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辽东,寒风凛冽。宁远城头,袁崇焕披着厚重的狐裘,眺望着远处的荒原。
\大人,又有塘报送来。\一名亲兵快步走来,递上一封密信。
袁崇焕接过,仔细阅读,眉头越皱越紧。
\后金又在集结兵马?\他低声自语,随即转向身旁的副将,\传令下去,加强巡逻,严防细作。\
\遵命!\
回到帅府,袁崇焕召集心腹将领商议。
\诸位,据可靠情报,皇太极正在大肆整顿八旗,并积极联络蒙古各部。其意图已经很明显,就是要孤立我大明在辽西的势力。\袁崇焕沉声道。
\大人,我们该如何应对?\一位将领问道。
袁崇焕叹了口气:\朝中东林已失势,我等在京无人为我们说话。粮饷不济,兵员不足,形势确实严峻。\
\那...我们是否应该主动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另一位将领建议道。
袁崇焕摇摇头:\不可轻举妄动。朝廷已有密旨传来,要我们稳固防线,不可冒进。\
\大人,毛文龙又送信来了。\一名亲兵进来报告。
袁崇焕脸色一沉:\又是请求增援粮饷吧?他在皮岛坐吃山空,却总想从我这里抽调资源!\
\不仅如此,他还在信中指责大人独断专行,不顾大局。\亲兵小心翼翼地说。
袁崇焕怒极反笑:\好一个毛文龙!他自己在皮岛称王称霸,却来指责我?来人,写信回复,就说粮饷紧张,无法支援!\
将领们面面相觑,不敢多言。袁崇焕的脾气,他们都知道。
就在这时,又一名亲兵匆匆进来:\大人,锦衣卫指挥使王承胤派人送来密信!\
袁崇焕一惊,连忙接过信件,屏退左右,独自阅读。
信中详细记载了后金的最新动向:皇太极正在仿制明军火器,已经成功铸造了一批小型火炮;同时,他还与蒙古科尔沁部达成联盟,准备共同对付明朝;更令人担忧的是,有情报显示,后金正在通过晋商获取大量战略物资,包括铁器、火药原料等。
\晋商?\袁崇焕眉头紧锁,\这些贪得无厌的商人,竟敢为了利益资敌?!\
他立刻提笔写了一封密奏,详细汇报了辽东的形势和后金的动向,特别强调了晋商资敌的问题,并请求朝廷增拨粮饷和兵力。
\立刻派最可靠的人,星夜送往京城!\袁崇焕命令道。
与此同时,在后金的盛京(沈阳),皇太极正在召见一位晋商。
\王掌柜,这批货物可还满意?\皇太极和蔼地问道。
王掌柜连连点头:\大汗慧眼,这批铁料确实上乘,足可铸造精良武器。\
皇太极满意地笑了:\好!那么下次,我需要更多的硫磺和硝石。你可有把握?\
王掌柜犹豫了一下:\这...这些物品大明朝廷明令禁止出境。不过,只要价钱合适,小人自有办法。\
\放心,价钱绝对让你满意。\皇太极拍拍他的肩膀,\另外,我还需要你帮我打探一些消息。比如,明朝新皇帝最近在做什么?京城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