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桑

第172章 托付

苏姨奶奶打发人叫我过去梳头。

跟我说,城外跟城里,早晚要打起来,要是城外的打进来了,周姐儿那边有什么变故,就让我往军营里找一位李大当家,说是只要一问,没人不知道。

外头行市开市头一天,王家兄弟就带着人,把周姐儿和孩子赶出去了,现如今,这娘儿俩在我那儿住着。

实在没办法,我只能出来找大当家,果真是一问都知道。

我先到对面营门口问的,说是大当家住在这里,我就找过来了,昨天就过来了,没敢近前,今天,实在是没办法了。”刘婆子连声叹气。

“这位周姐儿的家人呢?”李桑柔凝神听着,问了句。

“她。”刘婆子的话顿住,片刻,才苦笑道:“周姐儿的娘,是她爹花了五百个大钱买来的,买回来之后,关不住,一直跑,后来,她爹就把她娘的腿打断了一条,跑不动了。

她娘生下她之后,再怀胎,就没保住过,一两个月,两三个月,必定流下来。”

刘婆子的话顿住,好一会儿,才接着道:“是个可怜人,说了一辈子外乡话。

前年年初,周姐儿她爹受了寒,病死了。

没几个月,王家老太爷看中了周姐儿,要抬她进府,周姐儿她娘要了二百两银子,就让王家把人抬走了。

周姐儿被抬走隔天,她娘三瓜俩枣的卖了宅子,就走了,大约是回家了。

周姐儿她娘生下她,就没管过她,也没喂过奶,周姐儿她爹抱着她,吃百家奶长大的。

唉,都是可怜人。”

“你跟周家是亲戚?”李桑柔看着刘婆子问道。

“邻居,一条街上,周姐儿从小就生得好,小时候瘦得很,一双大眼睛,一条街上的人都疼她,唉,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刘婆子低低叹气。

“这孩子,真是王老太爷的?”李桑柔沉默片刻,看着刘婆子问道。

“这还用问么?我没问过。”刘婆子没看李桑柔。

“周姐儿还打算嫁人吗?有合适的人没有?”李桑柔接着问道。

“我没问过,现在还想不到这个。”刘婆子油滑的避开了李桑柔的问话。

“那她的打算,走一步算一步?”李桑柔再问了句。

“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不是,你看这鄂州城,说变天就变天了。”刘婆子看向李桑柔。

“嗯。”李桑柔露出丝笑意,“苏统领说的很是,王家兄弟要说他们这个小弟弟是野种,就该有凭有据,没凭没据,就是污人清白。

这个理儿,在南梁治下是这样,到了齐国治下,还是这样。

你回去,让周姐儿接着往衙门递状子,接着告。”

刘婆子呆了呆,“衙门里……”

后面的话,她没说下去,原来的府尹跑了,现在的府衙,别说府尹,连衙役都没有了。

“到府衙门口敲鼓去,鼓一响,就有人了。”李桑柔看着刘婆子,笑眯眯道。

“那好。”刘婆子呆了一瞬,赶紧点头,“多谢大当家。”

“你识字吗?”李桑柔看着站起来的刘婆子,笑问了句。

“识几个大字,不多。”刘婆子忙欠身答道。

“嗯,你去吧,写好状子就去敲鼓。

放心,不管是南梁还是北齐,律法都是一样的律法,道理也是一样的道理。”李桑柔笑着,冲刘婆子挥了挥手。

看着刘婆子出了院门,李桑柔看向小陆子吩咐道:“她说的这些,你们都听到了。你和大头,明天去大石条巷一带打听打听。”

“好。”小陆子愉快答应。

打听这样的八卦,这可是相当有意思的事。

“想让她当掌柜?”大常闷声问了句。

“嗯,她有胆子,活络,走街串巷了几十年,人情精熟,又识字,肯这样出力帮人,至少是个有担当的,再打听打听。”李桑柔笑眯眯,心情十分不错。

她已经看好了铺子,再找好掌柜,这鄂州城的顺风派送铺,就可以开张大吉了。

杀人让人压抑不快,做生意赚钱才是让人快乐的事啊!

……………………

隔天一大清早,空空的府衙门口,一个抱着孩子的小妇人怯怯上前,鼓足勇气,擂响了那面告状的大鼓。

文诚赶到府衙时,府衙门口,已经聚了一圈儿又一圈儿看热闹的闲人,一个个伸长脖子,看的专注。

这让文诚十分感慨。

他看前人笔记时,说两军厮杀时也有敢凑上前看热闹的,当时觉得真是臆想,这会儿看,好像不全是虚话嘛。

文诚站在八字墙前,转身看着一圈儿缩头缩脑,害怕却又不舍得不看这场热闹的闲人们,干脆站在八字墙前,接过了周姐儿递上的状纸。

状纸上全是大白话,却十分清楚明白,文诚一目十行看完,看着抱着孩子,跪在他面前的周姐儿,问道:“你这状纸上说,一个半月前,你已经打过一回官司了?”

“是。”周姐儿颤声应是。

“那怎么又递状子上来了?家产分的不公?”文诚声音提得很高,以便闲人们能够听清楚。

“不是,是大爷和二爷,说那是前梁的判书,不算数了。”周姐儿抖着声音道。

“大帅进城之后,奉皇帝圣谕,已经满城诏告:齐律类同梁律,如有不同,必另行公告于众。

依皇帝圣谕,这份状子,已经判过,就不必再告,若有人视判书于无物,你只须往衙门告发就行了,这状子你拿回去。

百城,你带她去写告发书,再带人去查清楚她这告发是不是如实,如有不遵守律法皇命的,按律严办。”

文诚将状纸递还给周姐儿,接着吩咐百城。

百城垂手应了,示意周姐儿,“这位大嫂,请往这边来。”

文诚转身往营里回去。

外面看热闹的闲人,哄然热闹起来,你挨我我挤你,议论纷纷,一团一团的站在衙门外,伸长脖子等着百城和周姐儿出来,等着跟过去接着看热闹。

王家那桩八十老翁生子案,可是这城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儿之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关于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大罗景耀十五年,郭绍魂穿异世界,天崩开局,乱世将至。为了能在这个混乱的世间好好活下去,也为了能成为他心中的那类人,他开始一步步走进棋局,凭着多疑、狡诈和狠辣的心性,掌握人心,火并草莽,吞噬英雄,驱逐外虏,最终得以号令天下,御极称帝。他的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民生恢复迅速,政治清明高效,国家繁荣昌盛,被后人誉为盛武新风。但他又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的后妃这样评价他:他的心中只有他
九幽打火机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关于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苏默无意间发现牛皮袋子居然可以通向古代,并认识了大夏倾国女帝林曦。女帝所在世界正值大饥荒年,庄稼颗粒无数,饿死的人无数,更是激发了各国之间的战争。女帝正率领五万士兵守城,被蛮国二十万精兵包围。在粮食与水都快断绝之际,女帝跪求神灵保佑。碰巧遇到苏默通过袋子传送过来的方便面等物资,以为是神灵显圣,将苏默称呼为天尊真神。两人建立沟通后,苏默给女帝传送了大量的物资,而女
王公语腾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关于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王牌特工巴桑魂穿到大安朝,不料穿到一个婴儿身上,幸被屠户所救,当夜就遭到追杀。为什么对一个婴儿穷追不舍?时大安朝危机四伏,外有邻国虎视眈眈,内有皇室内斗、外戚专权,老百姓苦不堪言。幸得巴桑横空出世,拯救黎民于水火,一统天下。
着花无丑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