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开元四年腊月的最后一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但是长安的军民和各级官吏却冒着风雪守在城门口,踮起脚,伸着脖子向远处张望,眼神之中充满了浓浓的期盼。
这些人之所以冒着风雪守在城外,全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迎接率军得胜回朝的王师回归故土。
“陛下率军在外征战三年有余,如今终于大获全胜,这实在是我等大汉子民的最大幸事。”
“是啊,正因为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我大汉子民才能再度避免中原地区陷入战火之中,是以若非前线的邸报以及大批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出,我等根本不相信战争还在发生。”
“可是即便是物资运出,那些运送物资的百姓和商人,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我大汉朝廷从来都没有亏待过任何一个为了前线作战而做出贡献的人,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为了作战必须无偿付出。”
“唉,这就是大汉天子的雍容气度了,这份气度放眼古今,即便是三代圣人恐怕都难以做到。”
……
对于英勇作战的汉军将士,尤其是对于大汉天子,所有人都是赞不绝口,满脸的钦佩之色,深以生在这个时代为荣。
就在众人焦急的企盼着的时候,突然见一骑从远处跑来,马上的骑士打马如飞,等来到近前的时候便大声喊道:“天子圣驾即将到来,离我们只有十里之遥。”
“什么?”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只见尚书令荀彧立刻大声说道:“所有人立刻按照之前的规定列好队伍,奏起凯旋之乐,欢迎陛下班师回朝!”
于是瞬息之间,就听得乐声响起,所有人全都按照之前的部署,排成整整齐齐的队伍,迎接御驾亲征的大汉天子返回长安。
过不多时,就见远方一排排的军士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缓缓而来,前排的将士们铠甲明亮,手持横刀,胯下都是天下一等一的优良战马,虽然是得胜还朝,回归故园,见到父老乡亲,甚至还有的人看到了耶娘妻子,可是这些将士们依然不苟言笑,好像就算是天塌下来,也不能够让他们产生一丝的动摇。
“好!不愧是陛下麾下最为精锐的万骑将士,这样的阵仗,绝对是不动如山。”围观的众人之中,一位文官打扮的人赞叹不已。
这时只见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突然说道:“这位先生,你,你不是三年前同在城门外迎接天子圣驾归来的那位书生吗?上一次科考果然中了进士?小老儿陈老三,不知道贵人可还曾记得?”
却见那人身边的一个少年说道:“什么书生?这是咱们信任的京兆尹范希文范公,三年前,范公的一篇关于防备蒙古的策论引起了礼部王尚书的注意,被点为榜首,后经王尚书举荐,到了兵部裴尚书麾下兵部做事,仅仅一年,就被拔擢为兵部主事,这可是正六品的官员,两年而为兵部主事,也就是正五品,因为政绩出众,如今经过政事堂会议议定,交由当朝天子裁决,拜为新任京兆尹……”
“范维,休得多嘴”,范希文对那老者陈老三拱手说道:“老丈,三年前之事下官记得清清楚楚,真没想到这一晃就是三年了,唉,当初我们是在西门迎接陛下西征还朝,现在又在北门迎接陛下东征还朝,当时我大汉国土上还面临着百万大军的沉重压力,可是三年过去,百万大军灰飞烟灭,陛下武功之盛,我大汉朝廷威武之师,不说绝后,也绝对是空前,能够追随这样一位圣主,实在是三生有幸!”
而就在此时,他们的耳边却传来了“万岁、万岁……”的呼喊声,原来刘和已经抵达,范希文不敢再多说什么,随着众人拜伏在地,一起高呼万岁。
刘和面带笑容,却民同乐,在广大臣民的前呼后拥之下进入长安,接见群臣,了解这三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陛下,后宫在皇后娘娘的统领之下一片祥和,陛下征战异族,而皇后娘娘统领后宫妃嫔采桑养蚕,织布纺纱,货卖以充实军姿,实为黎民表率,母仪天下…….”
“陛下,太子殿下这几年监国,遵从宰相们的意见,认真学习治国理政,进步非常大,另外太子殿下还积极发掘人才,将这些人才全部遣送边疆为国效力,虽然年轻,其实有为,实在是贤太子……”
try{ggauto();} catch(ex){}
“陛下,上一届科举考试,我朝录取进士三百人,如今这三百人尽皆入仕,或为地方大员,或为中央要害中层,人才之盛,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