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皇宫内,一片死寂。
皇太极面色铁青地坐在龙椅上,目光如刀般扫过下方跪着的一众王公贝勒。这些往日里趾高气扬的满洲贵族,此刻个个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说吧,你们有什么话要说?\皇太极冷冷地开口,声音中压抑着滔天怒火。
跪在最前方的阿敏贝勒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道:\大汗,此次入关之战,我们损失惨重。仅我所率领的正黄旗,就折损了三千余精锐,其中包括十二名甲喇额真和三十余名牛录额真。这...\
\这就是你质疑本汗决策的理由?\皇太极猛地一拍扶手,打断了阿敏的话,\难道你忘了,是谁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第一个举手赞成入关的?\
阿敏顿时语塞,额头上冒出冷汗:\臣...臣不敢质疑大汗决策,只是...\
\只是什么?\皇太极冷笑一声,\只是看到我们失败了,就想撇清责任?阿敏,你可真是让我失望啊!\
此时,另一位贝勒多尔衮站了出来,拱手道:\大汗息怒。阿敏贝勒并非有意质疑大汗决策,只是此次入关确实损失惨重,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皇太极的目光转向多尔衮,稍稍缓和:\说说你的看法。\
多尔衮沉声道:\此次入关,我们低估了明军的战斗力,特别是他们那些新式火器的威力。那'轰天雷'一响,我亲眼看到一个甲喇连人带马被炸得粉碎!还有那'神火飞鸦',虽然准头不高,但落在我军阵中,顿时火光冲天,烧死烧伤无数将士。\
\不仅如此,\另一位贝勒接话道,\明军的'火车营'也是我们从未见过的。那些战车排成一线,车上的火炮和弓弩不断向我们射击,我们的骑兵冲锋多次都无法突破。\
皇太极眉头紧锁:\这些新式武器,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但这不是我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那大汗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多尔衮小心翼翼地问道。
皇太极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明朝的情况判断失误。我们以为崇祯是个昏君,以为明朝内部矛盾重重,以为他们的军队不堪一击。但事实证明,这个崇祯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狠辣得多!他不仅平定了西北流寇,还改革了军队,研制了新式武器。而我们,却被过去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没有人敢反驳皇太极的话。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汉军旗服饰的将领小心翼翼地开口:\大汗,臣有一事相禀。\
皇太极看向他:\说。\
\臣麾下的汉军将士,自从败回盛京后,军心浮动。有不少人私下议论,说明朝已经强大起来,我们不是对手,不如...\
\不如什么?\皇太极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不如...投降明朝。\汉军将领声音越来越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