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既然仅有此法,那我们趁着天色暗淡,还可降低些危险。”陈隐转向蒯驹,缓缓道,“瑛璃未醒,这事在下不好让钰婆婆和蒯驹兄涉险得罪玄月门,两位能否帮在下照顾瑛璃,如果一切顺利,明早我们在山下再聚。”
蒯驹没有回应而是看向钰婆婆。
钰婆婆仰面想了想,道:“也好,若我们皆被发现,只能跟玄月门拼个鱼死网破,要是一不小心死了一两个可不好,我还需你带我去找天韦青,若你们两被发现,就不要反抗,明日正午未见你们下山,我自会再想办法来救你们。”
蒯驹听罢也点头同意。
“那就如此罢。”陈隐向两人抱拳一扫,“就有劳两位了!”
“你们也自个儿小心,明日山下见!”钰婆婆也回一礼。
找到大致方向,陈隐抱着婵玉在林间飞速穿梭。
婵玉脸颊红晕,搂着陈隐肩膀,脑袋轻轻靠在他的胸前,感受着他的心跳与体温。
听着陈隐心跳的韵动,仿佛自己的心率也似这般,那股暖意让她将陈隐搂得更紧,她期望时间凝固此刻永不流转。
她本是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女子,家境贫寒,父母乃是农耕之人。自幼便生活在山中,岂知连续两年闹饥荒,村里饿死一半之人,其中也有自己的父母。侥幸活下来的她便独自一人收拾行装,忍着悲痛进身江湖之中。机缘巧合遇见恩师,带其入门玄月。未想入门五年后,恩师辞世,举目无亲的她在玄月门中独自修行,却限于自身资质平庸,已无再进之可能。她常说是为提高自身能力而选择离开玄月门,这实仅是一小半的原因,而更大之因是其待于此处已有难以明喻地虚落失败之感,彼时她想:既是孤身一人,何不漫步江湖,无它,仅是逃离此处。
但自遇见陈隐起,那股虚落失败感便在慢慢消退。
此时此刻,这韵动的心跳与温暖,让她觉得这便是她所寻之归处,此时她想:只要此人不嫌,她便不管其它,随他至天涯。
“婵玉,那里可是玄月门?”周围飞速转换的景物霎时停滞,婵玉也被陈隐的声音拉回到现实中。
“嗯,此路上去半里便是玄石门。”婵玉离山不足半年,却有隔世之感,“这里一点未变。”
“那我便从此处进去了?”陈隐确认到。
“玄石门前几米处有处大石,那里可见石门,里面却无法看到石后。”婵玉说,“待我进去引开两人后,你可在门闭之前摸进来。”
“若我押着你,说是来领玄月赏的,这样可好?”陈隐依旧不放心。
“你放心好了,以我现在的功夫,那两位二阶弟子伤不到我。”
“那你定要万分小心,若有不妥,便大喊。”
“知道了。”婵玉心里暖暖的,会心一笑。
两人进到山路小道,很快就到了婵玉所讲的大石处,而前面不远就是玄石门。此石门高有两、三丈,重达百吨,正好将两尺来宽的山路堵住,同两边山壁一样,表面平滑出奇,无法着力攀登,它的上方连着七八根手臂粗细的铁条,是闭合石门之用。
陈隐将婵玉放下,又是一阵叮嘱。婵玉点点头,走出石块后来到玄石门前。
“玄月守门弟子何在?”婵玉清了清嗓子,喊道。
“何人唤门?”里面传出回应。
“四阶弟子田婵玉。”
石门上开了个小孔,一只眼睛出现在孔后,盯着婵玉看有片刻。
“果真是你,怎的在外面混不动了要回玄月门来?”那人一面讥讽,一面命同伴打开石门,“门规殿的长老可是盼你许久了。”
玄石门传来一阵响动,慢慢抬起,陈隐觉着脚下大地都在颤动。
片刻后,震动停歇,石门被吊起一尺有余,门上的铁链吱吱作响,像是快要坚持不住。
门后现出两名手持钢枪的玄月弟子,素衣青袍,面容清秀。
其中一人望了望外面她身后,见无人,便扔了块圆球给她。
圆球显出白色,那人笑道:“婵玉师妹,此去也快有半年,怎的还是万宗之境,我看如此也好,为自己的细皮嫩肉省去了绳索之苦。”
婵玉未说话,将球扔回,径直走了进去。
“于师弟,先压她进门规殿的牢房,明日一早通报四阶掌阶与掌门。”
另一人点点头,将枪压在婵玉肩上:“师妹,走吧。”
石门再次响动,开始下落。
陈隐眼看婵玉消失在夜幕中,有些站不住了。但另一人还在石门后,他不敢轻举妄动,怕出去被发现反而对婵玉不利。眼见石门已落半尺有余,仍旧未有动静。
陈隐拽着拳头,耐心等待。
石门继续缓缓落下,速度很慢,但在陈隐看来都还是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