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纵横之1982

第六百一十九章 【邵氏大仇】

最快更新香江纵横之1982最新章节!

两千多万的票房,在他印象中,似乎已经久违了。

追本溯源,邵氏家族的娱乐事业可追溯至1923年在创办的“笑舞台“。

但真正属于邵一夫的电影传奇,则始于1958年在港成立的“邵氏兄弟有限公司”。

如果说,人们一谈起香江的电影起源,一谈起香江电影的光辉,“邵氏兄弟有限公司”绝对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说到邵氏的奇迹,不仅在于它拥有规模堪称“东方好莱坞”的邵氏影城,及台前幕后多达数百名的工作人员。

更在于邵一夫拥有独具一格的运营策略——

包括成立“南国实验剧团”大量培养新人,推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开展与日本同行广泛合作。

使用彩色宽银幕等先进技术拍摄古装大片,更借创办《南国电影》及《香江影画》等官方刊物进一步在宣传上打响声势……

从1958年到1970年中,邵氏几番独霸香江影坛,但究竟有过怎样的成就呢?

培养出大量影坛巨星已毋须赘言,许多成就杰出的幕后工作人员从导演到道具,都同样出身于此;

同时,包括黄梅调、武侠片等类型亦经邵氏发扬光大,《江山美人》、《杨贵妃》等先后成为港台地区的全年票房冠军,《独臂刀》更成为香港影坛首部“百万大片”

而在1973年,一直发展国语片的邵氏推出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票房更打破历史纪录,令香江的影坛从此“粤语独尊”。

那个时候的邵氏,是如何的辉煌,傲视整个香江影坛,可如今。。。。。。。

“六叔,你可不要惊讶的太早了。

我刚才所说的,能够让你一定的高兴的,还在后面呢。”

一见到邵一夫愣愣的出神,脸上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伤感,莫轩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这位老爷子,又在“怀古伤今”了。

“哦?是嘛。”

听见对面的莫轩这番话,邵一夫也回过来神来了,“哦”了一声,随即便继续埋头翻阅了起来。

良久——“阿轩,这,真的是真的吗?”

慢吞吞的,那张褶皱布满整个脸庞,已经苍老的脸,充满了难以置信,充满了喜悦,还有着那么一丝“放下”。

此时,他手中的这份“票房报表”文件——

除了有着纵横院线开业以来的第一部电影《猫头鹰与小飞象》的详细票房多少,还有着同期其他的电影院线,它们的各自票房。

比如,嘉禾影业,与新一城影业的。

在莫轩递给他的这份票房相关报表上,电影《猫头鹰与小飞象》的票房高达两千八百九十万七千多港币,可以说是票房大卖。

与之相对的,则是嘉禾影业与新一城影业的票房惨败。

要知道,为了打击纵横影业,为了狙击纵横院线,嘉禾影业与新一城这两家从来就没有合作过的院线。

甚至还曾经争锋相对的老冤家,都暂时抛弃了旧日的宿怨,选择联合放映电影,就为了把纵横院线扼杀在摇篮当中。

可,结果呢。。。。。瞧着这上面“才... --

最快更新香江纵横之1982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
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
关于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别人穿越基本都是单程票,达辉朗却是个例外。他刚从大宋穿越回来没想到又去了明未,将那里搅的是天翻地覆。本来以为在明未当神仙也不错,皇太极和崇祯都把他当爷爷,谁知时空门又把他送到了抗联,因为他爷爷给杨靖宇当警卫员,他要去救爷爷的命……
哥哥曾经年轻过
天命败家子
天命败家子
关于天命败家子:顾修穿越成大乾十四皇子,被四皇子坑,买下了假金山。假金山?在顾修眼中,那就是真金山!硝石制冰,无烟煤!你们夺你们的嫡!我赚我的钱!当所有人都以为,顾修在败家的时候,顾修也已经成为了大乾第一首富!抱得美人归!
虾条
三国黄巾逆袭
三国黄巾逆袭
关于三国黄巾逆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人才辈出,故事很长,很精彩。诸君请随张远一起,看,黄巾如何逆袭。操纵帝王谁为雄,备恨刘汉难再续。权谋难战人心众。杀场将军显威名。
黑山鹰
大汉与罗马
大汉与罗马
关于大汉与罗马:袁华,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穿越到汉代的时空,在懵懂中被命运推动一步步开始艰苦的奋斗。悲,痛,壮烈,悲伤,他带着一群来自各个族群的老幼流浪在亚欧大陆之间,一切只为了回家,回去那个古老文明的国度,可这一路充满了血泪,也充满了人与人之间温暖。
云霞漫山河
乱三囯归墟
乱三囯归墟
关于乱三囯归墟:激情四射的三国时代,代入体验,去了解不为人知的故事,感受历史发展的本质。历史是小人物创造的,很多年后,一个伟大的人物给出了答案…
没用的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