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遗孤

第3513章 惩罚

最快更新茅山遗孤最新章节!

竹叶道祖和魔魁二人的这番对战,在天尊峰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包括那些在冥冥中观战的道尊境强者。

除了竹叶道祖以外,沙海道祖也已脱离绿色光幕来到天尊峰下,但对方只是远远的看着,并没有上前参与。

远处天空一边赤金,一边漆黑,好像两极分化,还时不时向外散出阵阵光华波动。

“竹叶,神符天尊死亡多年,你为他的弟子这般卖命,值的吗?”

魔魁全身黑光环绕,站在魔陀领域中大声喝道。

四尊黑色佛陀怒目圆瞪,手中拿着各种武器,犹如佛门罗汉。

在佛陀领域中,魔魁有着绝对的自信能将竹叶斩杀。

只可惜竹叶不傻,他只站在自己的金色领地,没有踏入那黑色魔气之中。

“值不值得,岂是你这种地下生物能懂得的?

你莫非以为,凭借这魔陀领域就想留下我,真是可笑……”

话音一落,竹叶手中石莲花一晃而去,道道肉眼可见的空间之力向四面扩散。

且石莲花还在极速变大,整个魔陀领域在这一刻开始剧烈动荡起来,好像遭受到了莫大威胁。

“伴生石莲,这就是你诞生的那块石头吧?

听说伴生石莲乃天道之石凝聚而成,在金雷之海中渡劫千万年,最后金雷竹破石而出。

所以你的强大,完全是因为这块石头吧?”

魔魁看着飘在高空的那朵石莲花,面露贪婪之色的说道。

竹叶道祖的诞生之地,恐怕少有人知晓,但魔魁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一切完全是因为九头魔祖。

九头魔祖虽然修为不高,但对方居住在天魔城,那里有魔界收藏最为完整各种秘闻典籍。

所以九头魔祖从小就翻阅那些典籍,对于竹叶道祖的记载,也知道的非常清楚。

而且典籍记载,伴生石莲中有天地昊阳之力,若是将之吸收,可以让自己不受任何魔邪侵扰。

所以,当年魔族中人处心积虑就是想将竹叶道祖斩杀,却不想竹叶孤身一人前往魔族,斩杀了不少魔界祖境强者。

不管魔族典籍上记载的是真是假,但这段秘闻却是少有人知。

远处的北斗道祖和沙海道祖两人听了这番话后,看起来都非常吃惊,明显他们对竹叶的来历知之甚少。

“想不到那就是伴生石莲,传说都是真的。”

北斗道祖惊讶的道。

这一刻,一向对任何宝物都不感兴趣的北斗,却是突然心动了。

可最后对方还是强压住要动手的冲动,转而看向后方天尊峰。

今日来到这里,他的主要目标就是天尊峰,其他任何东西都不重要。

魔魁将自己的底细说出来,竹叶道祖并没有丝毫异样之色,只是控制着那朵石莲不断变大。

见竹叶道祖不回答,魔魁顿时面色阴沉。

“看来阁下今天真的打算和我不死不休了,既然如此,那你就去死吧。”

突然一声暴喝至魔魁嘴里传出,接着四尊佛陀同时出手,对着高空的伴生莲拍去。

四股魔力从佛陀身上飞出,化为一连串卍字符号,同时... --

最快更新茅山遗孤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途仙踪
道途仙踪
关于道途仙踪:仙?我不愿。白发青年淡淡的看了一眼上天,回首望向矗立山顶的几块石碑。(修仙,家族,种田,爽文,无系统,土着)
墙角青藤
天帝苏天
天帝苏天
关于天帝苏天: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力量,它强大到足以让亿万生灵为之颤抖,这就是无上大帝的力量。我,便是那位无上大帝,曾经遍历无数岁月,战斗无数强敌,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与智慧,一步步走向巅峰。我的魔血染遍了青天,也铸就了我的帝位,让我成为了无上的主宰。如今,我站在这世界的巅峰,俯看着下方的万物,我的眼神中充满了威严与自信。我拥有着无尽的魔力,无人能够与我抗衡。我的存在就是这个世界的秩序,任何敢于挑
酸辣鱼123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
关于签到十万年,打造诸天无上家族:破烂草席举托着苍老身躯,似于万古之前混沌之外,跨越无尽时间长河向今世漂来!那日……万世悲恸,仙君在酿跄叩首,仙王皆悲怆落泪。红袍女子立于宇宙边荒希冀遥望,只为等他归来!草席出,红袍落,白衣现!……族人武帝?族长都快无敌了!仙帝至高无上,无敌古今未来。抬手界生,挥手界灭!!万古诸天,唯我纵横!!只手遮天碎寰宇,一袭白衣逆乱世!能群殴就不单挑!获得修为:9876543
梦烟然
西游后传之四海之乱
西游后传之四海之乱
关于西游后传之四海之乱:孙悟空一身的修为究竟传自于何处?孙悟空的身世之谜?混元大罗金仙?不行!至尊?还是不行!圣人?勉强够看!在这里,修为究竟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强者?一个站在三界巅峰的绝强王者!如何打进宇宙星空之中?成为一个站在宇宙洪荒巅峰的无上神帝!欢迎大家围观第一部分,四海之乱!
凤裟一
不从圣
不从圣
关于不从圣:新历三十一年。寒冬落雪。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神教出了一位新的神子,佛门开了三十六朵金莲,一间摇摇欲坠的破道观走出个疯癫子。北海翻腾欲吞天地。妖国的三千里赤地长出了一棵小草。同样是这一年,在长安城外走进一对兄妹,揣着一封褶皱的书信,一脚踩进了这天下大势。......多年以后,李子冀盘坐于峰,长剑横膝,喃喃自语: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
钟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