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钟灵此前又故意饿了这些鸽子一天多,除了给它们喝水外,并没有进食,此时鸽子乍飞出笼,见到四野里满天满地乱飞乱跳的蝗虫,只只都象见了最鲜美的活食,顿时拍打着翅膀,飞入蝗群中,大快朵颐起来。
这些鸽子至少有三百多只,此时都成了灭蝗的“飞行器”了,几乎是一口一只的速度在消灭着蝗虫……
乡民们看到这一幕,不禁啧啧称奇。
“乡亲们,其实除了鸽子,你们家养的鸭子、鸡,还有田里的青蛙,都是杀蝗的利器。
不过,眼看就要进入深冬腊月,蝗虫大部份会被冻死,但是它们产下的虫卵却能深藏泥土之下越冬,一旦气温回升,又会孵化出来,为害这方。
所以,下一步我们的重点,其实就是灭卵。官府将以收购的方式,鼓励大家消防灭虫卵,我宣布,收购的方式就是一斤换一斤,大家给官府一斤虫卵,官府便给上交者一斤粮食。”
“什么?一斤换一斤?这事当真?”
“哟,如果真有其事,这倒不失为赚钱粮食的好办法。我家米缸可是见底好几日了,都在熬萝卜汤喝呢,再过两日,连萝卜汤也没有了。”
“哎,好事啊,我赶紧回家叫家里的几个丫头小子帮忙。”
……
钟灵话一出口,一时间底下的乡邻议论纷纷,还有些性子急的,索性就转身跑回家招呼人手了。
“钟常住,一斤虫卵换一斤粮食,这,官府的库存恐怕支撑不起啊!”
黄金炼苦着脸,觉得这两位钦差大臣也太有“主见”了,也没征求他作为地方官的意见,张口就把这么重要的事发布了。
“黄大人放心,粮食由永州府提供,知道北地闹蝗灾也有一段时间了,库存恐怕不足,来之前我们都想好了,一定保证供应。”
其实永州官府的粮库也并不是那么充足,但是钟灵才不怕呢,背后有大夏国皇上夏梓山,只要他的野心犹在,只要他还掂记着粮食倍增计划,一定会给她最大的支持的。
黄金炼闻言,方知自已以小人心之度君子之腹了,不禁有些尴尬,他微涨红了脸,道:
“呃,那就好,那就好!”
“各位乡亲,蝗肉是可以烤食的,另外,活蝗还是家里鸡鸭家禽的上好食物,一时半会换不到粮食的,大家可以以蝗肉充电饥。另外,官府将在每个村设一个施粥处,每人每天可以领早晚两次粥。”
郑熠见钟灵的话起了效果,索性趁热打铁,站在高处对还未散去的人群道。
这个消息顿时让还未散去的人群欢欣鼓舞,就在他们找不到感激的对象时,郑熠又道:
“这是当今皇上的旨意,听闻北地遭受蝗灾,皇上在宫中夜不能寐,特遣我等前来助乡亲灭蝗。
大家一定要坚定意志,加入灭蝗的大军中,不能再任其为害!”
“原来是皇上的恩典,皇上圣明!”
须发皆白的老汉眼泪汪汪,他们几十年的人生中都活得不容易,不是旱灾就是虫灾,过去官府遇到这样的灾害,都是听之任之,赈粥什么的也是做做样子,但这一次好象不一样了,这位年轻的钦差十分真诚,并不象骗人的样子。
“多谢钦差大人指点,我等一定会把灭蝗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
一时间,皇上派了钦差灭蝗、钦差火烧蝗虫奶奶庙、钦差大人将蝗虫点化为美食、钦差大人将在各村赈粥……种种异事,顿时通过现场数百人的口,传到了北地的大小村落。
虽然交通落后,信息不发达,但由于灭蝗这件事太受大家的关注,因此,关于今天发生的一切,顿时就象长了脚和插了翅膀似的,传遍北地。
次日,钟灵和郑熠来到南向镇,发现这里的乡亲早就夹道相迎,大家手里捧着香炉,香炉上还插着袅袅燃烧的香,这是当地百姓欢迎灭蝗钦差大人的最高礼仪。
显然,乡亲们把钟灵和郑熠当成了救世主了。
钟灵心中不禁感概万千,她觉得,百姓虽然愚昧,但是只要你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做事,最终还是能打动他们的。而且,他们也非泥胎木塑,只要你认真踏实去做,他们总能感觉到你的善意
但是,南向镇的蝗灾情况,又与湘里镇的不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