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捡漏王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唐三千有所求

最快更新我真的是捡漏王最新章节!

唐三千的喉咙,轻微的动了一下。

眼睛睁开之后,他开始剧烈的咳嗽。

见此,张易立刻把他脖子附近的银针给拔了下来,他身上其他处的银针,也全都拔了下来,并收了起来。

其实。

在这时,拿到银针的时候。

张易脑海中还对这些银针来了一次鉴定。

的确如张易之前的判断,这些银针果然是清代宫廷御医用过的针,而那个御医曾经用此针给慈禧和咸丰皇帝行过针灸之法。

唐瑾瑜看到这一幕,激动的一个四五十岁的大男人,眼泪都下来了,他立刻扑过去,大声的喊。

“爸,我是瑾瑜,你快醒醒,醒醒啊!”

唐三千在四五分钟后,真的醒了过来,睁开眼睛,而且还能开口说话了。

“瑾瑜啊,你怎么来了?”

唐三千问。

唐瑾瑜有些说不出话来,唐家的人全都凑了上去。

这件事情一出,张易的针灸之法,一下子在这些老中医的中间形成了一阵轰动,此轰动等于是轰动了整个北城大半个中医界。

起死回生的针法,只存在于一些古书之中。

在现实中,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关键,也没有一个人得到这种传承。

有人在张易出手的时候,拿手机录了下来,准备回去好好研究。

刚才给张易那套银针的那个人,叫黄正安,是北城非常出名的一位中医大师。即便是他看到张易的针灸手法,也是赞不绝口,惊为天人。

“黄大师,多谢您的银针,清代宫廷御医用过的银针,这针还曾给慈禧和咸丰皇帝做过针灸,到现在能保养的如此之好,难能可贵!”

张易从人群中走过来,把针灸用的袋子,交给黄正安,如此说道。

黄正安本来就已经够惊讶了。

当他听到张易的这些话的时候,就更加惊讶了。

为何?

因为张易说的一句都没错,这的确是他黄家祖传的银针。

黄家的祖先,在清代几乎代代都是宫里的御医,祖上黄元御曾是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还曾亲自给他题字“妙悟岐黄”夸奖他的医学学识。

而黄家的族谱上,也曾记载着,给慈禧太后和咸丰皇帝施针的事情。

“张先生,您说的没错,不过,相比这银针的名气,您针灸的本领真的是让人羡慕啊?不知,张先生您师从何人啊?”

黄正安大约有七八十岁了,但是,对于张易还是以先生相称。

张易只得一笑,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师从何人?

张易还真的不知道啊!总不能告诉这位黄正安大师,是张易右手自动针灸的吧?这些事情,太过难以解释。

“张先生您不便言明,恕我冒昧了!”

黄正安见张易没有说,立刻这么说,以免尴尬。

他知道。

有些隐世名医,会悄悄地带一些关门弟子,但是,出去之后,他们不会让自己的弟子报出他们的师门,这样,既可以让自己的弟子事先自己悬壶济世的报复,也能够免去别人打扰他们隐世的清净。

黄正安觉得,张易的师父应该是这种高人,当然了,张易的针灸之法,也真的是了得,即便是他黄正安,也不敢以那种速度施针。

可张易不但那么做了,还把人给救活了。

之前张易没有把话说满,黄正安觉得,那只是谦虚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乡村女武尊
乡村女武尊
关于乡村女武尊:田园娇宠:女武尊的悠然情事王大拿本是江湖中声名赫赫的女武尊,武功高强,却遭奸人算计与挚友背叛,失去信任和依靠。心灰意冷之下,她离开江湖,来到桃花村隐居。到了桃花村,王大拿换上粗布麻衣,在村头的破旧小茅屋安顿下来。她每日在小菜园劳作,勤劳又温和,村民们都很喜欢她。村里猎户林逸善良热心,见王大拿孤身一人,常送猎物,还帮忙修缮房屋。两人渐渐熟悉,林逸被王大拿的温柔坚韧吸引,王大拿也在相处
山水牛的叶刀
九极太平令
九极太平令
关于九极太平令: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自大贤良师张角起义失败,天下尽分诸侯之手,百姓民不聊生。虽然起义失败,但是太平道还在延续……
第三天行
退休魔药教授转职养花
退休魔药教授转职养花
关于退休魔药教授转职养花:新手写文,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这篇文,起始于作者突发奇想的拉郎脑洞,但还是决定写出来跟大家分享。花花的时间线是东海之战后的第三年,他已经放弃仇恨他人,每天为了温饱而努力,真正的变成了李莲花。斯教的时间线是在尖叫棚屋把记忆交给哈利波特后。用生命弥补愧疚,终于释然的斯教遇到还没原谅自己的李莲花,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吧~西弗勒斯.斯内普,昵称斯教。霍格沃茨的魔药
工作什么的不要啊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关于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你说什么?江湖第三次医术交流大赛竟然没有叫我去当评委?什么?神农院竟然把我从荣誉院长里面除名了?他们这群没有现代医学知识的古代草包。难道把人治死就不算医仙了?老沈,你听到了没?我心情不好咱们离婚吧!沈长生缓缓睁开双眼:人间又污浊了嘛?
温一壶老狗
余龙携妻闯仙界
余龙携妻闯仙界
关于余龙携妻闯仙界: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九都座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