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满八旗不到两万人,新编的汉八旗却... --
最快更新崇祯十七年秋最新章节!
汉八旗却有六万,在加上近十万绿营兵,汉人在大金国政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若是不同意,不支持,豪格也无法发兵。
豪格对于此种情况十分不满,也想着编练一部分被征服的蒙古人和西域诸部,来牵制朝中汉人,但汉族士绅也不傻,对此早抱着警惕,若是政权中再来蒙古人和西域人,那他们压迫谁?
满清入关,反抗最为激烈的,就是汉族士绅和地方豪强,因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他们希望大金的国策是满人与他们一起去压迫西面的蒙古人和西域诸部,而不是让满人联合蒙古来对付他们。
豪格想对明朝动兵,也不全是因为范文程的几句话,如今贵为一国之主,他考虑问题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便是他要担心自己的皇位稳不稳固。
他决定出兵,除了是从局势考虑,更多还是从他的皇位是否稳定来考虑。
他虽然推行汉化政策,但他毕竟不是汉人,所以对于能否坐稳皇位并不自信,特别是大金政权中不少汉臣与南明朝廷还保持着暧昧的联系,让他感到惶恐,所以他觉得很有必要来与南明打上一仗,使得双方走向对立,杀一杀大金内部联明的风气,再者一旦开战,必然需要增加军队,那他就可以借势编练一支蒙古人和西域诸部组成的八旗,来制衡朝中汉人。
皇帝就是如此,一旦登上大宝,就是孤家寡人,要与天下为敌,谁都可能成为他的敌人,他必须要将隐患,控制在他能掌控的范围内,严防朝中一家独大,必须形成制衡。
此时豪格对于孔闻褾的反对十分不满,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而是伸手对范文程道:“孔爱卿之言,清使可有话说。”
范文程微微笑一笑,行礼道:“自然要说,我朝却有让大金分担压力之意,这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顿了顿,然后转过身看向孔闻褾,讥笑道,“孔尚书似乎没有找到重点,关键问题不是我朝,而是眼下局势,大金该怎么做?如果此时不取全蜀,难道等到南朝势大难制之后,献地而降吗?”
从大势而言,范文程说的确实有道理,金与明朝必然不能这样和平下去。
孔闻褾被他说得,后退了一步,一旁兵部尚书韩昭宣,却立时上前道:“范大人好口才,但我大金与清国乃敌对之国,范大人如此为我大金考虑,却让本阁心生疑虑,贵国是不是想将我大金当枪使。”
韩昭宣说完,给豪格行了一礼,然后接着说道:“陛下,局势变化,我朝确实应该调整国策,但却不应该如此草率。其一,清国虽连连战败,但实力尚存,兵力强于我朝,我们此时出来招惹南朝,让清有喘息之机,实疲我朝,而强清也。其二,我朝异于清者,乃陛下奉行中国文化,贸然毁约,辱没我朝名声,就算要毁,也得寻个由头。其三,我朝国策乃是西扩,之前陛下以与叶尔羌汗国交手,正应该乘势扫灭其国,以壮大我朝实力,打通商路,重新经营西域,岂可半途而废。臣以为,若此时取蜀,必然使得我朝陷于与南明争斗之中,无从发展实力,不如先灭叶尔羌汗国,壮大我朝实力,然后再发兵取蜀。”
韩昭宣的思路很明确,就大势而言,他并非不支持对南明动武,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满清实力依然很强,超过金国,金国应该让清与明再厮杀一阵,他们目前还是要闷声发大财,壮大自身实力为主,等选准了时机,然后再介入战争。
他的意见,立时引起了重多汉臣的支持,太和殿内一片附和。
(感谢书友04512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