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皇太子李辰

第666章 有事起奏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大秦皇太子李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脑子里转着发展火枪的事情,李辰简单地用过早膳之后,趁着已经亮堂起来的天色,朝着太和殿而去。

今天,是上早朝的日子。

李辰有一大批事情要在这个早朝上通过,形成朝廷的正式决议。

比如当务之急,对得胜之师的犒赏、嘉奖和晋升。

这不仅仅是李辰对那些拼死杀敌的将士们的褒奖,更是借此机会示好军方,加大东宫在军方影响力的重要机会。

当东方的第一缕晨曦穿透云层,将太和殿前的金水桥照耀得熠熠生辉之时,随着一声浩荡而悠扬的唱喏,文武百官从打开的宫门两侧依次穿过金水桥,来到广场前。

广场上太和殿的台阶之上,站在太和殿门口,太监手持净鞭。

啪啪啪……

连续九响,高声唱喏道:“上……朝……”

文官以赵玄机为首,武将以苏震霆为先。

文左武右,数十名有资格上朝的官员依次进入太和殿。

当他们进入太和殿后,李辰一身大红太子蟠龙衮服从侧旁而入,走上御台,站在金碧辉煌的龙椅旁边,后头就是一整块巨大的纯金铸造九龙壁,正上方一块由太祖皇帝亲笔书写有“建极绥猷”四个大字的牌匾,郑重庄严,彰显皇家气度。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文武百官下跪山呼行礼。

李辰抬手虚扶,道:“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一切流程照常,看起来很平常。

但就是在这平常之下,却隐藏着莫大的凶险。

这种凶险和不一般,在走完流程正式开早朝之后,立刻就凸显了出来。

因为没人说话。

平日里,哪怕就是没事,文武大臣也会上奏一些工作内容,当作是对皇帝或者太子的汇报,也当作是对其他部门同僚的通报。

可今天,太和殿内却安静得诡异。

李辰目光扫过下面,着重在赵玄机的脸上逗留了片刻,然后开口道:“诸位爱卿,没什么事要启奏的吗?”

依然没人吭声。

这让李辰的话显得有些冷场和尴尬。

眼见局势越来越诡异,作为东宫铁杆,苏震霆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他扭头给自己身后一名将军使了个眼色。

这名将军得到示意之后,跨身走到中间,对李辰行礼道:“启禀殿下,末将有事启奏。”

李辰点头,道:“准。”

就在这名将军要开口时,现任兵部尚书上官钊突然高声开口道:“启禀殿下,臣有要事启奏!”

一句要事,表明了自己一定要先说的态度。

那名被抢了话的将军有些恼羞成怒,扭头对上官钊说道:“上官大人,末将先出列启奏的,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

上官钊淡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大秦皇太子李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官钊淡淡道:“刚才本官只是没有想清楚如何向殿下陈述清楚而已,怎么,刘将军有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途仙踪
道途仙踪
关于道途仙踪:仙?我不愿。白发青年淡淡的看了一眼上天,回首望向矗立山顶的几块石碑。(修仙,家族,种田,爽文,无系统,土着)
墙角青藤
天帝苏天
天帝苏天
关于天帝苏天: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力量,它强大到足以让亿万生灵为之颤抖,这就是无上大帝的力量。我,便是那位无上大帝,曾经遍历无数岁月,战斗无数强敌,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与智慧,一步步走向巅峰。我的魔血染遍了青天,也铸就了我的帝位,让我成为了无上的主宰。如今,我站在这世界的巅峰,俯看着下方的万物,我的眼神中充满了威严与自信。我拥有着无尽的魔力,无人能够与我抗衡。我的存在就是这个世界的秩序,任何敢于挑
酸辣鱼123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关于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破烂草席举托着苍老身躯,似于万古之前混沌之外,跨越无尽时间长河向今世漂来!那日……万世悲恸,仙君在酿跄叩首,仙王皆悲怆落泪。红袍女子立于宇宙边荒希冀遥望,只为等他归来!草席出,红袍落,白衣现!……族人武帝?族长都快无敌了!仙帝至高无上,无敌古今未来。抬手界生,挥手界灭!!万古诸天,唯我纵横!!只手遮天碎寰宇,一袭白衣逆乱世!能群殴就不单挑!获得修为:9876543
梦烟然
西游后传之四海之乱
西游后传之四海之乱
关于西游后传之四海之乱:孙悟空一身的修为究竟传自于何处?孙悟空的身世之谜?混元大罗金仙?不行!至尊?还是不行!圣人?勉强够看!在这里,修为究竟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强者?一个站在三界巅峰的绝强王者!如何打进宇宙星空之中?成为一个站在宇宙洪荒巅峰的无上神帝!欢迎大家围观第一部分,四海之乱!
凤裟一
不从圣
不从圣
关于不从圣:新历三十一年。寒冬落雪。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神教出了一位新的神子,佛门开了三十六朵金莲,一间摇摇欲坠的破道观走出个疯癫子。北海翻腾欲吞天地。妖国的三千里赤地长出了一棵小草。同样是这一年,在长安城外走进一对兄妹,揣着一封褶皱的书信,一脚踩进了这天下大势。......多年以后,李子冀盘坐于峰,长剑横膝,喃喃自语: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
钟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