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的期望不止如此,但是也很清楚,短期内不可能再升了。
与其这样,不如先把李宽安排的事情做好,缓个两三年之后,到时候就有望取代李治成为教部长。
那个时候再来推进科举改革,意义更加不凡。
“今年书院参加科举的学员数量创了新高,估计收获也不会小;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学员去到各个衙门充当胥吏,以后观狮山书院在大唐的影响力必然越来越大。同样的道理,其他书院也将会享受到类似的好处。许部长,我倒是觉得借着这个机会,教部可以出面多成立几所书院,免得教育经费都补贴给世家勋贵创建的书院之中了。”
刘界是典型的底层出生,对世家勋贵一向是没有什么好感。
在他看来,最好教部的经费全部都投入到官办的书院之中,私人的书院就由它们自负盈亏。
反正各个创办书院的家族,出发点都不见得那么光明正大。
毕竟,书院里出来的学员,基本上就能派上用场。
不像是蒙学和小学,投入远大于产出。
“只要有钱,修建书院并不难,但是难就难在合适的教谕和学员,都还比较欠缺啊。”
刘界说的道理,许敬宗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许敬宗希望创办的书院都是以观狮山书院为模板来运作的新式书院,这就比较麻烦了。
虽然可以聘请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去当教谕,但是为了保证质量,也不能随便一个学员都去当教谕啊。
再说了,大唐的读书人,也就长安城多一些,其他地方要是一口气修建太多的书院,根本连合适的学员都招募不到。
这可跟后世的情况完全不同。
“这倒也是,绕来绕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蒙学和小学的规模扩大上面。”
刘界虽然觉得有点遗憾,但是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
贡院门口,虽然还没有到放榜的时间,但是却已经人声鼎沸。
经济越繁荣,往往文化也会越繁荣。
相应的,读书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会上升。
这对于大唐来说,其实算是好事。
历史上的大唐,太过于重武,而后面的大宋,又太过于重文。
要是能够做到文武并重,那样的大唐可就真的无敌了。
“长孙兄,这一次渭水书院参加科举的学员数量可不少,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特别是明经科和进士科,不能老让国子监那帮人霸榜了。”
渭水书院是长孙家和郑家合作建立的,作为两家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长孙冲跟郑海自然也要过来看看放榜的情况。
“朝廷科举取士的数量虽然每年增加的不多,但是却是很坚定的增长;去年有一半的名额都被国子监、观狮山书院、曲江书院和我们书院给占据了。今后,估计各家书院学员的占比会不断上升,就看谁能在这种趋势中获得最大的好处了。”
长孙冲自然是希望渭水书院的学员能够取得好成绩。
但是他也知道想要一下子打破记录,估计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