阵法”!

要把偌大—片山谷,用原有的森林,布置陈法,这要多少时间,多少人力?

不多一回,来至一座小山脚下,这是山谷的中心,小山上同样古木参天,一片苍翠,一座精致的楼宇,背山而起。

四人走到楼字前面,薛慕兰脚下一停,回头说道:“你们随我进去。”

领着三人进入玄关,来至一间小客室中,才抬抬手道:“丁兄、方兄请在这里稍坐,我们进去察明师尊,再来相请。”

丁剑南道:“二位只管请便。”

薛慕兰、卓云和没再说话,转身匆匆往里行去。

丁剑南、方如苹就在椅上坐了下来。

先前只当两人进去通报,很快就会出来,那知等了足足一顿饭的工夫,依然不见二人出来招呼。他们在路上的时候,薛慕兰已经一再叮嘱,到了里面,不可随便说话,是以只是静静的坐着等候,不敢交谈。

这样又过了一刻工夫之久,才听门口响起一阵轻快的脚步,走进一个身穿绿色衣裙的少女。

这姑娘看去不过十五六岁,生得眉目如画,秀发披肩,目光朝两人一转,轻启樱唇,说道:“你们就是丁南强、方仲平了,谷主请你们进去。”

丁剑南站起身,抱抱拳道:“有劳姑娘带路。”

绿衣少女很快转身,说道:“二位请随我来。”

走出小客厅,是一条走廊,两人随着绿衣少女身后。穿廊而行,一会工夫就到了后进。

这是一个宽敞的花圃,种着许多不知名的奇花异卉,嫣红姹紫,花气袭人。两边走廊围以雕栏,迎面五栋楼宇,画栋雕粱,极为富丽。

绿衣少女领着二人从花园中间一条铺着紫石的花径来至阶前,跨上石阶,走人中间一间客厅,一直来至东首一间门口,才脚下一停,躬身说道:“启禀谷主,丁南强、方仲平来了。”

只听门内响起另一个少女声音说道:“叫他们进来。”

绿衣少女立即跨上一步,打起门帘,说道:“二位请进。”

丁剑南、方如苹低头跨入室内。敢情这里是“谷主”日常的起居室,略呈长方,室中摆设精致,上首有一座楼花轩门,中间垂着一道珠帘。

珠帘里面,放一把雕花锦椅,椅上隐绰坐着一个妇人,妇人身后还伺立了三四个绿衣少女,因隔着一道珠帘,看不真切,丁剑南也不敢凝目去看,只是一瞥间的事。

帘外下首垂手站立着薛慕兰、卓云和二人,神色极为恭敬。

这倒有点像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两人刚一进门,就听薛慕兰说道:“丁兄、方兄快过来拜见师尊。”

丁剑南、方如苹慌忙走上两步,一齐跪拜下去,说道:“第子丁南强、方仲平一同叩见谷主。”

还没有拜师之前,自然不能称师尊了。

帘内射出两道寒电似的眼神,盯注着两人,响起一个老妇人的声音说道:“起来。”

两人依言站起,退到边上,自然也不敢抬头去看。

帘内老妇声音又道:“你们可是九宫门的弟子?”

他们身上佩的剑,镌有九宫门标志,谁都可以一眼看得出来。

丁剑南道:“不知道。”

老妇声音又道:“你们师父是谁?”

丁剑南道:“弟子兄弟的师傅是一位道人,住在茅蓬里面。是有一次我们跟先父上山去遇到的,师傅说弟子二人资质不错,要收我们做徒弟,先父看他相貌古朴,颇有道气,就要我们拜他为师,后来每隔几天,就到山上茅蓬里去找他,师傅就教我们武功和练气的法门,这样过了几年,有一次,师傅送了弟子两人每人一口长剑,过几天再去,师傅已经不在了,后来就一直没有再见过他老人家,不知道他老人家的道号。”

老妇声音道:“你们也没问过他?”

丁剑南道:“弟子两人也问过几次,师傅总是笑而不答。”

老妇声音又道:“你们在什么山上学艺的。”

丁剑南道:“九真山。”

老妇声音道:“前后学了几年?”

丁剑南道:“五年多。”

老妇声音道:“你们练了些什么?”

丁剑南道:“掌法和剑法。”

老妇声音又道:“你们练过几年内功?”

丁剑南道:“如今算起来快六七年了。”

话声方出,突觉一股无形内力无声无息的推来。

丁剑南吃了一惊,他不敢抗拒,口中故意“哦”了一声,上身往后一仰,登登的退下了四五步。

方如苹自然也察觉了,跟着往后连退,她看大哥退了四五步,自己就多退了一步,两人才站住椿,脸上也故意装出吃惊模样。

站在下首的薛慕兰、卓云和也不觉吃了一惊,但却不敢作声。

老妇声音又道:“很好,你们练了七八年内功,倒也已有四五成火候。”

丁剑南连忙惶恐的道:“弟子每晚勤练,只是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进步。”

老妇声音道:“你们想投到我们下来吗?”

丁剑南躬身道:“弟子二人,外出求访名师,蒙薛兄、卓兄不弃,答应引至谷主门下,只不知谷主肯不肯收录?”

方如苹却扑的跪了下去,叩头道:“弟子和表哥求访名师已经很久了,只是没有机缘遇得像谷主这样的名师,还望谷主垂怜,弟子一片求师之心,破格录取,弟子感激不尽。”

丁剑南看表弟跪下去了,也连忙跪下,叩头道:“表弟说的是实情,弟子两人一心访求名师,苦于无人接引,弟子两人向道心虔,还望谷主开恩,俯允所请。

“起来。”老妇声音笑道:“你们两人资质果然不错,武功也有相当根基,好,老身答应你们”

丁剑南、方如苹大喜过望,连连叩头道:“师傅在上,弟子给你叩头。”

直到此时,薛慕兰、卓云和才算放下心,脸上不期而然有了喜色。

老妇声音道:“你们先起来,拜师那有这么简单?你们先住下来,老身会交代他们考核过你们武功之后,自会有人传你们武功,拜师之事,要艺满下山才举行。”

说到这里,接着道:“慕兰,你去给他们安排住处,明天,带他们去见见常长老。”

薛慕兰躬身道:“弟子遵命。”一面朝两人道:“丁兄二位随我来。”转身往外走去。

丁剑南、方如苹隔着珠帘,躬身道:“弟子告退。”恭恭敬敬后退了几步,才转过身跟着薛慕兰退出。

丁剑南对这位隐身珠帘之内的谷主,有一种神秘之感,从他们诡秘的行径看来,这位迷仙岩谷主,显然具有极大的野心。

师叔要自己两人前来江南,到底是不是和迷仙岩有关呢?

三人默默的走出楼宇,从另一条古木参天的幽径中行去。

丁剑南看看离楼宇已远,正待开口,薛幕兰已经转过脸来,含笑道:“恭喜丁兄、方兄,师尊不但答应把你们收列门墙,而且从她老人家的口气听来、对你们的印象也很不错呢!”

丁剑南道:“这是薛兄引进来的,师尊相信的是薛兄咯!”

薛慕兰给他说得心头漾起一丝甜意,偏着头说道:“你很会说话!”

方如苹心中暗道,看来这丫头对大哥动了情,这也好,自己两人深入险地,这丫头是谷主的二弟子,在同门之间,很有点权势,她对大哥动了情,就会处处关心,随时指点,自己两人岂不等于多了一内线?心中想着,一面偏头问道:“薛兄,现在我们应该改变称呼,要叫你师兄了吧!”

薛慕兰道:“还早着呢,我们这里的规矩,初入门的人,一共有两种,一种是从小由师尊调教长大的,一共只有十个人,一种是带艺投师的,就像二位一样,必须按你们所学,先把本门功夫练好,才能拜师,再由师尊因才施教,传授一二招绝艺,很可能就派出去了。”

丁剑南道:“先把本门功夫练好,在下兄弟自己已经练了多年,没有人指点,练来练去,就是这些,还会有进步吗?”

薛慕兰朝他笑了笑道:“这个不用你担心,我们这里有的是各门各派的高手,还怕没人指点你们,师尊不是吩咐明天要我带你们去见常长老吗?常老九就是九宫门的高手,你们对九宫门的武学,已有相当根底,再经常长老指点,就可成为九宫门的年轻高手了。”

丁剑南、方如苹听得暗暗一惊,九宫门的人,已有多年不曾在江湖走动,他们这里居然有九宫门的高手,而且听她口气各门各派的高手,他们这里好像应有尽有,这份声势,如果出现江湖,岂不可以横扫江湖了?

方如苹喜道:“表哥,我们好像是九宫门,学会了九宫门的武功,我们就可以说是九宫门的传人了,比起现在来,人家问我们出身,我们就说不出来,不是强多了?”

说话之时,已经到了一座屋宇前面——

幻剑书盟扫描,一兆ocr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关于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你说什么?江湖第三次医术交流大赛竟然没有叫我去当评委?什么?神农院竟然把我从荣誉院长里面除名了?他们这群没有现代医学知识的古代草包。难道把人治死就不算医仙了?老沈,你听到了没?我心情不好咱们离婚吧!沈长生缓缓睁开双眼:人间又污浊了嘛?
温一壶老狗
余龙携妻闯仙界
余龙携妻闯仙界
关于余龙携妻闯仙界: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九都座上客
渊鱼
渊鱼
关于渊鱼:主角是燕国的一个杀手,在一次刺杀任务中被人设局重伤濒死,却被刺杀目标所救,授以剑道,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发现自己早已生在局中,为了查找真相,步步为营,潜伏,拨开种种谜团,在江湖和庙堂掀起血雨腥风,主角最终能否找到答案?一剑万里问苍天,快意春秋尽风流!
季飞
少年仗剑江湖游
少年仗剑江湖游
关于少年仗剑江湖游:群像,同行,鲜衣怒马时,不负少年行。一位远离朝堂纷争的皇子,一位鲜衣怒马的少年,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女,江湖义气,江湖侠女,并肩同行,闯荡江湖,性格作风完全不同的几人,却又有着相同的江湖气概………一人一剑,难逢知己,闯荡江湖,最幸运的莫过于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函凌
嘉佑拾遗录
嘉佑拾遗录
关于嘉佑拾遗录:嘉佑是北宋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一共八年。嘉佑年间,并不是史书中所记录的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庶的黄金时代,反而危机重重。其一与辽、西夏边争愈演愈烈;其二国家财政收入日减;其三社会动荡民变频繁。包拯曾经上奏:诸路饥馑,万姓流离,府库空虚,财力匮乏,……夷狄盛强。欧阳修也直言不讳:夷狄外强,公私内困,盗贼并起,蝗旱相仍。当此时期,一个民间的秘密组织竹林会应时而生,
A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