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熊猫修仙记

第三一零章 初露锋芒

最快更新重生之熊猫修仙记最新章节!

看着因为她们大声说话而渐渐围上来的众多妖兽,颜漫漫有些慒了。

她只说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还是有小老虎这个目击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就被批驳的一无是处,搞得好像自己是个神经病似的。

可是听到青狼的笑言,颜漫漫觉得自己还真是空口无凭,除了雷虎她不知道用什么更有利的证据来证明那真的是恶魔一族。

不过她不会就这样灰溜溜的缩头等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再来证明自己,就为着青狼和周围妖兽笑话自己是人类养出来的宠物这一点,她也要摒弃懒散的态度,用实力和它们好好聊聊!

她看向了青狼:“那些恶魔是长了角的,二阶妖兽的母老虎和银狼王也是亲自斩掉了他们的一只角,让其中一个恶魔立刻就被其他恶魔保护起来这是事实,不信你可以去雷虎它母亲那里去问。”

颜漫漫缓步走到自己的洞府前,背靠着洞府的木门,面向了一圈围观的妖兽,看着近在咫尺的各类品种妖兽或狰狞或可爱的样貌,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类,她还是更想看见白白和骆琦那样的美男子。

她突然觉得孤独,没有了白白的陪伴,她竟然觉得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一瞬间的陌生感让她差点想要缩回自己的乌龟壳!

可经历过末世的她知道,有的时候逃避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了坏人的气焰,所以犹豫只是短短的一个恍惚,她就恢复了满满斗志!

“来吧,小家伙们,我作为人类在妖兽中的卧底,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精英版,会怕你们这一群乌合之众!”熊猫黑眼圈中的黑曜石眼睛发出了灼热的光芒!

看到熊猫不闪不避的看着大家,旁边的小老虎也十分认真的点头,替她确认说的是真话。

青狼也有几分疑惑,莫非这小家伙说的是真的,可是这什么深渊一族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凭一面之词真的是没办法想象。

这时一边的灰狼声音冷硬的开口了:“熊猫,你和老虎一起跟着我去门派议事厅去说说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看看能不能给掌门他们什么提示。”

此话一出,周围议论纷纷的妖兽们纷纷闭口不言,不再胡乱猜想和笑话熊猫的异想天开,并且有那了解人类的妖兽还会说她是电视看多了。

只要去万兽门的前辈那里一说,是对是错自有定论。

胡轩和毕方也要跟着,打早餐回来的瓜瓜更是不放心!

可灰狼道:“熊猫只是去说明一下自己的见闻,是非有掌门他们判断,无论对错都不会对它怎么样的,不用跟去那么多同伴。”

最后,只有青灰二狼带着熊猫和小老虎一起排开众兽,在各式大腿或者同样矮小的动物面前穿行而过。

她们这次没有走练武场方向,直接穿过一条绵长的林荫路,就径直到达了一共三层的任务楼。

站在古香古色的琉璃瓦楼前,灰狼站定了身子,转过头来用那狼之蔑视的眼神看了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颜劫:乱世情殇
红颜劫:乱世情殇
关于红颜劫:乱世情殇: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乱世之中,有一位女子,她的容颜倾国倾城,却注定命运多舛。她叫苏瑶,本是名门之后,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乱,家族惨遭灭门。孤身一人的她,被迫卷入这乱世的洪流。在逃亡的路上,苏瑶结识了英勇善战的将军赵凌,他的坚毅与果敢令苏瑶心动。然而,他们的爱情在这动荡的时代里,备受考验。权谋的争斗、利益的纠葛,让苏瑶一次次陷入绝境。她被迫成为权贵的棋子,身不由己地在各方势力
绯色墨瞳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
关于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宋国遭到蛮族入侵,山河破碎,国家危难,朝堂上皇宫内依旧争斗不休。悠悠公主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让仆人把小王子带到山村隐居起来。李星辰作为一个年轻的金融人,魂穿到这个小王子身上。他能否用所学,改变命运,重塑宋国江山?
张致远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
关于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种田,爽文,多女主,争霸)意外穿越到古巴比伦时期,还好有系统提供的现代技术,凭着这些知识和技术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
一只断腿的鸽子
易,三国
易,三国
关于易,三国:易为改变、为交换、为替代、为阴阳之象也。唯易方知其不易,是为易三国。一场诡异雷雨使五名少年离奇丧命,却又使他们同时重生到了汉末乱世。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究竟是造化还是劫数?他们该如何在这陌生且黑暗的世道里求存立足?又能否做到鱼跃龙门,一飞升天?当爱恨情仇相纠缠,他们该如何取舍?当权利情义相冲突,他们又该如何抉择?当命运的漩涡开始汹涌咆哮,试图将他们扯入深渊时,是否再怎么努力也终
君居易
文化穿越之旅
文化穿越之旅
关于文化穿越之旅:一位名叫秦羽的充满朝气与梦想的年轻主播,在一次奇妙且难以预料的经历中,意外获得了穿越古今的神奇能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他心中燃起了一团炽热的火焰,决定充分利用这独特的能力,通过直播这种极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形式,向身处现代社会、被快节奏生活所裹挟的人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那令人叹为观止的魅力与博大精深的内涵。他渴望让每一个观众,都能透过他的直播镜头,深刻感受到中华
古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