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小皇帝对翰林院的提议看做是书生之见当不得真,可在奏章的最后还是想到了这一点,为防太监趁机舞弊干政,翰林院提议在皇宫内设内外两个奏事处。内奏事处由太监组成,在宫门口接转公文;外奏事处由京城各部院选拔的文官组成。一般公文,统一由外奏事处收纳、整理后,再交内奏事处传递给皇帝。只有内阁奏折和高级官员的密奏,才直接交给内奏事处,直接传递。内外奏事处其实可以合并,之所以同时存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限制太监的权力。此外,为了防止奏事处太监反过来羁绊内务府,奏章上还做出了规定,内务府奏事,一律由外奏事处转交皇上,这样一来,太监受制于内务府制度,从而让朝臣凌驾在太监之上,达到内外同治的效果,太监想干政,可谓是困难重重。
小皇帝看了一遍又一遍,迟迟没有下笔,从内心上他是不愿意的,今时今日的局面是父皇亲手打造的局面,其目的就是以太监干预政务,从而达到朝廷内廷、外廷的机构完全对称。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才能确保皇帝的决策地位。只不过王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才给了文臣发难的机会,文臣此举固然有为朝廷的意思,但也不是没有趁机掌权的意思,但这话说不出口来,王振铁一般事实摆在面前,让他不得不犹豫,他纵然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后来者顾虑,顾虑,太监干政毕竟不是小事,弄不好酿成大祸,想到王振生前兵临城下的情景,小皇帝不由得生出一股怒意来,手中的朱笔也下得毫不犹豫,不多时一行红色小楷落在了扉页上。“知道了。”
这三个字刚一脱手,立即墨迹就开了,看着这三个字,小皇帝呆呆有些出神,也不知这样做是好事还,但想来总不会是坏事,皇帝之下是内务府。内务府之下,才是管理太监的“敬事房”。这样以来,皇帝就算想重用太监,也没那么容易。
太监干政,揽的是原本属于朝臣的大权。如今反过来还给大臣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而已。
就在小皇帝出神这会儿,门口就有了动静,阮浪一脸笑容的走了进来。
“总算是找到了皇上了,奴婢在宫里里里外外寻了遍,就是没寻不到皇上,就猜皇上又在东边的暖阁了。”阮浪说着就行起了大礼来。
小皇帝也没有让阮浪站起来的意思,宫中自有宫中的规矩,待他行了大礼站拉起来,才微微抬起头看了看阮浪细白的脸,往日胖嘟嘟的脸似消瘦了不少,但哪双小眼睛却还带着几分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