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四百二十七章 一展胸臆诉平生

刘毅笑着摆了摆手:“可就算是寄奴,也不会同意你的观点的,他可是一门心思想要北伐,想要…………”

徐羡之打断了刘毅的话:“这就是我现在跟你在一起,而不是在寄奴幕府之中的原因,你明白了吗?寄奴的理想是高尚的,动机是纯粹的,但要实现他的这个理想,仍然需要再动刀兵,仍然需要横征暴敛,会给大晋的百姓,造成再次的苦难和深重的负担。这是我不能赞同的。胡虏入主中原,盘踞北方,已历百年,北方民众已经不把我们南方晋人当成同族,这点是不容讳言的事。百年来大晋的历代权臣想要北伐,不是他们有多高尚,而是因为他们想借北伐的功业,最后能篡晋自立罢了,从桓温到谢安,莫不如此!”

刘毅点了点头:“你是想说,寄奴也想走这条路?”

徐羡之摇了摇头:“不,我没这样说,寄奴是个纯粹的人,他就是看不得汉家江山沦落胡人之手,但他毕竟读书太少,这天下的归属,自有天命,商本东夷,驱逐夏氏,赶到草原,而周人西来,又是武王伐纣,秦本西夷虎狼之邦,终得天下,而汉高刘邦,起自淮徐,当时也是给看成异类外族。可以说我们华夏自古以来,就是异族有德之主取代原居中原的无道昏君。就拿我们大晋来说,汉人冉闵自立为帝,不事生产,弄得北方汉人十不存一,而氐人苻坚施行仁义,善待汉人,所以北方百姓归心,天下的百姓,只想着活下去,活得更好,至于是汉是胡,真的有这么大的分别吗?”

刘毅的眉头一皱:“我书读得没你多,但夷夏之防,自古皆有,洛阳长安,向来是我华夏的都城,落在胡人手中,真的没问题吗?”

徐羡之叹道:“如果是夷狄之君无道,残害百姓,那自然会有天命所归的英主,吊民伐罪,一统天下,但现在看来,北魏和后秦的君主都不算这种无道昏君,之前南燕的慕容德,也算是个对民仁厚的鲜卑皇帝,在这乱世之中,他们能安定一方,是有功于天下的,至少,比起天师道,司马元显,桓玄这样挑起战争,祸乱天下的暴君叛贼,不是更有资格当统治者吗?”

刘毅咬了咬牙:“可是你说的这些个胡人皇帝,也是征伐不断,穷兵黩武,并不是真的对民众有多好,最多只是让他们有的活。而且,作为汉人,夺回自己的故都,解放自己的祖坟所在,不应该吗?”

徐羡之摇了摇头:“如果这样的功业,需要让天下的百姓再遭苦难,我觉得就不应该。就好比寄奴,他想要北伐,连老婆的命都可能葬送,你真的觉得这样没有问题吗?为了自己的理想,就割裂亲情,违背人伦,夫妻反目,这样的寄奴,我感觉到害怕,所以,我宁可选择跟你为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虎春秋
乱虎春秋
关于乱虎春秋:穿越古代,开局抓壮丁,躲山里,回家后被嫂子防备弟媳埋怨。为避战乱,夏成虎带着村民逃难。为了崛起,他收买人心,征服各路英雄,在大陆南端打造海军帝国。不离不弃的软糯小甜妹积极加入海军,不仅跟着夏成虎一起研发装备,还想帮他带兵,一起打造无敌舰队。在国内打生打死的时候,南海舰队出海征服世界,占领更多土地,并不断往国内运资源。在全世界都处于贫穷、落后、封建的时代,炎夏人就已经开始征服星辰大海。
小小分解者
再次回到明朝
再次回到明朝
关于再次回到明朝:榆翔作为张嫣的护卫,在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借张嫣的丹药存活,历经三百年余年后,重新穿越回到大明的故事。以张嫣和主角跨越时间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描述。期间有涉及后金和明朝的战争,东林党和魏忠贤的斗争。可以一读
冷榆枫
开局穿成奶娃子
开局穿成奶娃子
关于开局穿成奶娃子:萌宝团宠,魂穿个体户迟承佑,稀里糊涂穿到了自己曾经看到的一本,结局极其悲惨的书里,不但穿成了将军府的七少爷,还是一个刚出生的奶娃娃,一想起十几年后的那场变故,就压力山大的,可再怎么着急也没有用,一个连手脚都控制不住的奶娃娃,能干什么呢,熬吧,只能等长大了再想辙,不过有些准备工作还是可以做的。苏氏:怎么感觉这孩子是个小财迷呢!迟承佑:没办法,那么大个事儿在头上压着,不攒钱能行吗!
苍蛟
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
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
关于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刘轩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穿越倒计时,告诉他七天之后就要穿越到东汉末年,也就是公元181年,黄巾之乱的前三年,还能带六件物品。于是囊括人类从古到今所有的知识和技术的超级电脑、大型太阳能发电机、超级小麦种子、高产水稻种子、十吨药品以及工业母机被带到三国时期。蒸馏酒、肥皂、香水、纸、炼钢只是财富的积累的开始。热武器、造船、蒸汽机、火车、飞机、大炮才是追求。曹操猛的吸一口香烟
五个冬天
明末大赘婿:变脸崇祯,驭伐天下
明末大赘婿:变脸崇祯,驭伐天下
关于明末大赘婿:变脸崇祯,驭伐天下:本书原名,现更名为:1644年明末甲申之变,中国历史上诡异地出现了五皇并立。在这个风云突变,波谲云诡的大明朝末年,谭知行穿越成为南京城内的废物赘婿。他在被赶出家门后,带着现代知识,通过生死磨砺拼杀的经验,搅动江南风云!他医术通天、诗歌露脸,战场扬名,在他闪耀江南、坐拥美妻时,却毅然孤身北上,意图拯救崇祯,保护天下汉人太平。既然大明崇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不能驱
士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