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心想,这真是自己的亲儿子,自己以身作则的教育也过于成功了。
他只是一时激愤,因而说了那些大逆不道,有悖孝义的话,此时见自己的儿子如此,只觉得欣慰且羞愧,他不加掩饰地盛赞他道:“我儿果然深明大义,此事我便不再过问了。就如同当年你哥哥说的,谢家的子弟就如同芝兰玉树,能安时处顺地生长也是很美好的一种方式。”
谢琰淡然道:“正是。此女在儿最困顿之时千里相随,儿此生必不会负她。若实在天命难违,儿惟愿与之共死而已。”
谢安点头称善,他最是重情重义之人,这般真性情的女子最合他眼缘。
这边谢家父子互述衷肠,那边司马曜兄弟却几近反目。
司马道子向司马曜汇报自己刺杀谢安未果的事情时,司马曜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难掩自己的怒气,狠狠地骂道:“会稽王,你居然私自谋害朝中重臣,你这种行为,说成是谋逆都不为过!”
当谢安毫不留恋地飘然出京之后,司马曜才逐渐回过味来,谢安作为当朝宰相,要人望有人望,要权势有权势,要军队有军队,又和琅琊王氏以及江东士族联姻,便是立刻废了自己都没人有二话的。
他却因为自己的猜忌,一声不吭地自请出镇外藩去了。这说明什么?人家根本就没有篡位的意图。这念头一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就跟当初怀疑的念头一起就星火燎原一样,现在司马曜想起来,满满的都是谢安对自己的好。
当初自己还是一小破孩的时候,老爹司马昱缠绵病榻又不敢立太子,差点就大笔一挥,把皇位禅让给了桓温,是谢安和王坦之两人力挽狂澜,硬是把自己扶成了太子。
之后桓温上奏请九锡,又是谢安想办法,找祝祷词的麻烦,硬生生把九锡的仪式拖到了桓温病死。
再后来,他帮自己修皇宫,振兴了皇家威仪;又毫无私心,为自己选了太原王家的嫡女作为皇后,使自己得到了太原王氏这个有力的外援。
苻坚八十万大兵要打过来,连王家都害怕得不敢上阵,只有谢安不畏艰险,派了自己的亲侄子和嫡子去领兵相拒,将北人打得抱头鼠窜,还反攻下不少城池,保住了江东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