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上难以取舍,所以就得找纪丞相听听他的想法。
“这个锦王不一般。”纪丞相坐在软椅上,“他这一招不仅是顺利成章,而且也叫连消带打。并州、劳州、雷州与梁国接壤,环抱司水,是天然粮仓,对于土地贫瘠少粮的梁国来说,不仅是东南门户,更是一块惹人眼红的肥肉,他们当然不能轻易放过。”
锦王董玖想夺太子之位,起码需要名正、兵权、钱粮、势力,毋庸置疑。
梁楚因为联姻而结盟,所以娶了楚国公主做老婆的梁太子就等于手中握了一张分量很重的王牌,储君地位不易撼动,如果梁锦王想把太子的这种优势变劣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梁楚联盟破裂、两国反目成仇,到时候梁太子在朝堂中一定会处于尴尬地位,同时身家“清白”的梁锦王就一定备受中间人士的青睐。
“一旦梁楚之间的联盟破裂,我们大殷就是梁国最佳的盟友选择,其实无论他们提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若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们提不提出这个共同伐楚的意见,只要我大殷一出兵攻楚,梁国势必响应起兵要分一杯羹,为了趁火打劫扩大势力,也是为了防备我们大殷一方独大。到那个时候,我们大殷分身乏术,就是想不相让也难哪。”
纪丞相到底是朝堂上打滚多年的人,高瞻远瞩,把其中利害得失一说,弄得这个原本看似对方很得寸进尺的要求,变成了形势所趋、防不胜防的问题,如此说来,还不如在结盟之初就大方地送个人情,总比到时候来个措手不及又无可奈何强得多。
“那个梁锦王看来不是好相与之辈,对他来说,趁火打劫顺手出兵占了自家门口那三州沃野之地,又能把军权捏在了自己的手上,有了军权,有了粮仓,势力范围,储位对于他梁锦王来说,还不是探囊取物?”风启将军鼻子哼了哼,“他这是一箭几雕了?”
“陛下,臣在宋国的时候,也曾与梁锦王在战场上交过手,梁锦王此人勇猛气傲,但并未表现出如此缜密的心思,如果这才是这个梁锦王的真实面目,此人心机之深,不可不防,还是谨慎为好。”
宋志的这个话忽然提醒了纪丞相:“陛下,臣记得周维曾经对各国政要做过详细的归纳,周维见解独到,关于梁锦王此人,应该会有一番看法。”
面对臣子们的郑重,罗颢似乎并未表现得太紧张,他只是淡淡地点点头:“朕晓得。”
后来回京的某一天,当纪丞相无意提及这件事的时候,若薇明显一愣,她并不知情,罗颢没有特意跟她询问过梁锦王董玖这个人,虽然若薇对这个人确实有一些看法。不过就事论事,若薇当时思索了片刻,从对方的要求来看,这个“无赖的趁火打劫”也并非没有破解之法——梁锦王再怎么机关算尽,皇储于他来说是无可比拟的重要,所谓名正则言顺,所以在取得了一切优势之后,不用怀疑,他最首要最紧迫的就是要夺取储位,甚至是皇位,所以他们只要在这个方向上,在某个微妙的时机,适当地拖拖他的后腿,噎住他的脖子,你看他梁锦王紧不紧张?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你越是在乎,越是患得患失,就越容易被人捏把柄,你的破绽就越大。分身乏术的问题不是只有大殷才有。在天下争霸抢地盘的你死我活中,机会稍纵即逝,这么大个软肋捏在罗颢手里,还不是任他捏扁搓圆的,罗颢当然不紧张了。
若薇不当一回事儿随口把一两个解决的小花招及罗颢的可能想法吧啦吧啦一顿说,说得纪丞相目瞪口呆,说得旁边正跟她下棋的颜司语大眼瞪小眼,若薇说完了,看着俩人的反应:“怎么?”
“没怎么,没事。”颜司语嘴上这么说,可盯着若薇的眼神就好像他第一天才认识他一样。而纪丞相则老大宽慰地捋着胡子回去了,一路乐呵呵地还念念叨叨什么“周家”“天命”“保佑大殷”之类的话。
若薇眨了眨眼睛,有点后知后觉:“嗯……我那……是不是太恶毒了?”
颜司语非常郑重地摇摇头:“主意很好,你也很好,非常好!”
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了。
话说这边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关于调查猎场行刺的事件,被罗颢黑着脸布置下去了,限定了侦破期限,刑部和大理寺这两部官员这些日子提着脑袋兢兢业业地调查,不眠不休几个日夜,秋狩一结束,罗颢回到了皇城,一份定罪结果就已经摆在了帝王的书案头上。
“他一个从五品的官员就敢□□,这么多年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罗颢额上青筋暴起,把刑部大理寺呈上来的折子劈头盖脸地砸在了吏部尚书史大人的面前。
事情调查出来了,是史敬,一个户部员外郎,吏部尚书史大人的侄子,算是那种靠着父荫入仕的世家子弟,小有才华、心高气傲,对周维得遇皇上另眼相看的际遇一向颇有微词,在一群看周维久不顺眼的世家子弟中也是个中翘楚,而且不止一次在同僚面前说过“迟早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这类的话——这可以看成是书生意气,但最终被定罪,却不是凭的这些。
在刑部和大理寺调查的时候,最后怀疑这个史敬□□,实在是因为他有一大笔去向不明的钱财。一开始刚刚查出来的时候,他死活也不说这笔钱财到底干什么去了,后来,待他越来越深陷重疑之后,这个史敬才慌忙承认说,是因为有人对他敲诈勒索,究其原因——他有一天逛妓院,大约是喝多了玩得太狠,害死了一个□□,他看到闹出人命便塞给嬷嬷一大笔钱做封口费,仓皇逃走,结果,不知道这件事泄漏了还是怎么的,他接到了不知名的人的敲诈,说如果不给钱就报官,让他身败名裂云云……
然后大理寺追查到了那个□□,并且确证,那个□□确实死了,但随后的深入调查却得知,这个□□的死根本就与史敬无关,他离开青楼的时候那个女子好好的,只是一天后,在某次客人之间争风吃醋的时候,她被人误伤致死,这一点,京兆尹那边都已经结案了,误杀之人也伏法了,是一个外地客商。
大宗的钱财去向不明,并且不能自圆其说,有杀人动机,随后,最致命的事情来了——参与伏杀的其中一个杀手去京兆尹投案自首去了,当面指证史敬,还有证物,史敬当时支付的部分钱财,包括一块价值百金的青玉佩——是史敬的,有很多人都看到过可以证明,史敬却推说玉佩早些时候丢了,丢了,他又说不出具体时间地点,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这个案子,人证、物证齐全,杀人动机明显,被大理寺定论结案报到了罗颢这里,罗颢看到整个经过之后,就好像被人当面打了一耳光。这样的一个酗酒、嫖妓、买凶、杀人的龌龊败类,居然还是个在他朝中做官的!罗颢恨不得当场朱笔一点,诛族的罪就判了。
史尚书伏在地上什么话也不敢说,尽管侄子口口声声说有人陷害,声泪俱下地说自己真的没有干过这种事,但证据确凿,容不得他辩驳。史敬这是蓄意谋杀,即使未遂也是大罪,这些大理寺的法典有清楚的规定,罗颢今天就是发落这个“养不教”的老子!“官降五级,回去闭门思过吧。”罗颢扶着额头,声音倦怠。
“皇上,周大人来了。”常贵轻声轻脚地过来传话。
罗颢放下手,有些意外:“他怎么没在家养着?太医不是说要他好好休息么?”
罗颢在出事那日就下令,除了查案官员,旁人一律不得过问此事——严格说来,参加田猎的人个个都有嫌疑,可若薇又怎么能坐得住?有那么一个人心心念念地要杀你,这事搁在谁身上谁能睡踏实?若薇敢不听皇令,其他人可不敢,问别人问不出来,若薇胳膊伤口刚结痂就自己跑来了。
通看了大理寺和刑部的折子,逻辑严谨,证据确凿,挑不出什么问题,至于史敬口口声声喊冤一事,有几个人杀人之后,跳出来说自己是凶手的?
“史敬,哼!我还真小瞧他了,又酸又傲又臭,居然还有魄力干出这种事!”若薇一脸嫌恶地合上了卷宗,忿忿地骂了一句,“垃圾!有胆做、没胆承认。”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罗颢听到若薇这么说,眸色轻微一变,若有所思,久久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