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福嬷嬷和阿济天天都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并时常叮嘱她谨慎点行事,别伤着磕着了。
慢慢的,他们两个知道说不动庆太妃。而在宁海县里也不会遇到什么大危险,于是也懒得吱声了。不管她要做什么,都不再进行干预。
原本那些对庆太妃三人还保持距离的渔民们,经过几日的相处,知道她们性格和善之后,也不像先前那么拘谨了,甚至还和她们开起了玩笑。
这日,庆太妃正和几个渔妇处理花蛤,把它们的肉取下来,不远处的福嬷嬷突然发出了剧烈的咳嗽声。
“福妈妈,你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咳得这么厉害?”庆太妃抬头瞟了那边一眼,随口问了一句。
但福嬷嬷并没有回答她,反而继续咳嗽。她的眼睛不停地眨来眨去,似乎在暗示什么。
见福嬷嬷咳得特别夸张,脸都红了,庆太妃脖子微微往前一身,皱起了眉头。
下意识回头,在看到来人的脸之后,庆太妃当即吓了一大跳。
“曜……要死呀你,走路不发出声音,是想吓死人吗?”庆太妃拍了拍胸口,而后站了起来,直挺挺地看着来人。
来人正是她那个一点儿也不省心的孙子,瑞王世子李曜。
李曜没想到,他那本该在庵堂里诵经念佛的祖母,竟然会出现在宁海县。
而且,他祖母竟然坐在一群婆子中间,一边干活,一边闲聊,气氛十分融洽。
“祖……”
李曜刚开口喊出一个字,庆太妃便眼明手快地用手捂住了他的嘴。
“煮什么煮?厨房在那边,我带你去吧。”担心李曜会把她的身份爆出来,庆太妃立刻拉着他离开了。
幸好陆家人都不在这里,也幸好其他人都在忙着干活,所以并没有人留意到这对祖孙。
来到无人的僻静之处,李耀立马问庆太妃。
“祖母,你不是去了尼姑庵里吃斋念佛吗?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怎么?就你来得,我来不得?”庆太妃傲娇地冷哼一声。
“你什么时候过来的?谁带你来的?你来这里有什么目的?”李曜再问。
“我那天离开王府之后,便直接过来了这里。没有人带我过来,是我找来的,有意见吗?”庆太妃威风飒飒地反问。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来这里做什么?”李曜见庆太妃盯着自己,突然有点儿紧张了。
庆太妃似笑非笑地盯着他:“我的事你别管,你先告诉我,你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李曜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镇定:“我来这里是因为陆修年要带动整个宁海县的经济,今天又恰好有空,所以才……”
“哦,那你忙吧。接下来你最好装作不认识我,别露出任何破绽。”说完,庆太妃便准备离开。
但李曜却挡住了她的去路,神色微微紧张:“祖母,你还没告诉你,你为什么会来这个地方?”
庆太妃镇定自若地答道:“哦,因为你在王府的时候,身边只有男人,连个侍女都没有。听说你和陆修年的女儿一起同桌吃过饭,所以才想过来瞧瞧。”
“我要看看,陆修年的这个女儿长相如何,才情是好是差,品行是好使坏,配不配得上你。”
这个回答,打了李曜一个措手不及。
他有些局促不安,紧张之中又夹杂着期待,很想知道庆太妃对陆宛君的评价。
下一刻,看穿了李曜心思的庆太妃故作失望地摇了摇头:“本以为能让你另眼相看的人,应该特别优秀。结果一看,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