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如此多娇

第53章 秀娘

最快更新暴君如此多娇最新章节!

踏雪院占地颇大,除却正院之外还有左右两个偏院,若是在外头全可自立一户,朝夕和商玦住了正院,扶澜去了左院,右院则给云柘和战九城、唐术及护卫们休息,放眼整个大殷,只怕也唯有淮阴侯府才有这样阔达的客院!

雪虽停了,夜风却冷,朝夕入院之后便站在廊下未动。

她面上覆着丝带,下颌微微扬着,分明眼盲,模样却好似在看淮阴侯府的景致,风扬起她的墨发裙裾,一墨一红焦灼,暗黑与血色交映,无端生出慑人的旖艳。

一瞬间,商玦仿佛真闻到了血的味道......

“二月一到,便会有宾客陆续入府。”

朝夕无端的开了口,商玦眯眸,“二月之前,你想做什么?”

朝夕皱眉,“你似乎总能将我看透。”

商玦将目光落在她面上,“你知道这点便好。”

朝夕笑笑,转身入了厅门,走出两步,她又道,“你我各行其是,我要做什么,你最好不要插手,毕竟,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这个地方。”

商玦跟着走进门来,站在她身后,“你只有半个月的时间。”

朝夕笑起来,“你以为我会着急?这次你倒是猜错了,既然是热闹之事,总要人多了才有意思,这半月,我只打算和故人重聚,也没有别的心思。”

室内一默,恰有脚步声响起,商玦回头便见云柘和子荨一起进来,他眉头扬起,云柘便上前道,“主子,都检查过了,院子里没有异常,所有暗卫都安排好了,主子放心。”

商玦点点头,看向子荨。

子荨先福身一下,继而语声欢快的道,“殿下,公主,晚膳送来了!”

商玦点头,“送进来。”

子荨转身便朝门口走去,不多时便见院门处走来数十道身影。

身着紫衣的嬷嬷在前,两个粉衣的婢女在后,后面跟着两路提着食盒的青衣小丫头,一行人从院中行至正房之前,款款行礼,在前的嬷嬷恭声道,“老奴拜见殿下,见过表小姐,这是侯爷吩咐为二位送来的晚膳。”微微一顿,嬷嬷抬眸看了房内的朝夕一眼,“夫人尚且记得表小姐口味,特地让老奴做了表小姐爱吃的桂花酒酿来,欢迎表小姐回家。”

“是秀娘吧?”

朝夕唇角微弯着,上前一步,脸朝着门外。

那紫衣嬷嬷闻言面生大喜,“正是老奴呢!表小姐还记得老奴!”

朝夕温笑一下,“怎会忘?快进来吧,侯爷和夫人费心了。”

秀娘朝外挥挥手,十多个人立刻鱼贯而入在桌案上摆放膳食,秀娘跟着进来站在门边,不敢直视商玦,却在背对商玦之时将深幽的目光落在朝夕身上,朝夕眼不能视物,自然看不到她眼底的精光,“怎有费心之说,表小姐受苦了,如今归家,全侯府都欢喜。”

朝夕抬手抚... --

最快更新暴君如此多娇最新章节!

夕抬手抚了抚眼上的丝带,“可惜我眼盲,看不见众人面上喜意,倒是这侯府,似乎一切都未变,对了,夫人身体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关于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所有国家历史一起断层,神州没有全断,但只记了屈辱史。扮演古人,走进历史,或还原历史,或弥补遗憾。我曾扮演过安国少季,为大汉出使南越,见到了那位系??请缨的少年英杰终军,也见了风情万种的南越太后。也曾扮演王勃,见证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也在腾王阁留下了。曾扮演傅介子,杀楼兰王,以其血作诗,悬其首于北阙也曾扮唐俭,出使突厥,后不惜以改变历史的代价,
叶落潇湘
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
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
关于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开局一个小山寨,身怀三国全战系统,劫掠银子就能召唤三国猛将雄兵。从此刘威立大汉,平异族,问鼎中原,使日月山河皆为汉土!
摸笔校尉
穿越大乾当王爷
穿越大乾当王爷
关于穿越大乾当王爷:21世纪的男废材,穿越到大乾他努力的想苟下去,结果先封大乾第一异姓王,他怕帝王猜忌,努力苟住,却一步步的苟成大乾首富,大乾内阁的第一位王大臣,成了大乾护国柱石,大乾的托孤大臣。他说他要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大器晚成的王冬冬
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
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
关于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皇甫冲肝颤道:这,这些千古大帝是我的对手?系统:才开始呢,这就怂啦?你没收到罗马皇帝凯撒的诏令吗,他说条条大路归罗马;你没看见科西嘉的怪物拿破仑正在前往忠诚于他的巴黎吗;你不知道叶卡捷琳娜女皇已在莫斯科登基,虎视欧亚吗?还有日不落女王、奥斯曼苏丹皇甫冲:我,我能投哦不,能求和不?系统:可以啊,我很好说话的,怂包直接抹杀了换新的宿主就行。皇甫
山城月半轮
娇小玲珑的芈瑶
娇小玲珑的芈瑶
关于娇小玲珑的芈瑶:齐惠公在位,齐国暗流涌动。娇小玲珑的公主芈瑶,身负振兴母族使命,聪慧机敏远超常人。她周旋于王公大臣之间,凭借玲珑心思洞察人心、破局解困。从宫廷内闱争斗到对外邦交谋略,芈瑶步步为营,巧用自身优势,辅佐父王稳定朝政,与一众贤臣良将共绘齐国新蓝图。跟随她的脚步,揭开那段被尘封的历史,见证小人物撬动大乾坤的传奇之路。
墨隐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