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第五百七十四章:章程

最快更新嫡长女她又美又飒最新章节!

白卿言轻抚着董老太君的胳膊:“祖母,我已经让人去请舅舅了,此事……并非没有转还的余地,端看舅舅想如何处置。”

董清岳闻讯赶来,一进门凌厉的目光便落在董葶枝的身上,董葶枝忙低下头,吓得气都不敢喘,更别说求情。

“先带出去!”董清岳对王嬷嬷道。

王嬷嬷颔首称是,让人将董葶枝押了岀去。

绕过屏风进来,董清岳先朝董老太君问安,落座之后才道:“事情我已经听说了,要处置也简单,将董葶枝连夜送走……对太子便称夜里暴毙,太子总不至于要一个死人!”

到底是自己的骨肉,董清岳又怎么能狠心真的要了董葶枝的命,送走就当从没有过这个女儿。

“舅舅如此行事,怕是太子要起疑的,为何舅舅宁愿葶枝丧命,也不愿意葶枝入太子府,太子一旦对舅舅有了戒备之心,怕会在朝内给舅舅使绊子,尤其是现在皇帝沉迷炼丹,国政交由太子处置,舅舅对待太子应当慎之又慎。”

董清岳闭了闭眼:“自己做的孽便要自己承担,她董葶枝要入太子府,那便让她去吧!从此她便不是我们董家的女儿!”

“可太子会这么想吗?皇帝会这么认为吗?她董葶枝只要是从我们董府岀去的,只要是你董清岳的女儿,她就同董家有脱不开的关系,旁人看她……只会觉得她背后是你这登州刺史,是登州军!”董老太君将手中佛珠重重拍在桌几上,“可恨的,是这丫头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她正是太明白……才想踩着你,踩着登州军为自己博前程!就董葶枝这份心性,入了太子府……必成董家大患。”

董老太君话说的十分急,急得咳嗽起来:“长澜用命在前博董家生机,决不能毁在只会钻营私利的董葶枝身上!”

“娘……是儿子没有教好葶枝,娘您不要着急!”

董清岳忙起身端起茶杯递给董老太君,却被呼吸急促的董老太君抚开,董清岳只好将茶递给白卿言,示意外孙女儿劝一劝董老太君。

“外祖母,先喝口茶!”白卿言轻抚着董老太君的脊背,将茶递给董老太君。

“你也别想着让阿宝替你出头!”董老太君抬眼瞪着自己的儿子,接过茶杯,“话,娘给你搁在这里了,董葶枝目光短浅,一门心思的想着自身名利,气量狭小……决计没有那份笃爱和睦光耀门楣之心,若要她入太子府,董家诸人只能成为她的踏脚石,你好好想想你的儿子,为董家连命都能舍的儿子!”

董清岳身侧拳头紧紧攥着,半晌下定决心似的松开:“娘心中可有章程?”

董老太君将茶杯搁在方几上,明灯之下,瞳孔漆黑深幽,又明亮灼灼:“明日一早,将那柳姨娘和董葶枝送出董府去,就称早就有传闻这董葶枝并非是你的亲女儿,我这个老太婆子暗地查证,已经坐实,长澜刚去……孙媳有孕,不想杀生,便将这一对母女赶出董家去了!”

董老太君的意思很明白,赶出去任由这对母子自生... --

最快更新嫡长女她又美又飒最新章节!

子自生自灭,若是太子还是要将这女子接入东宫,那这女子……可与就与董清岳无半点关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仙五年,下山即无敌!
修仙五年,下山即无敌!
关于修仙五年,下山即无敌!:五年前,燕京纨绔子弟叶辰,因家主争夺之位被二叔叶凌天赶出了家门,被迫躲在江北市避难,谁知又遭仇家追杀!命悬一线之际,被昆仑山的仙人所救,收为弟子,传授仙术。转眼间5年过去,当初的纨绔子弟重回都市!我已无敌,你们那些家伙等着受死吧!
老鹰捉小鸡
山村神医陈大壮
山村神医陈大壮
关于山村神医陈大壮:小山村傻子陈大壮,得罪恶人,丢了学籍,成了一名守村人,意外觉醒上古传承,一手神农医术,活死人肉白骨。桃源村里的留守妇女,因为死了男人,被恶霸欺负,受尽屈辱。而曾经的傻子,却逆袭为一方大佬。
不想上班才写书
巨兽围城,我觉醒S级序列
巨兽围城,我觉醒S级序列
关于巨兽围城,我觉醒S级序列:夏沫问:你是愿意做一辈子舔狗,还是想和我去改变世界?1755年,第一只巨兽伴随着9.0级大地震,在莱茵河畔苏醒,那是一只仅存在于神话故事中的龙类生物。人类这才发现:原来神话并非想象,灾厄也从未远离。2004年的夏天,站在高考路口前的懵懂少年苏牧,一夜间从无人在意到各方邀请,只因他觉醒了S级血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全部序列的人族君王。人生命运的十字路口上,苏牧最终选择
每天都困OuO
我是一条小青龙,开局要求上户口
我是一条小青龙,开局要求上户口
关于我是一条小青龙,开局要求上户口:这本书脑洞不够大的别看,会颠覆你的三观;想象力不够丰富的别看,会影响你的人生;想知道龙是一种怎样的生物吗?想知道平行世界是怎么穿越的吗?想知道共济会背后的秘密吗?想知道S3赛季是怎么到来的吗?这里都有答案……
我在淄博吃烧烤
入狱第一天,直接干翻监区老大
入狱第一天,直接干翻监区老大
关于入狱第一天,直接干翻监区老大:江湖路是不归路,江湖人是过河卒!这艘禁区里漂泊着的船,终点到底在何方?且看这流浪少年,如何掀起惊涛骇浪!黑,我兄弟无数!白,我背景滔天!钱,活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而已!(纯属杜撰,如有雷同绝对巧合!)
十二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