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

第四百一十四章 人才

蓦然一声长音的唢呐,雷鸣般的炮声接连爆响,唐二栓耳中一阵轰鸣,壕沟外边噼啪乱响,断裂的竹竿从头顶飞过,被撕成碎片的草梗和布块四处飞舞。唐二栓虽躲在壕沟中,仍心头狂跳,腿脚有种要自己离开此处冲动,唐二栓赶紧按照操典张开嘴,耳鼓的压力刚好受一点,外边又接连炮响,壕沟的沟壁上一阵

轻微的震动,一股灰尘扑入壕中,旁边一个山地兵顿时咳嗽起来。

“才第二轮。”鲁先丰用手在鼻子前挥舞几下,干脆在壕沟中坐了下来,“至少要打二十轮。”

唐二栓惊讶的道,“打那么多,你怎地知道,也是武学教的?”“我看到他们拉炮弹来的。”此时又一轮炮击,一蓬草梗落到鲁先丰头上,鲁先丰揉了一把脑袋,“武学所有军官都要学炮兵大略,现在每个千总部有一个炮兵把总,有单独的方旗,战时负责指挥千总部所有火炮,他会根据敌阵安排炮击顺序,哪一段打多少都是由他定,炮兵饷银比骑兵还高,庞大人对他们可是看重得紧

。”

他话音未落,又一通炮响,这次却不是噼啪声,也没有听到炮弹落地的闷响,而是入雨点密集的般的噗噗声,飞落碎片的范围却更宽。

唐二栓偏头道,“这是啥炮弹?”

“不知道。”鲁先丰翻身起来,两腿微蜷仰头往前看去,只见四周草人支离破碎,那几列门板已经有数处残缺,面前残余的几块门板上,竟密布着弹孔。

……

“大人,此型霰弹共有六十枚七钱铁弹,弹重两斤十两,用药十五两,一百步内可杀伤无甲之敌,七十步可破棉甲,五十步可破重甲甲片。”校阅台上,薄玉从身边随从手中接过一张呈文纸,恭敬的递到庞雨面前,“中间这四门炮,是按宿松战后大人新的章程所制小炮制型,铁弹霰弹均为二斤八两,用药十五两,炮管重三百二十五斤,用料铜九锡一,管长为空径之十八倍,比此前最后一批炮管减重四十三斤,车架减重七斤,其余外件加减相若,共计减重五十

三斤,全重四百九十三斤,达到大人要求五百斤之内。”

“炮管重三百二十五斤是如何定下的?”

薄玉一时愣住,显然他对这个问题不熟悉,庞雨有点疑惑,但随即也反应过来,薄玉现在管整个工坊,有些细节就未必那么清楚了。果然薄玉身后那个随从立刻上前半步,对着庞雨恭敬的道,“报大人知道,炮管重量为弹重之一百三十倍,是应大人所言,流寇没有火炮与我对射,弓箭射程远不及炮,小炮射程可再略减,以减重便于运送,小人从七十倍开始,每次加十倍,一直试到一百八十倍,最合大人意思的,便是一百三十倍,且不易炸膛,在炮管

加三倍装药实测十次,验证其可用,管长照之前略减,射程同减二十步,已完成工坊和炮兵实测。”庞雨抬头看了看那随从,此人年龄二十多岁,看起来很干练,面对庞雨时态度恭敬,但眼神并不闪避,大概应该是制炮的头目,庞雨对他的回答也颇为满意。此

时较场上炮兵仍然在发射,频率已经降低,庞雨对炮兵操典很熟悉,这是持续射击的速度,大约每分钟两次,今日校阅既检查战备,也要检查工坊的产品。

工坊的总管仍是薄玉,主要分为甲仗、铳炮、纸坊、玻璃、车具五个分司,还有一个钢铁分司在筹划,目前庞雨最关注的是火炮。他转头看着薄玉,“宿松大捷中铜炮居功至伟,其中就有薄先生的功劳,其要害不在于杀死多少人,而在于打破敌人的组织,也即是所说的夺敌之气,既要打杀其肉身,也要打杀其心志,同样杀一百人的作用和范围,弓箭就远不如火炮。所以火炮的用途不光是远程杀人,更是夺敌之气的关键,新的小炮制型更轻便,到达

战场就越快,若是测试完成了,以后就生产此种制型,但公差一定要降到一分。”薄玉抬头要说话,庞雨立刻伸手阻止,“眼下各分司的公差不小,甲仗稍大尚可用,铳炮空径公差大了,炮兵作战便大受影响,各司编列两门炮,每千总部再直属四门,亲兵司加倍,算上几处乡兵和卖给方军门的,就是上百门的数,本官不可能像红夷炮那般,单独给每门炮制弹,宿松战前赶着交炮,公差有两分有三分,

本官也收了,但现在要量产出来便不同,为了简化后勤,所有炮弹只有一个形制,所有火炮都发射同一种炮弹。”

薄玉见庞雨态度坚决,只能把嘴边的话收了回去,但一分的公差对于目前的工坊来说十分艰巨,每个流程都必须十分周全才有可能达到。

“薄先生要相信咱们的工匠,凡是能提出改进公差方法的加一级饷,不管想什么法子,工坊应当在半年内将小铜炮和炮弹的公差达到一分。”

薄玉有点无奈,回头看了看自己那个随从,那随从也脸有忧色。

庞雨说罢又转向旁边陪同校阅的杨学诗,“霰弹即将装备各部,炮兵操典可有更订。”

杨学诗见庞雨看向自己,迟疑了一下道,“就是加了一条,敌入百步可用霰弹。”“光写这个是不足的,操典之中最多见的便是敌入多少步,我们安庆营是天下强兵,列阵之后不要等别人来打,更要主动进攻,炮兵在战场上要运动,一百步至三百步用何种弹药打多少发铁弹,百步内打多少发霰弹,与步兵行进时线路,平原、丘陵、山地部署地方,上船下船,上射下射方法,炮兵虽在宿松大杀流贼,但

远不能说完善,眼下武学若是都不完善,各部炮兵又上哪里去学。”杨学诗听庞雨语气不佳,只得赶紧躬身道,“大人说的是,只是原本合格炮长便不足,眼下又增加许多火炮,新任炮长多不识字,发炮运炮尚能熟练,仅测距考较一项而言,能通过的炮长不足一半,这还是平地,山顶下射测距,只有一成合格,炮规远镜等诸器能熟练合用者不足十人,八门以上炮击指挥只有两人勉强可用

,就连每日弹药损耗补足,也多是各司书手在报。”

庞雨只得摆摆手,“所以要开设这个武学,里面不光教用器,识字算数也必须要学,否则不许实任炮长。”杨学诗应了一声,武学本身就缺乏教习,一些基础战技可以从各部调老兵来教,但涉及到指挥方面的就十分缺乏人才,骑兵科好不容易从陈如烈那里要来两个军官,骑马倒是很熟练,但就识得一两百个字,就靠经验教授,步兵军官问他们问题往往得不到准确回答,帮着完善教材的书手又全无军旅经历,常常词不达意,

其他各科同样存在这类问题,最严重的可能就是炮科,因为以前根本就没这个兵种。但庞雨也知道实情,明代文武对立,武人大多粗鄙不堪,民间识字率也不高,他这个草台班子的基本盘还是文盲,不是说开个武学就马上学会了,现在的问题是

连教习都没有,他想想后站起身到薄玉面前。

“武学和军中都缺炮科可用之人,最要紧是识字算数又懂炮的人,工坊人才多,可着意培养一些,否则这火炮仍是难以物尽其用。”薄玉身边那名随从突然微微躬身,“若庞大人准允,小人愿意入军中当炮兵。”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
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
关于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木盆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关于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本书主要介绍中国各地的姓氏(主要是百家姓)的起源,发展与改变。中国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建筑、姓氏变迁。前面主要是中国的姓氏介绍,后面是文化遗产介绍。
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
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
关于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三年前的一场宿醉,沈闲拿走了未婚妻的第一次,觉得伤害了未婚妻,于是下定决心呵护她,写出来的歌曲都给了未婚妻,差点把她推成情歌天后。后来一场离奇车祸,沈闲天赋消失,沉寂三年。三年后,天赋刚刚回归,未婚妻却是卷款跑路,留给沈闲的只有天价违约金。并告诉沈闲,三年前的那天晚上,沈闲伤害的是另有其人。就在此时,华语顶流,情歌天后带着萌娃找到了沈闲。说——这是你的女儿。……
徽州
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
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
关于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穿越种地,铁四角的爱恨情仇,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四处漏风的屋搭配一锅浓稠的毒草汤,人生就这样结束了吗?不,撸起袖子就是干,这不是我的挑战区,这是我的舒适区……
蚂蚁不吃蛋糕
山中队员的卧底行动
山中队员的卧底行动
关于山中队员的卧底行动:在亚波人的蛊惑下,未看过艾斯奥特曼且单身许久的洛西宁为了未婚妻穿越成为了塔克队的山中队员,亚波人命令其为卧底潜伏在塔克队伺机干扰他们的行动。由此,山中队员便开始了自己的卧底行动......(温馨提示:本文略带抽象,请勿带脑子观看)
慕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