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从事粮食贸易的魏国商人都消失了。
这些做粮食生意的魏国商人原来基本上都是长居在辽东的。
他们会在辽东当地经商,雇佣一些辽东本地人打下手,建立仓库,做粮食生意。
这些粮商每年都有来有回,去进货,然后到辽东售卖,或走陆路,或走水路,因此去去回回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人觉得奇怪。
但是这一次,他们去了,却没有如同往常那样再回来。
那些辽东本地人的伙计们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东家到现在还没回来。
但是因为从事其他生意的那些魏国商旅还在,还在照常做生意,甚至也在和他们一起抱怨粮价的上涨,所以他们才没有惊慌,只当这是个意外。
可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仓库里的米粮越来越少,一些本地的伙计们开始有了想法,于是自作主张给粮食涨价。
同时他们也觉得不太对劲了,为什么东家还没回来,焦急之下,对过来询问粮价的官吏们交代了这个事实。
这些粮食商人是最早来到辽东做生意的那批人,是他们高价收购本地药材和牲畜,然后自己售卖粮食,由此改造了整个辽东生产体系的一群人。
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和充沛的粮食来源,稳住了当地粮价,把控了销售渠道,让辽东百姓可以吃到便宜的粮食,也因此逐渐让更多的辽东百姓开始从事药材种植和畜牧而非种植粮食。
甚至公孙度也改变了税收政策,不再向百姓征收粮食或者其他东西,而是直接征收五铢钱作为赋税,然后直接向粮食商人们订购粮食为军需。
公孙度自己也感觉特别方便,从来也没疑虑过。
后来,随着这批商人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魏国商旅也跟着进来辽东做生意了。
农具啊渔具啊衣服啊布匹啊日用品之类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有,于是辽东商业开始百花齐放,一片繁荣。
说实在的,辽东人就没有过过那么好的生活。
拿着五铢钱就能买到天南海北的各种货物,这种好事,什么时候有过?
他们的确过了一段比较舒适的生活。
可现在,这群最初的商人不见了,给他们带来繁荣的魏国商人不见了。
他们集体消失,回到了魏国,然后就没有回来。
往年三个月左右就足够大多数东家往返好几次调度粮食了,把粮仓堆得满满的,让人们看了就非常安心,非常舒服。
结果这一次,三个月还没回来一次过。
这样算算,柳毅忽然想起来自己最早发现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就是三个月前。
柳毅忽然觉得有什么恐怖的事情正在发生。
“公子,我觉得情况有些不妙,我们必须要提前准备一下,这可能不是偶然。”
公孙康紧皱眉头,缓缓点头。
他感觉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偶然,如果是偶然的话,不可能全部发生在今年,以往应该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才对。
可现在却偏偏没有。
这正常吗?
不正常。
完全不正常。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