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然后整块的蛋皮就被带了下来,然后将那一整个完好的鸡蛋扔到那一大碗菜里面,就着菜汁,吃了起来。
三个大馒头,每一个好像都经不起咀嚼,眨眼睛就被吃掉,然后是那一碗鸡蛋汤喝下去。
就这个功夫,胡三七才吃到第二个馒头。
那排长吃完饭,就开始催促起来,说道:“快点吃,这要是在战场上,吃东西耽误的功夫,就足够马贼骑着马冲过来砍掉你们的脑袋啦!”
当然了,这也不是瞎说的,不是吗。
吃完饭,胡三七以为还要去学那什么“站军姿”的劳什子,不过却让人惊喜的是,起码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午饭后,排着队的新兵被带去了营房,小站练兵营住的是大连队设计,三十人一个排,十五个上下铺,在排长的指挥下分别找到该住的地方,胡三七分到的是一个上铺,他腿脚还在麻利,稍微一翻身就上去了。
将发下的铺盖准备好,什么牙刷脸盆准备好,自然就是一阵的新鲜和满足。
他从小住的是火炕,一家子睡在一起,对于几十个挤在一起却也没什么不满,接下来却是班上的人坐在下铺,挨个说自己叫什么。
胡三七忽然觉得不安起来,不过说谎话本身也是一个技能,于是就说自己不记得自己家到底是什么地方,只记得是父母死光了,现在在逃荒。
在明末这个背景下,这种经历的人没有百万也有八十万了,事实上和他一起的人这样凄惨过往的大有人在。
事实上,作为来自一个起码表面上左翼的教育背景下国家的子民,长老们阶级军队的喜好自然是溢于言表,甚至标榜自己的军队都是工农出身绝非贬义,比起未来几百年西方国家军官被权贵把持,想上军校需要议员推荐这种奇葩事情来说,中国的传统虽然有因为儒生出现而歧视读书人的情况,但在未来,一支庞大的全球性军队的需求下,士兵地位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了。
士兵并不是机器,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述求,对于长老们来说,军队的存在,首先是为了实现自己布局地球的政治目的,如果军队不能被握在他们的手中,军刀就算再锋利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反过来说,若是军刀钝得什么都砍不动,这样的废柴军队就是握在手里也毫无用处。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保证军队既有一定战斗力,又要被统治阶层牢牢控制呢?作为一个需要严明纪律的武装集团,古今中外任何一支军队,最重要的灵魂就是士官和军官。而为了统治阶层的利益,就必须保证大多数军官必须是统治阶级中间出来的人,或者至少要在出头之后被统治阶级用利益和联姻笼络。
但问题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统治阶层的人数都是有限的,能够拿出来笼络人的利益也是有限的。
如果军队的规模过于庞大,导致军官和士官的数量同比例增加,以至于没法把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纳入上层阶级的范围,那么在对外作战的时候或许尚可,一旦遭遇挫折,可就是要伤筋动骨了。
欧美列强在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比如德意志第二帝国时代,容克军官团为了保证自己对陆军的稳固掌控,竟然长期刻意限制德国陆军规模按理说来,在用普遍义务兵役制集结了前所未有的百万大军,并且凭着二比一的兵力优势成功打败法国之后,德国人应该一直把这个法宝奉为圭臬才对。但实际上,从普法战争结束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再也没有真正贯彻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
普法战争时代,整个德国只有四千三百万人口,却依然拉起了一百万大军,可到了一战前夕,德国人口增长到了六千七百万,整个海陆军反而缩水到了只有八十九万……咳咳,这显然不是因为钱不够用,真正的原因是,在当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够充任军官的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已经不够用了,为了厚颜无耻的容克军官团的根本利益,号称****的德国不得不有意限制军队规模。
哪怕当时容克贵族们几乎将自己所有的合格子弟都投入到军队当中充任士官,但是一战前夕的德意志帝国,基层军官贵族出身的军官和士官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加上资产阶级出身的士官和军官才有三分之二,堪堪保持着统治阶层对军队的控制权当然,高级军官职位基本为容克贵族所垄断和把持。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德国不得不一再扩充军队,最后在大战的四年间总计动员了一千三百万人。军队规模一旦像这样几倍几十倍的扩大,就不得不让平民成为中低级军官的主体。
我们的元首这样的屌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参军的。
如此一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的皇冠,就纷纷在战争当中跌落和粉碎了这些王朝的覆灭,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战败,但在一战之前,欧洲国家今天打明天和,今天胜利明天失败,都在过去的历史上打过很多败仗。尤其是在拿破仑战争时代,这三家都曾经被拿破仑大帝揍得惨不忍睹,为什么那个时候虽然败得很惨,但还不至于灭亡整个皇朝,而一战却让它们最终灭亡了呢?
因为在总体战出现之前,战争是一种“职业选手”才能参加的激烈运动,即使在战争中失败,军队仍旧掌握在贵族手中,仍旧能够拿去镇压起义的民众,而总体战却使得军官的主体从贵族变成了平民,这样一来,军队实际上已经不在贵族手中,只能对外作战,无法镇压国内革命了。
当然了,对于长老们来说,学习欧洲人的路子肯定不可能,反而是后世的美利坚帝国提供了一条足够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