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穿进男频搞基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虽定年号为昭庆, 但一般新皇登基,会于次年改元,以表遵循先皇遗志之意。
嘉熙二年六月初六, 昭庆帝于广德殿上,接受宗亲和百官朝贺。
朝贺之后,昭庆帝连颁数诏书。
一为彰表皇室宗亲。
尊亲父为太上皇, 尊亲母为皇太后,封长姐楼荃为靖平长公,次姐楼菱为宁宣长公。
越王楼综清除逆党有功, 特封为镇南王。
二为封赏功臣。
封霍延为定国公, 兼任天下兵马元帅一职。
授杨广怀为左相, 范玉笙为右相。
其余官员依次受封。
三为赦天下。
等诏书宣读完毕,众人腿都站麻了。
登基典终于落下帷幕。
天下初定, 百废待兴。
楼喻不愿浪费时间, 当即召集群臣于勤政殿开会。
“这几年来,我盛百姓时常遭逢战乱,无法安稳度日。眼下社稷初定, 朕算制定安民之策, 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众人深以为然。
除庆州外,其余州府多多少少都遭受过叛军流匪作乱,老百姓苦不堪言。
范玉笙:“汤贼虽,但尚有不少逃兵流窜在外, 微臣担他们会逃窜到各个州府,生出兵匪之患。”
“嗯,此事交由兵部处理,拟定‘清匪计划’,诏令各州知府和驻军将领贯彻落实, 求清除匪患,以保百姓人身和财产安全!”
兵部尚书段衡立刻躬身:“微臣领旨!”
段衡原为湖州知府,同驻军统领裘光一同守卫过湖州,于军事上还算有些涉猎。
兵部尚书掌管全国军政,多时候都由文官担任,当然,文官若精通军事,自然是锦上添花。
杨广怀:“启禀陛下,百姓因战乱,不少园财物被毁,该如何安抚?”
楼喻登基之前就忙整理这些事情。
他吩咐冯二笔将计划书给诸臣。
“各州知府尽快统计境内损失情况,包括城墙、屋舍、田地、粮食等等,悉数呈报中央。此事由户部负责。”
户部尚书魏思恭敬领命。
“财政部尽快清点国库账目,再呈报给朕。”
楼荃应命。
“工部依据各地城墙及防御工事毁损情况,立刻拟定修建计划。”
工部尚书吕攸应命。
“此外,受灾严重的州府,减免三年赋税。以上报告汇总后,再制定相应的援助政策。这些事必须要尽快落实!”
众臣齐声:“遵旨!”
兵部尚书段衡再次出列。
“启禀陛下,如今西北不过两万兵,是否应该增设兵马?”
西北原本有八万兵马,汤诚先后调遣六万兵马企图争夺天下,而今只剩下两万。
楼喻颔首,不由看向霍延,问:“定国公此前整顿军队,可有良策?”
霍延一直未曾言,只是看御案后意气风的楼喻,就觉得满欢喜。
听闻问,立刻回神:“禀陛下,微臣前些时日已进行清点,经过数场战役,庆军尚余五万四千人。现已从中抽调五千人作为禁卫军,剩余兵马则驻守京城内外。”
“可,那西北该如何?”
“昆州一战,俘虏八千余人;桐州一战,俘虏近两万人;昌奎一战,俘虏三万余人。其中绝多数都来自西北,他们本身并无谋逆之,只是因军令不可违,不得不被汤诚裹挟造反。”
“你的意思是,可以让他们继续驻守西北?”
“是。”
楼喻又问:“俘虏中尚有不少汤诚腹重将,他们该如何?”
“动归降的,可留;被动俘获的,则杀。”
霍延不可能留下有异的人。
楼喻颔首,巡视诸臣,问:“西北如今将位空悬,诸位以为,何人能担任西北统帅一职?”
段衡想也不想:“微臣以为,定国公可担此任。”
其余臣皆附和。
范玉笙说:“霍曾于西北立下赫赫战功,霍义与霍顺两位将军威名尚存,若定国公前去驻守,必能安定军。”
他说,还扯杨广怀一起:“杨相,你说是不是?”
杨广怀不动声色量霍延一眼,轻咳一声,“我不懂军务。”
范玉笙:“……”
楼喻不由弯唇,觉得杨广怀还跟以前一样有意思。
他便问霍延:“霍爱卿以为呢?”
霍延定定看他:“微臣只听陛下调遣。不过,臣以为,这几次战役中,军中有不少良涌现,若让他们驻守西北,西北定可如虎添翼。”
前一句意思是:你想让我做么,我都愿意去做。
后一句意思是:但我还是希望能派别人去。
楼喻中一甜,肃面色:“朕知了,朕会仔细考虑的。”
众臣继续商谈了一些政务后,礼部尚书郎平见机出列: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如今天下安定,四海无波。陛下年富盛,是否广纳秀女,充盈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
他原为吉州知府,现被调到京城当礼部尚书。
登基典没他么事儿,未料第一件事就捅了两个人的窝。
楼喻这几年励精图治,从未沾过女色,因业未,众人只当他无此事。
而今当上皇帝,业立了,可不就要了嘛。
其余臣纷纷附和。
范玉笙:“眼下后位空悬,京中不少世贵女均品貌端方,不如……”
“范相年岁几何?”霍延忽然断他,沉声问。
杨广怀默默退后一步,以免被误伤。
范玉笙虽被断,却不见恼意,回:“范某今年二十有二,定国公为何有此一问?”
“范相可曾婚配?”霍延反问。
范玉笙:“自然不曾。不过范某婚配与否对江山社稷并无影响,陛下有无嗣却事关国祚。”
霍延一时竟无从反驳。
他知范玉笙所言句句在理,也知楼喻现在肯定非常为难。
身为臣,他没有反驳的理由。
楼喻温声:“新朝初定,朕尚且没有精去做这些事。不过说到这个,朕倒是想起来,宫中还有先帝的后妃,她们该如何安置?”
这题转得巧妙。
杨广怀立刻接:“陛下,微臣以为,上天有好生之德,怀帝亦仁慈宽厚,宫中后妃皆年纪轻轻,不如遣散出宫,各自归,让她们重新生活。”
这些宫妃都不曾有孕,正值芳龄,在宫中孤独凋零,还不如放她们出宫另谋出路。
郎平眉头轻蹙:“可这不合礼法啊。”
先帝的嫔妃怎能回到民间?
范玉笙内虽不赞同,但并未开口,只是看了一眼杨广怀,致明他为何这么说。
陛下尚在庆州时,便废除休妻制,其中深意,不可能不明。
不仅庆州纺织厂有数千女工,其余州府也不断建造新的官营纺织厂,借鉴庆州水纺车的技术,招收不少女工。
除却纺织厂,其余工厂或行业渐渐也有女工的身影出现。
以庆州为首,八州女的地位不断拔。
女地位提,那么这些后妃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不是陪葬就是去庵堂清修。
至少,眼前这位陛下不会同意这等处置方式。
杨广怀语重长:“郞尚书,不要这么狭隘嘛,陛下登基典时宣读的诏书你忘了?”
“么?”
“赦天下呀。”杨广怀眯眯,“牢里的徒刑罪犯都能放出去,这些无辜的宫妃却不能,哪有这个理?”
郎平:“……”
好像……有点理哈。
他便默认了此事,又换了个题:“陛下,新朝初建,是否需要加开恩科,选拔官吏,从而填补朝中空缺?”
楼喻对这事挺感兴趣,颔首:“科举事关社稷,之后朕会拟一份草案,你照办便是。恩科便定在秋收后罢。”
“臣遵旨。”
“对了,还有一件事需要吏部去办。”楼喻。
吏部尚书叫薛齐,原本任吏部侍郎,当初城门迎接的官员中就有他。
原先的吏部尚书投靠汤党,庆军入京前夜便逃离京城,这尚书之位便由薛齐接任了。
薛齐躬身行礼:“请陛下吩咐。”
“朕当初尚在庆州时,庆州及八州有一套专门的公文体系,吏部尽快将此套体系传至中央各部门以及地方各个府衙、县衙,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衙,必须革旧鼎新。”
薛齐没在八州待过,不是很懂这套新体系,遂:“恕微臣愚钝,恳请陛下许臣三日学习新法。”
“自然,杨先生与范爱卿从旁协助。”
“臣等遵旨!”
要紧的政务处理完毕,众臣离开勤政殿,各自上衙办公。
李树适时跑来禀报:“陛下,镇南王在宫外求见。”
他从田庄开始,就跟楼喻,一直忠耿耿,兼思朗阔,楼喻便封他为威远侯,让他兼任禁卫军统领,掌管皇城内外。
楼喻头也不抬:“让他进来。”
须臾,楼综入殿拜见楼喻。
楼喻说:“王叔免礼,赐座。”
楼综倒也不客气,乐呵呵坐下说:“陛下就算不赐座,臣也得厚脸皮求个座儿,臣这把老骨头真的不顶用喽!”
“王叔春秋鼎盛,何出此言?”楼喻诧异问。
楼综哈哈一,“实不相瞒,臣这几年了几场仗,伤了身体,以后就算享享清福,过过安稳日。”
“朕待会让御医替你瞧瞧。”
“不必不必,”楼综摆摆手,“不是么毛病,养养就好了。”
“那就好,”楼喻不再坚持,问,“不知王叔见朕有何要事?”
楼综开门见山:“臣当年举兵起事,是觉得天下不太平。而今陛下爱民如,雄略,臣还有么好担的?臣手下尚有不少青壮,臣无暇管控他们,还请陛下帮帮臣呀!”
这说得连楼喻都不禁叹服。
楼综可谓是相当识时务了。
藩王手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穿进男频搞基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藩王手握重兵,不管哪位皇帝都会忌惮。更何况,楼喻自己就是藩王就业的典型例。
他现在不动上交兵权,等楼喻以后来削吗?
楼喻可不是正乾帝和嘉熙帝,楼综有自知之明。
但如果他只是干巴巴地上交兵权,或许楼喻还得推辞一下。
毕竟他在铲除汤贼一事上立了很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