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141、成为你的神

阮舒随傅令元走的VIP通道。

兰心戏院在海城的一众戏院里,以小而精闻名。传闻前身是民国一位军阀专门为爱唱戏的小妾而建,进去后,乍一看不像公共场所,倒更像私人宅院。

外头是红墙灰瓦,里面则是雕梁画栋,竹影重重,藤枝绰绰,院子中央不知从哪儿引了一汪活水,沿着绵延支起的空心竹架子汩汩而下,养了一缸娇贵的睡莲。

整体十分雅致有品,细细琢磨几眼,又感觉此时浸在夜色之中的院子,似有若无地萦绕出一股子暧昧的情愫。

果然,确实很像金屋藏娇之地。

兴许她打量得太久,傅令元低声询问:“喜欢这里?”

“还行。”阮舒唇角微弯,“只是在想这戏院好特别,一进门就有景可赏,即便没听着戏,票价也是值的。”

傅令元环视四周,轻笑着解释:“这里可不是一般的VIP入口。普通票友见不着这里的。这是戏院的后苑,连通的是小楼,前头才是剧场。是陆少骢给我们夫妻的特殊待遇。”

阮舒恍然,笑笑:“难怪我觉得好像进到别人家里来。原来真的是别人的金屋。”

傅令元捏捏她的手:“傅太太如果喜欢,我也斥巨资给你造座金屋?”

“金屋应该留给三哥你的那些红颜知己。”阮舒哧声揶揄,兀自继续往里走。

屋里面并非如普通的影戏院那般呈一流儿的排座,而是仿唐式的设计。楼下一层摆古风古色的四方小桌,约莫十张,二楼则为四间的包厢。包厢四面竹帘半卷,能看到外面的景儿,旁人却看不清里面。

两人掀帘进入最中央的那间包厢,里头正茶香袅袅,坐着两个人,一个是陆少骢,另外一个是……许久不曾见过面的汪裳裳。

“元哥,元嫂,来得正好,茶刚泡好,正热着。”陆少骢笑眼眯眯,像东道主似的热情招呼。

汪裳裳听言撇过脸来,看上去依旧那么地年轻漂亮,皮肤和气色甚至比前段时间还要好了。

阮舒不由自主地想起她被陆少骢亲手拿孩子的事情。眼下看来,她既然能和陆少骢一块出现在这里听戏,是不是代表他们表兄妹俩的关系并未因为那件事而破裂?

她好奇地沉凝,没有主动打招呼,只将她当作陌生人。而汪裳裳则冷冷哼声地立即撇回脸,目露憎恶。

阮舒平平淡淡的,接过傅令元给她倒了茶的白瓷杯,端在鼻息间轻轻地晃动,嗅了嗅茶香。

是顶级的大红袍。

她低头,抿了一口,茶温并不烫舌,余韵绵绵。

再抬头,便见陆少骢正看着她笑:“元嫂喝茶的样子,一看就是懂茶的人。”

未及阮舒回应,身侧的傅令元一点儿都不谦虚,甚至有点骄矜和炫耀意味地说:“你嫂子本来就很懂茶道。”

阮舒:“……”这有什么值得骄矜和炫耀的么?

她蹙眉看一眼傅令元——又要故意秀恩爱么?

“噢?”陆少骢立刻好奇,稍举了举手中的茶杯,问:“那元嫂肯定得来个品茶感言。”

品茶感言……?阮舒的额角不着痕迹地抽了抽。

汪裳裳闻言似乎也来了兴趣,隐隐一副等着闹她笑话的表情。

阮舒凝了凝神,道:“品茶感言谈不上。这大红袍没什么好说的,因为确实是好茶,轮不到我这儿半吊子对它做评判。只是建议陆少让人把这茶具换了吧。”

陆少骢打量桌上的茶具:“茶具有什么问题么?”

“茶具本身没有问题,当如果搭大红袍,就缺了盖。”阮舒清浅地笑,“其实就是建议将瓷杯换成盖碗。因为大红袍是重度发酵,味道很浓,推荐白瓷功夫盖碗,再配上宽口的品茗杯,冲泡之后香气能够更足。”

她别了一下头发:“普洱和紫砂壶是绝配,大红袍则最好按功夫茶的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程式。”

话音落下,紧挨着他们的隔壁包厢里忽然传出女人的声音:“阮小姐确实懂茶。”

隔开两个包厢的厚重竹帘被拉开,陆振华和孟欢的身影顿时映入眼帘。

原来他们也在?

阮舒愣怔。

“舅舅,孟秘书。”傅令元丝毫不意外地懒懒打招呼。

陆振华略略颔首。

汪裳裳在此时极其轻蔑地哧声:“以为有什么高见呢,结果就只是换茶具。我看你是根本品不出茶,所以才转移重点胡扯。”

阮舒抿抿唇,并不打算与她有所争执。

却听孟欢又开了口:“表小姐错了。常言道‘水是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要喝到一杯好茶,必须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阮小姐能指出盛装大红袍所用茶具的错误,当然是高见。表小姐可是坐了有一会儿,我看到的只有牛饮,而没有所谓品茶。”

一番话,既为阮舒辩解,又毫不避讳地嘲讽了汪裳裳。

汪裳裳脸色涨红如猪肝,很明显有火气要撒,偏偏陆振华在这时对孟欢极其宠溺地笑言:“遇到阮小姐和你一样懂茶道,你就沉不住气了?”

孟欢没再出声,不置可否。

汪裳裳估计碍于陆振华的缘故,硬是憋了下来,转而又看向阮舒。

傅令元的手臂有意无意地搭在阮舒的椅背上,将她半圈在自己的怀里,眸子则冷冷地眯起,盯了眼汪裳裳,警告之意昭然。

陆少骢正唤来侍应生将整套茶具换掉,伸手到汪裳裳面前要拿她手里的瓷杯,说:“行了,你不懂茶就别随意插话。孟秘书说得没错,你就是牛饮。好好学学阮小姐刚刚喝茶的样子。”

“我就是牛饮又怎样?!”汪裳裳死死地拽回瓷杯,红着眼眶嚷嚷,“你们自己换!我不换!我就是要用这个杯子喝大红袍!”

根本像没长大的小姑娘在赌气。

阮舒事不关己地低垂眼帘,心下暗暗叹息的同时,晃了一瞬间的神,不由自主想起林妙芙——林妙芙和汪裳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性格上的缺陷是相似的。

陆少骢随汪裳裳的便,懒得搭理她。

正好,舞台上转入的下一个曲目便是有蓝沁参与的表演。

昆曲之中著名的《牡丹亭》,唱的是《游园惊梦》的那一出。

阮舒听不懂戏曲,只觉台上蓝沁所扮演的那个杜丽娘唱腔悠长婉转,咿咿呀呀的戏词缠绵悱恻。

和她往日印象中的蓝沁有点不太一样。

就像……这样的蓝沁,更让人觉得鲜活。

傅令元长腿轻轻交叠,一手依旧搭在她身后,一手搁在膝盖上,坐姿清雅,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似乎挺惬意的。

阮舒抿抿唇,垂眸喝茶。

汪裳裳在这时忽然“砰”地一声将茶杯用力地叩桌上。

陆少骢的注意力本在舞台上,听闻动静烦躁地对汪裳裳皱眉:“你又发什么疯?”

汪裳裳怒目瞪他:“你的眼睛干脆长在她身上算了!”

说完她便起身离座,迅速地跑掉。

“有病。”陆少骢转回视线,继续看戏。

阮舒偏头看一眼傅令元,傅令元湛黑的眸子含笑,摸了摸她的脸颊,然后抓住她的手放他的膝头上。

一曲终了也未再见汪裳裳回来。

趁着中间停歇的这一点时间,陆振华发话:“去找找裳裳。回头你妈会担心。”

“我早说不该带她来,妈非说什么带她出来散散心。”陆少骢低低抱怨,颇为不情愿地起身。

陆振华则又开口唤傅令元:“阿元,你过来一下。”

显然是有话要和他谈。

阮舒自觉地从他的掌心抽回手,傅令元却忽然搂住她,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一口,才走去隔壁包厢。

阮舒瞥去目光时,正和孟欢打量她的视线撞个正着,却也彼此不尴尬,浅淡地向对方点头致意,再同时挪开眼睛。

紧接着的一个节目是京剧,阮舒听着更加没劲了。

傅令元还在隔壁和陆振华说话,陆少骢这一出去就和汪裳裳一样迟迟不归。她又坐了一会儿,起身去洗手间。

从洗手间出来,返回的半途,见到方才从后苑进来的那条岔路,阮舒心里琢磨着想透透气,于是转身拐了过去。

未及抵达,便有来自外头的丝丝晚风拂面而来,清凉得很,且携有淡淡的花草香气。

好像隐约还有什么疑似暧昧的动静……?

夹杂在悠远的戏曲声里,听不仔细。

阮舒侧耳仔细辨别,脚下的步子未停歇,掀开竹帘,跨出门。

跨出门的一刻,她当即滞住身形。

耳中所捕捉到的那暧昧动静清晰在耳,确认无疑是女人的娇叫。

而呈现在她眼前的场景,是女人面对那一缸满池绽放的睡莲而站,双手扶在水缸的边缘,承受着来自贴在她身后的男人给她滚烫的欢、爱,剧烈地晃动身体,表情满满的全是动情和享受。

女人是汪裳裳。

男人是陆少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嘉佑拾遗录
嘉佑拾遗录
关于嘉佑拾遗录:嘉佑是北宋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一共八年。嘉佑年间,并不是史书中所记录的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庶的黄金时代,反而危机重重。其一与辽、西夏边争愈演愈烈;其二国家财政收入日减;其三社会动荡民变频繁。包拯曾经上奏:诸路饥馑,万姓流离,府库空虚,财力匮乏,……夷狄盛强。欧阳修也直言不讳:夷狄外强,公私内困,盗贼并起,蝗旱相仍。当此时期,一个民间的秘密组织竹林会应时而生,
AFOOL
守襄樊
守襄樊
关于守襄樊: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意外高位截瘫后时魂穿回异世界古代小孩身上获得健康身体,只想好好活一回。殊不知世道险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权者是不会让不听话的能人存在威胁自己统治的,于是张平为了自保和复仇决心以樊都为根基对江陵帝都发起挑战,虽然自己势力薄弱,但母亲生前经营的天宝号可是整片大陆上无法企及的存在,自然拥有无数能人异士衷心追随,他们都将成为复仇的助益!张平会让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明白经济基础
超爱吃莲藕炖排骨
行御九州
行御九州
关于行御九州:作为被过继来的,扶风杨氏唯一后人。杨培风本该勤勤恳恳,在传宗接代上不遗余力。直到有一天他惊奇的发现,杨氏历代先祖竟满门忠烈,声名远播。书上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便散尽家财,一病不起;书上说得道者多助,他便施恩于天下,笼络人心。书上还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封九锡……书上的话,不能全信!天地不仁。杨培风愿以身殉道,光照万古。
闲时醉
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
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
关于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方凡得了长生果,苟在西域驿站中,一边收集功法,一边修练。数百年之后,世间起起伏伏,方凡依旧如故。踏足修仙界,方凡岁月无尽,一切都能慢慢来。种田,养灵宠,习练修仙百艺。人家终其一生,仅仅精通一门。方凡炼丹,炼器,阵法,灵植,星象……样样精通。他家老祖当年是我的小弟。老祖,老祖,你可回来了!本宗老祖尚在,尔等还敢犯禁!大道轮回,数万年后方凡无敌,自己便是那大道!
蚊香头家的小弟
偷香高手后传
偷香高手后传
关于偷香高手后传:在六如和尚的金庸世界中,击败明尊后,作为主角的宋青书已经达到了巅峰,后面便是他平定乱世、翻云覆雨的个人舞台
无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