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

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

最快更新国姓窃明最新章节!

姜瓖自然知道起兵之后、需要第一时间跟大明主力形成南北夹击的重要性。

所以他当然会给大明方面留出时间准备,否则自己突然动手,大明那边还不知道,不来救他,那不成了找死。

他定在九月十七正式起兵,实则早在八月初六、刚萌发反心、并初步做好计划时,就已经秘密排心腹信使南下,跟大明方面沟通了。

姜瓖的信使在山西南部境内走得还比较低调隐秘,不敢飞驰张扬,毕竟潞州泽州怀庆还是满人将领控制的州府,很容易遭到盘查。小心谨慎七八天,才通过那几个府。

进入河南地界后,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姜瓖的信使很快见到了大明河南总督张煌言。

张煌言也非常重视,了解清楚情况后,立刻用官方的八百里加急往南京送,八月十八这天,就送到了南京朝廷。

姜瓖的信里,大致约定了一个起兵日期,就在九月十五前后。所以留给大明后方军队重新前出到河南、转入战时状态、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还算是比较紧迫的。

好在大明平时在前线储存的武器弹药和军粮就够多,只是部队人员和平时期驻扎在后方,所以只要轻装行军就能直接投入战斗。

朱树人得到姜瓖的投奔信后,也没耽误时间,仅仅三天之内就做出了决策,包括调度哪些休整状态的明军立刻备战进入洛阳、开封前线。随后第一批十几万大军就动起来了。

调动的明军当然不止这十几万,这只是去洛阳、开封的兵力。

数十万明军主力,不可能都堆到一条战线上,否则“后勤惩罚/部队堆叠惩罚”太大。其他各路也可以保持压力,分散牵制清军兵力。

不过其他次要方向就没那么急迫,短时间内当然是先准备好的先往河南调。准备得慢的,再往其他方向填线。

也算天佑大明,大明这边做出调度后,朝中有一些大臣如史可法,便提醒朱树人,应该给姜瓖回信,给他信心,让他知道大明会支持他的,这样双方才能配合得更默契。后来连朱树人的幕僚顾炎武也这么劝

但朱树人却否了那些人的建议,分析道:

“不可以再回信了,连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阚泽在曹操面前辩解时,说‘背主做窃,岂可定期’?自古投敌只可觑便而行,否则一边急切不得下手,另一边却来接应,岂不暴露?

阚泽之言,虽是为黄盖矫饰,未必完全有理,但也可以酌情借鉴,取其可用。如今姜瓖反正在即,越是往后,他调兵的动静便越大,越容易引起周边满人将领镇守州府的警觉。

此前他毫无动静时,让信使到洛阳送信,尚且要东躲西藏,走上七八日才通过短短两个半府的距离。此番回去,敌人戒备更严,十天半个月能通过么?

如果要确保起兵前送到,那我们至少在起兵前半个月就要让信使渡过黄河,如果信使被抓了,鞑子也会提前半个月知道这一情报,并且充分准备,到时候反而可能设伏将计就计!

所以,我们不用给姜瓖回信,直接指望他到了日期直接起兵!反正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听说姜瓖起兵立刻就能接应!”

史可法闻言后,不由担心:“可是姜瓖信里,要求我们回信了,如果我们不回信,他不知道大明肯不肯支持他,能不能及时支持到他,他还敢起兵么?”

朱树人却笑了:“你想想,如果姜瓖要求了我们回信,我们却没回信,他会怎么想?难道他会认为,是大明不想支持他么?

不!他只会觉得,是他的信使被鞑子杀了!他的信也被鞑子截获了!如果事情已经泄露,那他就不得不反,哪怕没有我大明接应,也只能垂死挣扎,死中求活!

否则豪格都知道他要反了,还会留他活命?谋反这种事情是没法停下来也没有回头路的,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朱树人分析完后,也只能感叹,史可法顾炎武这类正人君子,对于谋反者的心态揣摩得还是太少了,一看就是谋反经验不足啊。

哪像他朱树人,说出来的话一听就知道是谋反专业户。

……

确定了不用给姜瓖回信后,事情的进展还真就少了一些风险。

因为随着姜瓖的起兵筹备,清军在晋南和河内的部队,还真有略有些警觉。

豪格原本也有打算进一步削弱绿营汉将的权力,双方本就处在容易擦枪走火的半紧张状态。

如果大明方面回信了,虽不能说信使一定会被清军截获,但危险肯定是巨大的。

但大明没有回信,洛阳的明军还丝毫没有露出备战的动向,这一切反而麻痹的清军,让清军以为姜瓖并不存在跟大明的勾结。

世上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提防没见到效果,自然会慢慢松懈。

加上有些人觉得,姜瓖前年送嫡子到北京“习满洲礼仪,以便朝廷量才取用”、实质上就是当人质,姜瓖也没有反抗,看来不至于突然铤而走险。

否则他留在北京城的儿子,岂不是要当场被杀?

而姜瓖那边,左等右等,到了九月十五还没等到大明回信,原本这天就该起兵了。他又比原计划多拖了两天,最终九月十七实在等不住了,各种“事情肯定已经泄密,说不定豪格派人来收我的人都已经要入境了”之类的脑补,最终逼得姜瓖神经质般起兵。

两三天之内,大同、太原、汾州、沁州四府先后扯旗举事,宣布重归大明。

起兵之后,姜瓖一边死守大同、太原二府东部的太行山险隘,防止河北清军翻越太行山。一边肃清内部残余的忠清势力——

毕竟,姜瓖的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他内部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他弃清投明的。扯旗之后,自然是一堆乱战。

内部两条线稳住后,姜瓖的第三个举动,就是分别试图对潞州和平阳下手。

如果打穿了潞州、泽州,他就能跟洛阳明军尽快取得联系,得到张煌言的钱粮军械物资接济。

而从太原沿着平阳府境内的汾河顺流而下,一直可以到河津县,由河津渡汇入黄河,与大明吴三桂控制之下的关中取得联系,得到吴三桂的关宁军残部助战。

这两条路任何一路打通,姜瓖这局就盘活了。

……

姜瓖起兵之后,北京城里的豪格,当然还是免不了一番震惊。

虽然他有点预感,但主要是最近预感太多了,各地都有可能出事,他最终也没料到是姜瓖首先出事了。

他得到消息,是姜瓖起兵后的第四天,简单确认了一下,当天傍晚,豪格就怒不可遏地加急让人简单讯问一下,次日午时三刻,就把姜瓖留在北京城里当人质的儿子,押到菜市口斩首示众!

北京城里的旗人老少爷们儿,看到热烈的行刑场面,自然也是要围观的,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直到观刑的时候,都还不知道犯人到底犯了什么事儿呢,在那窃窃私语。

“老赵,这犯人看着细皮嫩肉的,估计又是个权贵子弟吧,什么罪呐?虽说听这几个月杀了不少当官的,也没见这样示众啊,不用给太后留面子么?”

大部分吃瓜群众,还以为斩的依然是两个多月前、豪格闹腾“不给正牌太后上徽号,大不敬”的系列案子呢,以为被杀的又是昭圣太后一派的党羽,还说肃亲王这是越来越不讲究体面了,这种文绉绉的杀人理由,哪有示众的。

好在人群中终究是有懂行的人,很快得意显摆:“刘老弟,你还不知道?这案子跟宫里那些破事儿有屁关系——是山西的绿营总兵造反了!扯旗投明了!这是他嫡子,还不止一个呢,都被拉来砍头。”吃瓜群众大惊:“那个姜瓖?这厮这么狠么?虎毒尚且不食子,居然有好几个儿子在朝廷手上,还主动造反?真该的!这种禽兽不如的就该断子绝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关于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这是一本遵循唯物史观、以正史和相关史料为基础的小说,非无脑吹)一块宇宙时空碎片,让李缘拥有了穿越过去时空的能力。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华夏大世、也为了不让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发生,他直接去往了大一统开端的秦国,去见了那位刚亲政的始皇。李缘:我是来帮你开创万世皇朝的!始皇:寡人有自信,不需要帮!可见到原本大秦那二世而亡的命运后,嬴政改口了。先生,可否教我改变历史?我就是为此而
最后一个修仙者
凛冬长夜
凛冬长夜
关于凛冬长夜:一名现代的社畜,死后穿越到明末一名普通百姓的身上,他是接受命运,成为满清治下的顺民,安稳活到老,还是竖起旗帜,驱除鞑虏,恢复华夏文明,甚至让华夏文明再次伫立在世界之巅。
柿餠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关于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主角赵辉,大明的躺平之王——因为他的岳父是朱元璋。朱棣北伐他躺平,别人冲锋,他磨洋工。结果,四处逃窜的蒙古军冲到了他的阵前……朱棣北伐驾崩,他在青楼加钟。躺平的他辅佐太子登基,又赢了!朱高炽续航太短,几个月就下线。他又辅佐朱瞻基继位,啥也没干,赢麻了!朱瞻基苦干十年过劳死了,躺得屁股都快平了的他只好爬起来,又双叒辅佐堡宗朱祁镇继位。土木堡战神亲征,啥也别说了,接
猫头叔叔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关于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一朝重生,回到了20年前。许毅曾是清原县有名的富商家的阔少爷。那一天,父母带回来一个少年,说那才是真少爷,而他只是缓解相思之苦的替代品。许毅不敢,也不愿相信,如珠如宝疼他十五年的父母,转眼就咒骂他是丧门星,害的他们亲生骨肉分离十五载。还无情的把他赶回了贫民窟的亲生父母家。从此,再不愿意见他。而他亲爹娘,怕他难受,给他娶了媳妇成了家,大哥为了他甘愿冒险去当猎户赚钱
一只小猫吖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关于求求你们造个反吧:历史上说美色误国,为什么我娶了一个又一个,政权却更加牢固了?历史上说宦官专权误国,为什么我重用太监和宫女,太监宫女却成了保卫自己最坚强的护盾,每个人都成了以一敌十的存在。历史上说将军掌权会发生背叛造反,为什么我把军队的指挥权全交出去了,将军非但没有造反反而收复了失地,为国家开疆扩土。我只是想要完成任务,带着内库中的银子回到蓝星做一个潇洒的农夫。为什么你们要逼我在这个世界当一个
茜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