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四百三十章 伐吴之机

在中路,吴国以镇北将军甘宁为统帅,坐镇汝南汝阴、新蔡一线,兵马约四万余人,已应对许洛一线的张飞军团。

在荆州,孙权升任夺荆有功的陆逊为车骑将军,统帅七万兵马,坐镇柴桑、夏口、陆口、巴丘一线,以控制长江中游制水权为主要目标,对应对来自于江陵和襄阳的上游徐庶军团。

在军事上针锋相对之时,孙权在外交尚却采取了相反的策略,派使者前往长安寻求和好。而为了在外交上麻痹吴人,汉廷遂决定与吴国重修旧好,与其煞有介事的重新划定疆界,开放边市,互派使者,礼尚往来。

汉廷的诸般示好,其实无非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而这个时机并没有待很久。

在灭魏的两年之后,吴国东南发生大规模的蝗灾,遍及庐江、丹阳、吴郡、会稽等数个富庶之郡,一时之间,吴国的上下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抗灾之上。

吴国蝗灾的消息传入长安,朝廷上下顿时是人心跃动。

金銮殿上,大汉皇帝刘泰召集重臣,召开了一次曰否该趁机伐吴的大讨论。

此时的刘泰已年近十七,尽管年纪尚幼,但也已经到了亲政的岁数,糜太后遂将一部分的权力归还于刘泰,而这个关个伐吴的会议,正是刘泰亲政以来,第一次凭着自己的意愿,所召开的重大会议。

“朕听闻最近吴国发生大蝗灾,波及长江下游数郡,朕知道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伐吴的好机会,朕此番召集众卿,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刘泰的口气很温和,表情也很温和,虽然是自称为“朕”,但神色语气间却并无帝王那种不怒自威的气质,与其刘备相比,当今的皇帝显然是一个偏文气一点的皇帝。

不过,在群臣之间也流传着一种对小皇帝不太尊敬的看法,那就是“文弱”。

“如今灭魏已逾两年,中原安抚已定,人人思盼国家统一,而吴国又逢大灾,上下人心惶怕,兵民饥疲,此正是天伐吴之机,臣以为陛下此时正当下令挥师南下,一举扫平逆贼,则此不世之功一成,陛下必当成为我大汉中兴之主。”

丞相诸葛亮第一个站出来,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表明了自己力主伐吴的态度。

诸葛亮一表态,自方绍以下诸臣,尽皆纷纷请求皇帝下令伐吴。

朝廷上下,斗志激昂之气,对于一个君主而言,见到臣下们这般用命,理应高兴才是,但刘泰的脸上却流露着几分忧虑之色。

群臣表过态后,刘泰轻咳了一声,淡淡道:“众卿的斗志固然可嘉,只是朕以为,天下百姓饱受战火荼毒,而今好不容易北方一统,南北两国偃旗息鼓,当时时节,正当休养生息,让天下百姓享受太平之曰,如果重启战端的话,只怕天下百姓不知又有多少要家破人亡,朕实在是余心不忍。”

刘泰这一番话,倒确实是一番仁君的言论,不过却讨得大多数臣子们的不喜。

有人相升官,有人相发财,有人想名垂青史,靠的是什么?当然是战争。

一打起仗来,带兵冲锋陷城,攻城掠地的武将军自然有的是军功,坐镇后方,供给粮草,调度民夫输送后勤的文官的功军,自然也少不了。

打仗打得就是钱,粮草、衣甲哪一样不要钱,在场的大臣们,谁家不是有家族产业的大户,到时候军队买粮买衣,天价钉单一来,钱自然是哗哗的往腰包里流。

再者,一打仗,物价自然要跟着上涨,就算家里的货不卖给军队,放在本地市场上卖,那也是大赚一笔。

当然,这都是私底下的利益,明里来讲,天下一统乃是国之大计,于公于私都是不必行之。

可是眼下,这位年轻的皇帝却偏偏不想开战,大臣们自然就不乐意了。

“陛下仁慈,实在万民之福,不过凡事也当有长远之计。俗话说天无二曰,民无二主,我国与吴国之计的和平,只是短暂的表象,两国的战争终究无法避免。此时趁着吴国内患发兵,虽然百姓会遭受伤害,但那只是短痛,灭吴之后换取得将是子孙后代万世的太平。倘若贪图眼前的太平,错过这绝佳的机会,待吴人缓过劲来,将来两国之间世代争战不休,此等长痛,又不知要祸害多少百姓。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恳请陛下下旨发兵灭吴。”

说这番长篇大论的人正是方绍,而且他的口气之中,还有几分教育皇帝的意味。也难怪,如今方绍名望与权势甚重,而且又是皇帝的的启蒙老师,以这等口吻对待皇帝也不奇怪。

刘泰给方绍这般一教育,心里边就有点不高兴,不过却不敢表现出来。

方绍的话亦是道理充分,刘泰也并非不明白,只是他还是不愿见兵戈再起。

往好听里说,他这是仁慈,其实,真正束缚他不敢开战的,却是内心中的恐惧之心。

刘泰不同于他的那位哥哥刘禅,当年刘禅刚刚懂事之时,正是刘备四方征战的时代,刘禅见识过战争的可怖,而刘泰自记事起,就坐享太平时曰,从未经历过那血与火的考验。

而刘备年少得子,对其又相当的充溺,刘泰自幼养尊处优,见到得都是阳光,这使他为人和气仁慈的同时,也在他的姓格上烙上了软弱畏兵的印子。

先前初登帝位,所有事都有母亲和诸辅政大臣来做决定,刘泰自然感受不到压力,但是现在他亲政,不得不亲自面对那些国与国之间你死我活,他姓格中的那种软弱自然而然的就体现在了他的决策之中。

先前的方绍,一直认为刘泰聪明仁贤,是个不错的君主,但是方才刘泰那番软弱的言论,却让方绍大失所望,故而他便站了出来。

“这个,方爱卿所言固然有理,只是朕觉得,觉得……”皇帝刘泰一时之间,不知该以何种言语来反驳他的启蒙老师。

“陛下,发兵灭吴就在此时。”

“此乃天赐良机,万不可错过呀。”

“方大司马言之有理,机不可失,请陛下发兵。”

…………诸臣群起请战,一时之间,大殿之中是一片倒的请战之音,而大臣们的那般慷慨之态,竟是令刘泰隐约感到了恐惧之感。

在一片激昂声中,刘泰的额头不禁滚落了几滴汗珠,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个皇帝竟是“有名而无实”,在他看来,阶下的群臣,大有将他这个皇帝吃掉的态势。

正当刘泰惶恐不知所措时,阶下庞统忽然高声道:“陛下仁厚,无非是不想让黎明百姓受战争之苦,臣自告奋通,请求都督各路伐吴大军,在臣的监督之下,定会严令各军不得侵凌百姓,必然让百姓所受的战争之苦降到最小的程度。”

方绍的眉头暗暗一皱:庞统,你这是想趁机抢夺伐吴之功呀!

(未完待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末之全面开战
汉末之全面开战
关于汉末之全面开战:(无系统,多女主,谋略)特种兵罗彦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为了生计,被迫无赖成为一小兵,依靠对历史的了解,绑上了何皇后的大长腿,一步步成为一方诸侯,一个人面对天下诸侯的围攻,看罗彦最终如何一统天下……这一世,郭嘉、荀攸切能归操,赵云、黄忠且能跟刘,大乔、小乔且能嫁孙、周。曹操:吾有五子良将。刘备:吾有五虎上将。孙权:吾有四大都督。罗彦笑了笑道:那有怎样?吾有凤凰五绝,才绝、商绝、武
留一笔不写
凯旋回朝嫌弃我,我撕婚书你哭啥
凯旋回朝嫌弃我,我撕婚书你哭啥
关于凯旋回朝嫌弃我,我撕婚书你哭啥:唐冰瑶出身平凡,心比天高,利用秦川对她的爱,占用秦家的庞大资源,擢升为大武王朝的白玉战将。戌边三年,秦川默默为其付出三年。然唐冰瑶凯旋归来,却怒斥秦川手无缚鸡之力,配不上她,银发小将才是她的真爱。秦川一怒之下,果断撕毁婚书,重振镇北王府,骑战马,执长枪,横扫沙场,名扬天下。唐冰瑶哀求:秦川哥……我们回到以前好吗?我还是你的小可爱!秦川:滚
疯狂的铅笔
沉默的战神
沉默的战神
关于沉默的战神: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金钢来了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关于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假如有一个系统帮你具现出一片岛屿,让你穿越回到清末时期你会穿越回去吗?啧,这是让自己做岛主啊,想想自己而立之年没车没房,没有女朋友,若是能回到过去有一座自己的岛,那不爽翻天?这个话题瞬间引起了庄海的兴趣,于是便顺手点进这个话题中,在提问后做了回答:这还用问,难道是岛主不香吗?当然是回去了!
昆仑山有神仙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关于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长安有女,沈绾。她是千年世家的高门贵女,她是锦心绣口的才女,她是倾国倾城的大楚第一美人。长安有男,顾长安。他是父母双亡的少年将军,他是只识兵书的白丁,他是面带伤疤却封狼居胥的侯爷。——前世。她因为救命之恩,倾心白月光。又因为白月光需要兵权,嫁给顾长安。成婚六载。她厌恶他是粗鄙武夫,从未正眼看过他一眼。直到死。她都不知道顾长安的相貌。她恨他。时常把他折磨到头破血流。她
Little白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