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我进宫了,你跑着我哭,说你听人道宫里日子艰难,不舍得姊姊去……”
“那个时候你也就才五六岁,小小的一团,却是那么善良,善良到跟谢府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谢太后说完这些,耗费了剩余不多的大半体力,伏在榻上嘶声咳嗽起。
这些事原本她是很重的,可为何好像一入了这宫门就全都忘了,忘了三多年,如今行将就木了,才想起。
哦,是她太忙碌了。
从一踏入这宫门就忙着争宠,忙着夺权,忙着害人……忙到把这些原本重的事都忘了。
她忘了她刚刚迈入奢华堂皇的公府时有多忐忑,忘了那个眉含笑古灵精怪的小弟弟给了她多大的善,忘了那个孩子曾是她最孤寂无助时唯一的慰藉。
她咳嗽完了,抬眸看屏风后那抹疏淡的影子。
谢润敛袖而立,声音淡淡:“太后有别的事吗?”
谢太后的枯槁面容上是濒的寂落,她低眸默了片刻,道:“你气我害了苏瑶吧?我有什么办法?她那么得宠,万一将爬到我头上可怎么办?你早说喜欢她,兴许我可以帮你——”
她蓦得止声,自嘲地笑笑;“算了,这话说出我自己都不信。你且走吧,咱们原没什么话可说,不过哀家一时兴起,不甘心就这么无声无响地了。”
不甘心又能如何?
终究天地改换,再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谢润没有丝毫留恋,立即转身出。
御苑中鸟雀嘤啾,更衬得周围一片静谧。
萧煜嘴唇翕了几下,正开口,谢润却抢在他前头了。
“臣以为,陛下应当开始病榻前尽孝了,到底是太后,该有的尊荣也得有,不管是前的,是后的。”
萧煜诧异地看着谢润。
谢润面无表情道:“天.朝重伦理孝道,不能让坊间朝野诟病天子德行,从今往后,陛下爱惜名声,越是太平治世,越经营孝义仁善名。”
萧煜没说话。
谢润看着他这可怜模样,反倒一扫沉霾,笑了:“我们都得往前看,不能活在这个人的阴影里,她不配,不配让陛下为她担不孝名,不配因她而再在朝野掀起任何风浪,就让她了无息地走,这是她最大的惩罚。”
萧煜默了片刻,倏然抬手扶额,苦涩道:“朕终于能深刻体会到,你当初为什么那么不希望晚晚留在朕的身边。”
谢润倒是早就看开了,多了几分豁达,嗤笑:“臣不希望有什么?晚晚喜欢您,这傻丫头,也不看看什么人就敢喜欢,真是……真是太随我了。”
萧煜看了他一阵,默默偏开头,喉咙里溢出些笑音。
这一页就算是彻底翻过去了。
谢润未在长安久留,怕是哪一天谢太后真了得给她服丧拜礼。再加上他得回青州张罗西舟的婚事,都扔给兰亭他也不放心。
中秋将至,内宫俗务愈加繁重琐碎,往宗亲官宦家里赏的节礼都得提前备好,音晚因此忙碌了小半个月,将事情打理得妥妥帖帖。
她本就是理家的好手,从前是没有施展的机会,如今稳坐中宫,料理中馈,事事得宜,深受朝野称道,内宫恭赞。
实朝臣最满她的地方不在于此,而是不管她如何独得圣宠,自始至终远离朝政,从不插手前朝事。
毕竟当年的谢氏乱政绵延几年,惹出无穷祸端,众人皆心有余悸,怕刚刚强盛起的王朝重蹈覆辙。
再加上谢润主政尚书台的余年间素行仁义,积攒了颇好的人缘,有润公威名在,朝里朝谢家这一脉总是格宽容的。
萧煜曾经一度觉得谢润那一套仁义道德无,有的是阴谋,是手段,可兜兜转转至如今,他才,原仁义是有的,润物细无声,四两拨千斤。
中秋过后,突厥上了国书,无乎就是那一套场面话,两邦既已交好,面子活总是做的。
国书送的时候,音晚正在宣室殿陪着萧煜,红袖添香,不甚美哉。
耶勒这些年招徕了不少中原文人入他麾下,国书也写得满篇锦绣,骈俪华美。
萧煜耐着性子听完,挥退众人,冲音晚道:“探子报,耶勒大可汗病了。”
音晚研墨的手骤然停下。
“暂且探不出是什么病,是我想,你可以给他去一封信,劝他好好养病,毕竟他曾经你也挺好的。”
萧煜罕见的大方,大方的都不像他了。
音晚一瞬有些狐疑,有些担忧。
萧煜无奈道:“我真探不出是什么病,这个人心机谋算不在我下,他若想瞒,任谁也探不出底。不过他放子蒙吉去兀哈良部练兵,未召回,那我想这病应该不怎么严重。”
音晚低下头:“若不严重,这信就不写了。”
若是舅甥,往书信问疾也无可厚非,却偏偏不是啊。
萧煜握住她的手,道:“我觉得他这是心病,你是写一封吧。”一顿,他横了眉:“可别再拿捏了,再拿捏下去我就反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