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你好,1983最新章节!
一场春雨之后,气温再次升高,采摘山野菜的黄金季节,终于到了。
清晨,刘青山进山之后,并没有返回,刚陪着师父吃过早饭,就看到六七十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杀到山上。
夹皮沟除了老弱病残,以及其他几个劳动组的留守人员,剩下的几乎都来了。
刘青山甚至在人群之中,还瞧见了张杆子。
大伙身后都背着一个大背篓,胳膊上还挎着一个土篮子,脚上蹬着高帮的农田鞋,裤腿都用绑腿缠着。
不少人的绑腿上,还插着一把腿叉子,名字叫腿叉子,其实却是一把小刀,用来割山野菜的。
刘青山又强调了一下采摘的注意事项,这才开始分组,十人左右一组,每组分好一片林子,就直接开工。
都有老跑山的带队,山上的规矩都懂,不用太多费话。
分组采收是很有好处的,组内每个人,采摘的侧重点不同,尽量每个人采摘一种山野菜,这样回去之后,也省去了分拣的麻烦。
木刻楞这边,则留下几名妇女,准备这些人中午的伙食。
粮食蔬菜都是背过来的,中午在这对付一口,就能把往返的时间都省下来,提高效率。
哑巴爷爷领着刘青山,在各片儿林子之间,来回巡视。
山里的野牲口着实不少,安全方面必须重视。
虽然都是十多人一组,一般的野牲口见了这么多人,都会避让。
但是也保不齐有些愣头青,就像上次的大野猪一样,给人们带来麻烦。
林子里面已经郁郁葱葱,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去年枯黄的草木还没有完全腐烂,今年的嫩芽嫩叶,已经迫不及待地钻出来。
新陈代谢,岁月轮回,大自然的脚步,永远都不会停歇。
有些早开的小花,已经悄然在地上绽放,蜜蜂蝴蝶这些小生灵,也仿佛一下子从地里冒出来,开始在花间追逐。
刘青山也背着个大背篓,紧跟在师父身后。
哑巴爷爷看似闲庭信步,可是刘青山全力以赴,才能勉强跟上师父的脚步。
来到一处山坡,远处,十几个人正在忙着采摘野菜,还有一阵阵歌声,随着微风飘送过来。
一听这嗓门,就是大张罗,有点破锣嗓子:
“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
还真别说,唱的挺应景,因为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就能看到一丛丛盛开的山杜鹃。
杜鹃花,有的地方叫映山红,刘青山他们这边,则叫达达香。
吸了吸鼻子,刘青山都能嗅到空气中那淡淡的花香,一点也不浓烈,似乎若有若无,但偏偏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刘青山也忍不住凑到一丛达达香跟前,一朵朵深粉色的小花,花团锦簇,尽情绽放,似乎要把最美丽最旺盛的生命力,全都释放出来。
哑巴爷爷朝着徒弟比划一阵:达达香的根叶花都能入药。
这个刘青山还真不知道,他觉得,自己需要学的,还有太多太多。
或许森林这座大宝藏,他穷其一生,能入门就不错了。
一边迎着远处的队伍走去,刘青山还一边把遇到的野菜随手采摘下来。
这些山野菜,就藏在枯黄的草木之中,还真挺考验眼力的。
呀呀呀。
前面传来哑巴爷爷的呼唤声,刘青山连忙快步上前,原来是师父发现了一丛刺老芽。
光秃秃的杆子上,手指粗细,布满了细密的尖刺,而在顶端,则是新发的嫩芽。
嫩芽长出来十多公分,很是粗壮,显得胖嘟嘟的,绿意中微微泛着紫色。
这就是有着“山野菜之王”美称的刺老芽,也叫刺嫩芽。
老和嫩这看起来有点矛盾的词语,竟然用到同一种野菜身上,是不是感觉很奇怪?
其实一点不怪,看到这一棵刺老芽就明白了:下面的秆子光秃秃,毫无生机,所以叫刺老芽。
再看看最顶端的嫩芽,又粗又壮,显得十分鲜嫩,所以才叫刺嫩芽。
老的是杆茎,嫩的是芽,这就是刺老芽的独特魅力。
刘青山小心翼翼地掰下来几根刺嫩芽,有几株实在太高,两三米高的茎秆,实在够不到,只能放弃。
在他制定的手册里,是严谨折枝的。
哑巴爷爷也拎着个土篮子,里面已经铺了一层刺嫩芽,明显采摘得比徒弟快。
刘青山注意到,师父采摘刺嫩芽很随便,似乎不怎么在乎那些尖刺。
除了高处的刺嫩芽之外,地面上野菜的种类就更加丰富:牛毛广,猴子腿儿,猫爪子,这些野菜,都在收购... --
最快更新你好,1983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