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梦

第17章 戏台角力论成败

下众人,然后对着台下所有人伸出自己的大母指,然后朝下比划着说道:“华人都是‘东亚病夫’。”

台上,奥皮音得意忘形的模样令在场的所有人愤慨不已,陈耀扬正要站起身来,这时,从靠近戏台的座位上走出一名中国人,此人是个中年男子,大约四十岁上下,头上戴着一顶褐色的毡帽,身上穿着一件棕色的熟罗棉长袍,长袍的上面又套着一件藏青色的棉马褂。看着此人的背影,陈耀扬有种说不出的熟悉。只听此人来到戏台上面对着奥皮音道:“在下病夫国之病夫也,想试试这块铁块的重量。”

奥皮音瞥了一眼这名中国人,不屑地指着那块众达千余斤的铁块,意思是让他尽管去试试看。这名中国人走到铁块的前面,双脚分离扎下马步,然后弯下腰察看了一下铁块的形状,接着伸出双手,五根手指头如钩轻轻地夹在铁块的边缘,再以手掌的虎口抵住铁块的表面,双脚如同钉子一般,硬生生地钉在了戏台之上,之后双臂发劲于手掌,腰部用力一挺,这块千斤余重的铁块立即被他高举过头。

戏台下所有的观众看到如此的情景不禁地又开心,又顺气,大伙均站起身来,喝彩声,叫好声,鼓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整个影戏院全都轰动了起来。这时,这名中国人举着铁块慢慢地转过身来,面对着戏台下的所有观众点头表示谢意,然后再次回身将铁块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此人这么一转身,正好和陈耀扬照了个面,只见此人英气逼人,面带微笑,一双单眼皮的眼睛炯炯有神,其身高约在一米七之上,身材壮硕,胸膛横阔,虎背熊腰,一股无形的豪迈之气由内而外散发全身。陈耀扬觉得这个人很是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可却又一时想不起来。“啊,原来是他呀!”陈耀扬凝神思索一番后,终于想起了他,原来这个人便是昨天在那座欧式公园门口怒骂印度门卫,最后还踢碎了那块写着“辱华”警示牌之人啊!

擂台下的观众都询问着这个中国人的名字,这时,从戏台下又走上来两个人,其中一个看上去在二十七、八岁之间,身材高挑,体格壮实,身上穿着一件浅灰色的长棉袍,两只手臂垂放在身体两侧,那条代表着清朝时期特色的长长的黑辫子则围绕在脖子之上,一张黝黑瘦削的脸颊上挂满了浅浅微笑的年轻人说道:“这是我师父,天津的霍元甲。”此人名叫刘振声,乃是霍元甲的大徒弟,可能是看到上海滩的观众如此的爱戴自己的师父霍元甲,而心生欢喜之情吧!

“霍元甲!”陈耀扬惊呼一声,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想到自己穿越时空来到这个时代,竟然有幸能够见到一代民族英雄霍元甲,这实在是让人又意外,又激动。这时,站在霍元甲身旁的另一个年轻人道:“我师父听闻上海来了一位英国大力士,特专程从天津赶来,欲与之一较高下。”说话之人名叫张文达,也是霍元甲的徒弟,其年龄要比刘振声小一些,不过身材要比之魁梧多了,身上同样穿着一件浅灰色的长棉袍,只是在长棉袍的上面又多套了一件棕色的棉马褂,双手叉腰立在霍元甲身后,一张国字型的脸上布满了高傲自得之色。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关于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从远古时期到封建王朝,再到如今繁荣昌盛的现代,我们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五千年乃至更为悠久的岁月。漫长的历史,带给我们足以骄傲至今的文化和荣耀。可诸多的朝代更迭,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为之痛惋的遗憾。如果有一个机会,让历朝历代所有王朝和先民看到历史的每次变迁,以及我们今天这个富强国家如何发展而来,将会演变出多少值得畅想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历代王朝的重要历史节点,基础科学和蒸汽动
第二艺术
三国:再现汉之辉煌
三国:再现汉之辉煌
关于三国:再现汉之辉煌:刘翊穿越到东汉末年。这还是那个喊出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大汉王朝……那个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大汉王朝……续汉,续写汉人的辉煌。
忧郁的榴莲
重生北宋的那些年
重生北宋的那些年
关于重生北宋的那些年:赵旭是现代三线城市的一名大学生,发生意外竟把灵魂穿越到北宋一个同名同姓的人身上,原本打算破罐破摔,苟且一生,结果随着身边各种事件的影响,以及不同社会压力所展现的能量改变,让赵旭通过自己的现代科技,逐渐从一个街头无赖慢慢披荆斩棘,最终成为一方的豪杰。从一个小小的落魄子弟面对土豪恶霸,贪官污吏,一点点斗智斗勇,再加上现代科技的大量融入,终于让赵旭突破乌云一飞冲天,最终富甲天下称霸
向青春
女帝今天要抢亲
女帝今天要抢亲
关于女帝今天要抢亲:各位爱卿,朕不是来贺婚的,林总管说今日不宜成亲。不对啊陛下,日子就是总管帮忙选的,黄道吉日。是吗,那也不可以成亲!……好吧,朕摊牌了,身为女帝,按理说有些事不应该做,可朕实在是忍不住……今天要抢亲!
蚊子也是小飞鸟
晴阳照行旅
晴阳照行旅
关于晴阳照行旅:一颗厌世的伤心、一棵神奇的巨树,陈恪来到这个世界的大兴王朝。那颗厌世的心随着一场杀戮而消失,但他找不到那棵神奇的巨树回到自己的世界,只能在大兴王朝努力争取那轮晴阳照着自己。
花落虽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