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悍爹

章79 一言不合就跑路

最快更新唐朝悍爹最新章节!

程知节突然出手,一把拽住高升的衣领,将他拽过来,小声耳语道:“小子,万万不可将菜刀之事告诉来人,否则老程打烂你屁股。”

高升微微一愕,似乎程知节对来人很是畏忌。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见他不吱声,程知节又道:“听到了么?”

高升压低声音笑道:“这些给程老国公损坏的家具……”

程知节见他这个时候还在纠结家具,差点没急死,一会儿外面那人进来,这菜刀的秘密可就保不住了,急急道:“老程赔给你便是。”

高升一凝,再伸两个指头,道:“二十贯。”

程知节气得够呛,几个破家具,居然要价二十贯,这厮也说得出口,怎么不去抢国库啊?

但此刻容不得他犹豫,更容不得他发怒,已经没时间了。

只听那声音道:“程老匹夫,别跟老伙计藏猫猫,某已经去过郑王府了,早已知晓你在此处,你还不给老夫现身?”

听到这声音就快来到,程知节当即妥协,对高升狠巴巴的道:“二十贯就二十贯,没想到我老程英明一世,竟让你这小兔崽子啄了眼睛!”

不服啊,程知节实在是不服,二十贯就这么没了。

看着他瞪眼吹胡子的郁闷表情,高升却还不识趣的道:“您可是国公,一口唾沫都能将小子淹死,空口无凭,需得立个字据为证。”

程知节差点气晕,这个时候那来得急立字据?眼看那人就要寻到这里,他只能在身上掏摸一阵,掏出一个镶着金线的小袋子,异常宝贝的摸出一块金制的鱼形符,递给高升,带着一脸的怨念,道:“老程这国公鱼符交与你抵押,明日便带来二十贯赎回来,小子可别弄丢了。”

鱼符,高升只听过没见过,好奇接过之后一看,只见鱼符在底侧中缝刻有“合同”二字,这个鱼符就比较要特殊了,就他所掌握的唐朝资料来断定,这鱼符恐怕能调动府军。

由此看来,程知节不会诓他,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交到他手里了,二十贯跑不了。

不过高升还多了一句嘴:“明日不见二十贯,可不要怪小子将这鱼符当了换开元通宝。”

程知节气歪了鼻子,怒诉一声“省得”,便懒得例会高升这小坏蛋。

此刻,一个留着长须老者,器宇轩昂的出现在门前,和程知节莽汉气不同的是,这人自有一股英气让人不敢直视。

见到这人,李明月、程处弼急忙行礼:“明月(小侄)见过李伯伯。”

而李敬业急忙跪了下去,直接匍匐在地,道:“敬业见过阿翁。”

得,不用介绍,高升就知道来者是英国公李绩。

李绩和程知节不同,简直像个翩翩君子,先和李明月见礼,虽然他身居高位,可李明月毕竟是君王的女儿,法度自然不能废了。

随即却对程处弼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最后却对李敬业重重一哼,道:“四日了无音讯,你心里将翁翁以及阿耶置于何处?”

李敬业身躯一颤,急忙磕首,道:“敬业知错了。”

李绩道:“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星穹铁道:以游荡之名
星穹铁道:以游荡之名
关于星穹铁道:以游荡之名:自世界之外而来的游荡者,被冠以星神之名的非神非人之物,在宇宙中留下自己的记录,看着,记录者,改变着什么东西。唯我眼中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逆时鬼羯
怪诞世界求生:我有一辆蒸汽房车
怪诞世界求生:我有一辆蒸汽房车
关于怪诞世界求生:我有一辆蒸汽房车:一觉醒来,明野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名为怪诞世界的地方,而陪伴自己的只有一辆古怪的蒸汽房车。这个世界分为迷雾区域和安全区域,迷雾区域里蛰伏着大量的怪物和各种恐怖的存在,为了生存,所有玩家们都必须不停地驾驶着自己的怪诞房车前往安全区域寻求庇护……每个安全区域都限制了不同的庇护时间,庇护时间结束后,就需要驾车前往下一个安全区域。为了活下去,明野不得不踏上了这段未知的旅
野仔的窝
崩铁:成为飞霄白月光后我死遁了
崩铁:成为飞霄白月光后我死遁了
关于崩铁:成为飞霄白月光后我死遁了:丹鹤,持明族,身有龙相却无化龙妙法,不知为何原因而失忆,三年前在某星系漫无目的游荡时被星穹列车捡到,随后开始了属于他的宇宙冒险。直到他随车来到黑塔空间站时对一名白发无尾狐人一见钟情,此后就一直念念不忘,总是在撺掇星穹列车去往仙舟(丹恒:我谢谢你)。但是在真到了仙舟之后,他却并没有见到那名狐人女子,这让他有些失望。不过在回到星穹列车时,丹鹤在列车上见到了这位自称名
鹿鸣公子
偶像活动之星的传奇
偶像活动之星的传奇
关于偶像活动之星的传奇: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具体简介已在开篇前言中解释。
不务正业的桔子
宝可梦之命运的邂逅
宝可梦之命运的邂逅
关于宝可梦之命运的邂逅:宝可梦是这个星球上不可思议的生物,在天空、大地、海洋、森林以及世界各地都有它们的足迹。十岁的少年小明在得到他的第一只宝可梦小火龙后,开始了他的冒险,在旅行途中他遇到了活泼可爱的小悦,成熟稳重的阿成,以及如影随形的火箭队二人亚玛多和小三郎。小明在这个宝可梦的世界展开了一段命运与邂逅的旅程,将有无数挑战在等待着他。
闻风听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