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祸端之始(谢谢蝶豆花盟主)

最快更新我若修仙法力齐天最新章节!

“景公主拜访你?”

“她是水母娘娘的第二世?”

“这水母娘娘是何仙职?”

……

王福畴府邸中,李鸿儒没想到自己悠哉悠哉回来时,他听到了另外一则消息。

这是刚替北斗星君扫了尾巴,北斗星君就被投胎转世的仙官找上了门。

水母娘娘在仙庭的存在感很弱,属于往昔作恶,但被仙庭收服的妖,最终纳入了西王母宫女仙体系。

仙庭中有不少妖并非元神之躯,而是具备真正的肉身。

在临近妖躯崩溃时,一些妖选择重修妖丹,凝固元神之躯,譬如金童儿就是这类后路。

也有一些妖缺乏后台,左右寻思出路。

一则出路只能是随着仙庭那些萤火虫一般飞舞的元神去凝练身躯。

另一则出路则是奉命下凡投胎。

前者凝聚元神之躯者千里挑一,属于看得到未来的选择。

后者则是重新化成凡人。

若能从凡人中苏醒过来,就可能接受仙庭大修炼者指引向上,重新活出自己的第二世。

这甚至能从妖转世成人,具备另外一份修炼的资质。

譬如缺乏后台的水母娘娘睁眼时,她的肉身已经踏入武魄六品。

“她是如何成功占据了景公主的身体?”李鸿儒问道。

“水母娘娘说景公主修炼走了岔路,九死一生时被她觉察出了机会,从而有了取代”北斗星君老老实实回应道。

“她来找你做什么?”李鸿儒道。

“她就是想参拜参拜我!”

“仅仅只是参拜?”

“也想联络联络,探一探我这儿的消息。”

“然后呢。”

“我什么都没说,至于她脑袋里想什么,那就不是我所能知晓了!”

北斗星君看着李鸿儒。

北天门一系乱糟糟,他哪还有做其他事情的心思。

景公主拜访时问了很多,他也答复了很多,但没一句落到实在上。

对北斗星君而言,他当前唯一的事情就是捧李鸿儒站稳真武帝君的位置。

至于能不能捧上去,李鸿儒又叫他干什么活,北斗星君也不管那么多,反正他这已经算是忠心耿耿没话说了。

“行吧,咱们这两天就去休息休息,将身体调整调整!”

李鸿儒寻思了一下。

他惹不起躲得起。

什么景公主什么水母娘娘都没用。

他们避让一番就是。

他也不作证去揭穿对方的身份。

毕竟在如来佛祖法旨的名单上,这位景公主也没能例外,但凡大唐皇室前后三代,这是齐齐写了一遍。

濮王李泰的死让皇室笼罩了一层阴云。

依长孙无忌当下的心态,核查时必然是片杀性质的,少不了被冤枉的,更何况这种已经定性投胎了的。

跳的越快,对方死得也越快。

等到死完了,李鸿儒觉得北斗星君又可以出来蹦跶。

时间已经进入了过年的时间段。

但李鸿儒也没啥好过年的。

他家人都在桃花源秘境中,想过年热闹一番只能吆喝上龟蛇二将,又带上北斗星君在北天门秘境中吃点儿喝点儿。

深夜的一场大雪铺在了长安城。

只是一大早,李鸿儒就带着北斗星君踩踏着风雪出了城门。

“这家伙似乎通晓趋吉避凶之事,一有祸事就错开躲掉!”

观星楼中,李淳风目光扫过浑天地动仪。

最大的球体上,两道小小的人影越走越远,最终有了消失不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关于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东北山地装甲旅山君特种大队王牌突击手重生1960年,成为了关东山的寻常猎户。家中上有体弱多病的母亲,下有等候上学的妹妹。家徒四壁,缺衣少食。面对天崩开局的张铁军却毫不担忧,白山黑水的关东山成为他的主战场,布陷阱,剥皮毛,养狗豢鹰,各种山珍应有尽有。扣动枪击才是在深山老林中活下去最简单的一步。
几案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关于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穿越隋唐,成为靠山王杨林的第十二个义子,平山太保马展。面对即将到来的隋唐乱世,马展慌得一批,正当他打算躺平,苟到大唐盛世时,触发咸鱼系统。
花开花花花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关于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穿越红楼世界,成为不受宠的庶子贾环,王朝末年,吏治腐败,江湖以武犯禁,庙堂结党营私。所幸贾环觉醒金手指,加入锦衣卫步步晋升,一言不合屠戮敌人,顺带铲除贾府不干净的人物。他的愿望很简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金钗环绕,权势滔天!某一天,皇帝拟旨:传圣命,查抄贾府,男丁皆诛,女眷充入教坊司!贾环骤然持刀站上金銮殿,身后尽是黄金铁甲。皇帝老儿,你再说一遍。
院有枇杷树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关于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林峰意外穿越至史无前例的大乾朝,是该吟诗作赋,沉醉风花雪月?还是整军经武,逐鹿天下?然而,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为上。
破旧的拖拉机
三国之季汉再起
三国之季汉再起
关于三国之季汉再起:开局穿越成庞统之弟庞林,21世纪普通收银员范登,顿时可谓是头皮发麻。进取益州之前,庞林被逼无奈,只能主动请缨,慷慨激昂:主公,在下有一计。
小唐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