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70年代

第484章 香港大建设(4)

最快更新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节!

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好处就是,只要你有钱,什么事都好办。

只用了三天时间,张兴明深水湾的重建申请就批下来了,而且还加多了近万平方尺的花园面积,接近一亩多地,这在香港来说就不是小手笔了,后来李超人老宅重建的时候,也不过是批了七千尺的绿地给他。

老郭这几天就是不停的看地买买买,这些地皮和房屋全是归到投资公司那边的,也算是为投资公司增加资产。

海边的连滩地皮只批下来一块,这还是恒生那边帮了大忙,香港政府对海滩的控制相当的严格,没办法,海岛啊,平地太少了,优质海滩更少。

不过也没问题,在边角划一块给二哥用就行了,不影响会所的建立,虽然海滩面积只给了千多米,但往后给的空间够大,一直划到了山上,可以建二排山地别墅了。

可惜二哥没看着他的海滩,吉林那边出了些问题,二哥带着二嫂赶回去处理。

于汉明在抽查审计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有近百万的钱款账目不明,那边的会计人也找不到了,直接不知道跑哪去了。

于秀红给二哥打的电话,在电话里已经哭的不像样子了,相当伤心,而且还提出了辞职。这是和祥建立以来第一次风波,结果一下子就扯到了二个经理级管理,一个钱上出了问题,一个因为是亲妹妹,觉得没有脸继续在和祥干下去了。

张兴明根本没放在心上,公司大了,越来越赚钱,不可能啥事没有,人心之间的差异太大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感恩和满足的。

李栓柱和胡文革已经在吉林了,听说两个人把于汉明打了一顿,打的还挺重,这也不算啥事,张兴明只是和二哥说,把事弄明白,哥们间好聚好散,别整出别的事来。让二哥好好和于秀红谈一谈,这事和她没有关系,认真把工作做好就行了,不要有心里负担。

这事还就得二哥去说,他们这些人是从小玩到大的,从哪个角度来讲张兴明也不能出这个面。

随后张兴明就把这件事甩到了脑后,现在和祥的盘子已经架起来了,一个人两个人已经影响不到全局,其实从一开始,和祥的布局就是以众多小公司的格式存在的,店长的权力不小,经理的权力不大,层层制约,财务独立,审计独立,虽然再好的制度也避免不了存在漏洞,但已经无伤大雅。

九龙那边的建设已经开始,大四合院的规制,中间是训练场,地下靶场,三栋面朝里,内部使用,一栋面朝外,饭店夜场酒店办公一体,全部为四十层建筑,合理的遮挡住了四个方向的窥视。

这块地建完,就是黑熊大队入驻香港的时候了,当然,正规军也要进来,做为最强力量存在。想在八十年代的香港立足,不玩黑的根本就入不了流,历数香港近百年的大亨,哪一个不是靠刀枪站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关于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秦明开启系统直播,盘点最强历史帝王。第十名第一位,汉明帝刘庄。最强二代守成之君!永平之治,不输贞观。开疆拓土,再复西域。第十名第二位。宋太祖赵匡胤,一代雄主,生于乱世,平定天下,统一中原。壮年暴毙,尤为可惜。第九名:汉宣帝刘询,造就孝宣中兴,开创西汉极盛之世。汉家雄风,威震四方。…………第二名,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缔造者,万王之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大唐
倚栏听风雨
烛渊传
烛渊传
关于烛渊传:盘古初辟混沌天,太极两仪四象悬。鸿蒙初定三族出,龙汉初劫烛皇显鸿钧传妙道三千,诸天七圣了道玄。女娲造世功德满,后土六道轮回全。巫妖之乱终得了,炼石补天护众生。三皇五帝临治世,商周之争为封神。西游之行取经路,原是佛道较一场。世间万物俱有道,遵道而行天佑之。后人安得需谨记,因果循环自为真。本书当不拘一格,以历史神话故事小说为本,将中华历史于书中一一体现。力求为列位看官展现一个不更加真实的洪
博渊尊少
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
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
关于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冷墨言接到兄弟遗孤来电。万万没想到,好兄弟居然在古代给他整了个大活。养养兄弟遗孤,打打野、偶尔给古人一点小小的震撼。可慢慢的他发现好兄弟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遇到的一个个古人都对自己图谋不轨。大幕拉开,在朋友、下属、红颜、兄弟遗愿等一份份羁绊纠缠下。面对景国的绝境,冷墨言终是无法独善其身,亲自下场救景国于危难之间。既然躲不开,那么就给古人一点现代超前的震撼吧!
脑袋八个窟窿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宅男穿越为皇太孙朱瞻基,春芳斗艳,不知道采撷哪一株,满座的御宴很平淡,治病靠喇嘛,太监满地走,宫女赖着不走,王爷满天下,公主命薄休,储君独又独,哪里有朋友?平凡的画图狗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宫廷生活。
小一号
我,孙山,科举
我,孙山,科举
关于我,孙山,科举:「科举+穿越+种田+考试+无空间系统」「有CP,男主专一,女主算青梅竹马,但出现的频率少,爱情不是主线」「男主靠勤奋和运气,一步一步往上走」「男主不擅长谋略,但实干,技术」「科举制度参考明清时期」一场意外,他胎穿到古代一户农家。为了不想一辈子种田,服劳役,只能往科举方面费功夫!他成为大乾朝名落孙山的孙山。凭借着吃苦和运气,成功搭上尾榜,成为倒数第一的同进士,成为一个偏远山区的县
西门七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