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扬帆

第十一章 吨氨两煤耗

最快更新沧海扬帆最新章节!

看到高逸平离开,冉玉瑛关上家门,坐到正在稀里呼噜吃面条的高凡对面,说道:

“小凡,你别搭理你爸。他这些天工作上的事情压力大,心情不好,你别受他影响。”

“没事的。”高凡抬起头,给了冉玉瑛一个笑脸,说道:“我爸不就是这样的脾气吗,习惯了。”

“就是,工作上的事情,到家里来撒什么气,还是厂长呢。”冉玉瑛附和道。

高凡问道:“你刚才说,我爸这些天压力大,是厂里出了什么事情吗?”

“还不是化工部下的那个通知,说两煤耗要降到2500公斤什么的,咱们厂现在是3000多。省里说了,如果降不下来,厂子就要停产,现在厂领导都在忙这个事情呢。”冉玉瑛说道,脸上也带出了一缕愁容。

高凡默了默神,隐约记得自己的前身是听父母在家里聊过此事的。不过,那时候的高凡哪懂这些,家里也没指望他了解这些事情,只是让他专注于备战高考,所以高凡也就没去关注这事。

但现在这个高凡却是不同,冉玉瑛一知半解地说了个概念,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也知道了为什么父亲会觉得压力山大。

这事得从头说起: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化肥的支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氮肥产业包括大氮肥、中型氮肥和小氮肥三部分。

所谓大氮肥,是中国在70年代中期利用与西方关系缓和的机会,从西方引进的13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装置。这13套装置在1977至1979年间先后投产,极大地缓解了国内的化肥供求缺口,节省了大批用于进口尿素的支出。

所谓中型氮肥,是指年产量在1万吨至10万吨之间的合成氨装置,其中主要是2.5万吨和5万的两种规格。中国早在1956年就自行设计建造了第一家中型氮肥厂,至1978年,中型氮肥厂的数量已经达到了50家,当年生产合成氨319万吨。

最后一项,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小型氮肥厂。这些氮肥厂的合成氨年产能在2000吨至5000吨之间,其中尤以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规格最为常见。小氮肥的优点在于投资少,技术门槛低,适合于遍地开花式地进行建设。在全国各地都面临化肥短缺的情况下,大力建设小氮肥能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据统计,1969年至1978年的10年间,全国共新建小氮肥厂1225家。至1979年,全国共有小氮肥厂1533家,小合成氨产量658万吨,占全国合成氨总产量的55.6%,可以说是支撑起了中国氮肥产业的半壁江山。

然而,小氮肥辉煌的背后,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由于设施规模小、技术落后,小氮肥厂的能耗水平极高,平均生产每吨合成氨的能耗相当于大氮肥厂的2至3倍。

中国的小氮肥厂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相同的生产工艺,即利用煤炭在气化炉中生成空气煤气和水煤气,混合后得到包含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的半水煤气,作为合成氨的原料气。原料气经过净化,在合成塔中合成为氨。氨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农村使用的化肥主要就是碳酸氢铵,哪个地方能够弄到尿素,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捡漏欧美:我要拿回所有国宝
捡漏欧美:我要拿回所有国宝
关于捡漏欧美:我要拿回所有国宝: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萧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却也赋予了他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能力。凭借这种神奇的超能力,身在异国他乡的萧然,由此开启了一段异国寻宝捡漏的传奇历程。本书又名、、、、等。
争取每日万更
修仙,从被雷劈开始
修仙,从被雷劈开始
关于修仙,从被雷劈开始:都市小青年遭雷劈走上修仙路。救好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收恶人一命,权当为民除害。敢动我身边人的,扇你大笔兜!敢觊觎我华国的,那你等着瞧!地痞、流氓、魑魅魍魉,都老实待着!棒子人,扶桑人,蓝眼金毛异域人,都蹲小黑屋去!我学仙法,重回人间,入世修行,红尘炼心!
海洲澜
大红山轶事
大红山轶事
关于大红山轶事:岁月如歌,往事如诗。我们这一代人的上山下乡岁月,是生命中的一段独特旋律,每一音符都充满了情感和记忆。这段经历,或许有苦涩,或许有甘甜,但都是我们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我用文字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不是为了寻找共鸣,而是为了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我们的印记。愿每一个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字时,都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和对往事的怀念。愿这份情怀,如同清泉般滋润你们的心灵,陪伴你们度过每一个难忘的时刻。
青山翁
遥遥领先:傻妞为您服务
遥遥领先:傻妞为您服务
关于遥遥领先:傻妞为您服务:本书原名本书别名苏无忌来到平行世界,毕业典礼上太空步独领风骚,技惊全球,由此拉开他制霸帝星华语乐坛、神级巨星崛起之路。少年强则国强!华夏:我方将打破文化霸权,这是告知,不是征求贵国意见!苏无忌:我以个人名义捐一千亿给国家,用于打造航母舰队!
六神殿下
桃花山里开
桃花山里开
关于桃花山里开: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山里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