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荒野挑战

第一百九十一章 旭爷怒怼平头哥(求月票)

sp; 这边,陈旭已经小心地接近到了蜜獾十米的距离,他的呼吸已经变得极其缓慢,心脏跳动的声音也降到了最低。

这个距离,他不敢百分之百保证狩猎成功,因为蜜獾的反应极为敏捷,可是他怕接近了之后,对方一旦惊醒,跑动起来,就更难插中了。

想了想,他一下想到了当初在海岛使用的那招跳跃式插鱼法。

于是,陈旭在走到八米的位置,面色一狠,两腿肌肉爆,瞬间从空中爆起,两手高举长矛,犹如老鹰扑兔,咻地一下,插了过去!

也许是听到了风声,蜜獾一惊,回头一看,一根长矛正在它面前不断变大!

观众们也趁此机会看到了平头哥的真容。

不得不说,这个生物长得还真挺有喜感的,因为都是鼬科,外表跟宠物貂一样,萌萌哒。

可是它偏偏表示出一副“老子很生气”的表情,凶神恶煞的,别说,还真有些“社会大哥”的气势!

陈旭一向以快、狠、准著称。

这次也不例外,从出手到接近,一秒钟还没过去,长矛的刀尖就已经接近到了蜜獾的背上,两者相离,不过几厘米!

噗嗤!

一刀命中!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那头蜜獾竟然诡异般地扭了扭屁股,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下,它体内的骨肉竟然向一边挪动了位置!

而陈旭这一矛插下去,竟然只扎到了蜜獾的外皮!

一般的动物在受到伤痛攻击后,第一时间应该是惨叫或是疼得扭曲身体。

可这蜜獾在被长矛“钉”在地上后,竟然也不嫌疼,反而“吱”地怒叫一声,第一时间,头部一转,翻身便朝着陈旭的腿部咬来。

他立即后撤一步,避开了啃咬。

紧跟着,这头蜜獾就跟一条小疯狗一样,上窜下跳,眼见咬不到陈旭,就疯狂地咬着长矛。

而它非常聪明,竟然知道捕鲸叉是武器,不去啃咬,反而去撕扯着连接的电线。

直播间的观众可以清晰的看到,蜜獾的嘴里长着一排丰富的牙齿,白里黄,应该是长久啃食食物积留的牙渍,尤其是它的两颗前牙,一点儿也不输于老虎狮子,犹如镰刀一般,非常锋利,

见状,陈旭急忙把长矛拔出,蜜獾虽然不是啮齿动物,但它的牙齿一样很厉害,这点儿电线扛不住多久。

没了长矛的限制,蜜獾鼻子一揪,眼睛一眯,身子压低,摆出一副愤怒的样子。

下一秒,它猛地跃空而起,瞄准的就是陈旭的……裆部!

“滚!”

蜜獾度极快,但他的反应也不慢,在蜜獾攻击的瞬间,他便左脚滑步,腰肌一扭,右膝挺身而出,一记膝击撞出。

砰!

一声闷响,却并没有传来以往的脆响。

蜜獾1o公斤的小体型,还不如一只狒狒重,甚至连有幼儿园的孩子都不如,正如大家预想的那样,它直接被这一击打得倒飞了出去。

就在观众们以为它会跟猞猁、鬣狗、胡狼一样转身就跑的时候,它却鼻子一揪,眼睛一眯,身子压低,牙齿一狠,仍旧摆出一副愤怒的样子,再次冲了上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关于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二十一世纪特种兵队长徐骏,执行任务归来,正值修假,他搭上一辆公交车准备回家,但是万万想不到他正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整个公交车都爆炸了,然后他就失去了意识,醒后突然发现自己被带上了枷锁,还成为了一个被刺配的犯人。
陆凌云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关于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朱钰作为蓝星一个普通打工仔,在一次骑行中被闪电劈中,待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母女二人所救,眼之所见家徒四壁。心已便是沉入谷底。随后女孩母亲还让自己娶女孩为妻。而当朱钰从母女口中知道这个时代的冰山一角时,已感觉举步为艰,他应该如何让自己与母女几人活下去呢?[注所有背景人物都是虚构,不带去任何真实历史]
三笔浓情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关于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21世纪曾任孔子学院老师的段书瑞,因一场车祸穿越回唐朝,还阴差阳错的成了幼年女主的老师。什么?这个女学生还是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的鱼玄机?史书中的她遇人不淑,因感情受挫而放浪形骸,后来在遇到婢女的背叛后失手将其杀害,最后被京兆尹处死。可现实生活中的她,分明只是一个心地善良,才华横溢的女孩。她渴望大展宏图,也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一次,作为师傅的他能否帮她改写命运,迎来更
飞渡关山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关于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贞观十五年,从小穿越过来的李承乾发现老李竟然提前嘎了?那既然老李驾崩了,那皇位可就是我顺位继承了。谁敢拦在我的皇位之前,那就领教一下我建立的三大营吧!然而,李承乾却不知道。李世民其实是因为李承乾实在太沉迷奇技淫巧了,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确立自己哪个儿子适合当后继之君,同时也想看看自己死后,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啥?李承乾带着大军入长安了?他哪来的大军啊?还想要肃清世家
哈李路亚
穿越之赵云传
穿越之赵云传
关于穿越之赵云传:赵小云莫名其妙魂穿儿时赵云,在这乱世始端,赵小云利用后世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同时不断学习当代知识开始了,融入当代社会,打造他的传奇人生
九龙玄宫塔道的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