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无限

第六百四十七章:转折

... --

最快更新奇遇无限最新章节!

片刻之后,它的眸子一缩,在谷地中央,那一片血雾并未散去,等电光敛去之后,竟然又渐渐的凝结了起来,最终,又化作了人形。

......

落日谷外,战况也激烈异常。

数千头灵兽晋升之后,那些低阶渊兽已经被完全压制。

但是,没多久,便有数百头首领级渊兽从那山腹上的巨大洞穴之中走出,加入了战斗。

此时,在谷外,虽然还有不少高阶仙兽,但七劫以上的却并不多,这数百头首领级渊兽一加入,整个局势顿时逆转。

原本那片石地此时已成了电浆的海洋,也幸好如此,大部分的首领级渊兽都得绕行之后方能发起进攻,给了海兽们不少的准备时间。

但是,就算如此,依旧牵扯了绝大部分的高阶仙兽的注意力,四周的那些低阶渊兽抓住了机会一阵猛攻,渐渐又将局势扭转了过来。

就在此时,随着一阵轰轰的巨响,一个庞大的身躯从峡谷的拐角处冒了出来。

那是一头身长超过百丈的巨兽,身宽体壮,宛如一座会移动的小山一般,每一步踏下,大地似乎都会颤动一下。

前方的渊兽太过密集,巨兽的尖角一甩,便有数头飞上了天空,它那看似粗短的四肢每一支都有数丈粗细,脚掌更是巨大无比,就这么一步步的向前,不少渊兽躲避不及,直接便被踩成了肉泥。

一头头海兽踩着整齐的的步伐跟在了后头,两旁的峭壁之上,无数低阶渊兽直接扑了上去,又在一阵五彩斑斓的异能之下灰飞烟灭。

在那领头的巨兽背上,站着几头高阶仙兽,最前方是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昂头看着前方的高峰,偶有低阶渊兽扑来,便是简简单单的一拳,也不见他如何用力,那些渊兽便会‘嘭’的一声炸开。

“百神、麟王,这里交给你们了...各带一队直插过去,而后到那两个位置再行布阵,先将那两处守住,我先去落日谷内看看!”

似乎因为雷暴和天劫杀耗费了太多能量,空中的乌云已然只剩下了薄薄的一层,项杨收回了目光,朝着前方那混乱的战场看了看,向着电浆海两侧一指。

他的目光何等犀利,只是一眼便看出了关键所在。

那片电浆海方圆数千丈,就连首领级渊兽都不敢亲身涉险,如若想要从后方的洞口加入战场只能从两边贴着山崖绕行而过,此时,还有七成的首领级渊兽还在后方,如若能将那两个方位守住便能极大的减轻前方战局的压力。

百神和麟王恭恭敬敬的点头应是,转身掠下,随着一阵低沉的海语,身后的海兽们整齐划一的分成了两团,朝着项杨指定的方位冲去。

这支突兀而来的队伍竟然是援军?听到那一声声海语,又认出了麟王和百神,原本被那些首领级渊兽打乱了阵脚、又被叽叽吓了一跳的海兽们顿时兴奋了起来,士气大涨。

那些个高阶仙兽却是有些狐疑的朝着项杨看去,这至今未曾幻化成妖躯的年轻人是何人?为何连素来心高气傲的麟王都对他都如此恭敬?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关于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二十一世纪特种兵队长徐骏,执行任务归来,正值修假,他搭上一辆公交车准备回家,但是万万想不到他正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整个公交车都爆炸了,然后他就失去了意识,醒后突然发现自己被带上了枷锁,还成为了一个被刺配的犯人。
陆凌云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关于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朱钰作为蓝星一个普通打工仔,在一次骑行中被闪电劈中,待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母女二人所救,眼之所见家徒四壁。心已便是沉入谷底。随后女孩母亲还让自己娶女孩为妻。而当朱钰从母女口中知道这个时代的冰山一角时,已感觉举步为艰,他应该如何让自己与母女几人活下去呢?[注所有背景人物都是虚构,不带去任何真实历史]
三笔浓情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关于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21世纪曾任孔子学院老师的段书瑞,因一场车祸穿越回唐朝,还阴差阳错的成了幼年女主的老师。什么?这个女学生还是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的鱼玄机?史书中的她遇人不淑,因感情受挫而放浪形骸,后来在遇到婢女的背叛后失手将其杀害,最后被京兆尹处死。可现实生活中的她,分明只是一个心地善良,才华横溢的女孩。她渴望大展宏图,也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一次,作为师傅的他能否帮她改写命运,迎来更
飞渡关山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关于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贞观十五年,从小穿越过来的李承乾发现老李竟然提前嘎了?那既然老李驾崩了,那皇位可就是我顺位继承了。谁敢拦在我的皇位之前,那就领教一下我建立的三大营吧!然而,李承乾却不知道。李世民其实是因为李承乾实在太沉迷奇技淫巧了,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确立自己哪个儿子适合当后继之君,同时也想看看自己死后,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啥?李承乾带着大军入长安了?他哪来的大军啊?还想要肃清世家
哈李路亚
穿越之赵云传
穿越之赵云传
关于穿越之赵云传:赵小云莫名其妙魂穿儿时赵云,在这乱世始端,赵小云利用后世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同时不断学习当代知识开始了,融入当代社会,打造他的传奇人生
九龙玄宫塔道的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