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徐国骑兵一齐大声应和,东武君拔出腰间的宝剑,带着那几百骑兵向前冲了过去。如果是别人的话,麟武大概会让他带着这几百骑兵去构建第一道防线,向麟武发动反冲锋。但是这毕竟是合纵军,麟武不能让东武君为自己赴死,东武君也绝不会同意,他刚才能够主动请缨去前线把徐军调回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麟武看着远处那支来回穿插,如入无人之境的骑兵,他们的骑术之强,足可以称之为山地骑兵了,他们偷袭了中路鱼庆衍的弓弩手阵地之后,又翻越山包去右边冲刺了卫军的后军,配合秦军右路的步卒让失去了柯文的右路卫军全部陷入了混乱当中。柯文是一把双刃剑,他可以杀将破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西烽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杀将破敌,但是他的部队对柯文自己的依赖感是非常强的。只不过麟武一开始也从没想象过右路卫军竟然会失去柯文。
那到底是谁干的?麟武不由得再度皱起眉头,柯文的武力太强了,不管是谁,麟武很难相信那个人竟然能在柯文的剑下全身而退。
现在,那支骑兵又重新冲了过来,将鱼庆衍的残部再次冲击了一次,然后再从背后冲击了一下幽山军,这次倒没能使幽山军陷入混乱,但是幽山军现在已经失去了卫军的远程支援,必须独力面对秦军弓弩手和步卒,再度进入漫长的拉锯。看那支秦军的动向,他们接下来很可能会配合那数千战斗力惊人的步卒冲击公子良部的中军或者后军。现在公子良军已如惊弓之鸟,相互推搡、踩踏,只需要再加一把火,就能让这支部队彻底失去战斗力。
而自己竟然没有一点办法。
自己最愚蠢的招数就是吹了号角让全军冲锋,尽管一直在心中告诉自己不要低估武元君,但自己还是难以避免地低估了他。武元君知道他自己的兵力实在过于劣势,刚开始想用拖延时间的战术拉长战线,但是后来发现合纵军各军的实力都远超他的预估之后,他就逐步收缩战线,等待合纵军的破绽。
而在这种狭窄的山路地形下,合纵军各军之间配合不佳的破绽将会非常致命,再加上武元君将目标放在了各军的主将身上,更加加剧了各军的混乱……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自己也许就落入了武元君的圈套之中。
他竟然能看到这一步吗?
想到这里,麟武不禁冷汗涔涔,虽然兵力较少的一方的确需要更多的奇计,但是奇计的基础是战略意识与大局观,也正是一个武将的器量所在。麟武征战半生,也算百战名将,东方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将领,但是在麟武面前,他的战略观几乎被完全覆盖,自己做的每一步都在麟武的估算之内,就算给他带去了不少的麻烦与威胁,但还是把结局引向了这个对他最有利的方向来。
麟武几乎要窒息了,他原本以为自己和武元君之间的差距没有那么大,但是现在看来,武元君的强大甚至超过了自己原本的想象。
但是如果武元君会因此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弱者的话,那未免也太小看自己了。
突然杀出并重创公子良的秦军,是武元君孟阙现在手中最后的王牌"天元"。这支部队以前用来称呼武元君训练并直接指挥的一支两万人编制的秦国常备军。后来经历了定阳、晋阳两场大战之后,天元军的编制基本被打空,秦国中央朝廷也就撤销了天元军的编制,从此"天元"也就成为了一个传说般的存在。虽然有隐隐的传闻说当年天元军还留下了一些预备士兵没有在战场上阵亡,在武元君归隐之后他们也渐渐隐匿在秦军浩如烟海的军队编制当中,根本无从查起。如果不是这次七国合纵,联合发兵攻打秦国,武元君也不会把这支早已不存在的部队重新拉出来了。
而率领天元军的,正是不久前重伤柯文,拖延了卫军前进速度的武元君副将仇仁。与天元军类似,仇仁也是现在孟阙麾下武将中最后的一个出色的斗将。白竣纵然也同样优秀,但是他率领三千天元军增援秦关,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回来了。
麟武不知道的是,武元君孟阙虽然的确料中了这整个盘面,但他感受到的压力却丝毫不比麟武小。
天元军的突然出现打乱了所有合纵军的部署,虽然那只有两千人,而且瞄准的方向只有中路步卒,但是他们的出现让所有秦军重新看到了希望。紧接着公子良受创,殷军、徐军陷入指挥上的混乱,孟阙亲率骑兵两度冲击卫军的弓弩手阵地,击垮了合纵军最大最强的远程支援部队,连带着右路的卫军也被冲击,人心惶惶。虽然薛军这边高歌猛进,但是薛武安很快就意识到,战场另一边的急躁情绪也影响着自己这边的士兵。
这就是孟阙亲自现身的理由吗?薛武安在厮杀之余也曾向那个方向眺望过,传闻就像风一样蔓延,各种各样的情报都指出那支骑兵的指挥官是武元君本人,但是却没人知道,这种焦虑伴随着那支骑兵取得的每一场胜利而不断增大,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因此而变得无比沉重。
司马陵冷冷地看着山那边,脸色颇有些苍白,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常高超,但是又难以复制的战法,他似乎第一次触碰到了武元君真正可怕的地方。
那就是他的攻心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