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舞流星

第0154章-撞邪

&nbsp... --

最快更新蝶舞流星最新章节!

刁玉亮看着刁玉博:“愿听师兄详述。”

刁玉博接着说:“如果当年真的有人上了稔山,为什么江湖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奇珍异宝?”

其他人听到刁玉博这么说以后,纷纷点头。

“所以我说,这一次稔山寻宝会不会就是一个大阴谋?寻宝船现在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偌大的海面似乎只剩下了我们九曲太宁的船只,按说大家都是赶路,怎么一路上只看到了船只残骸,没有见到活人呢?”

刁玉祥接着说:“是啊,要不就是远远地看见有人跌入海面,不然就是看到火光。现在更是邪门,明明有乱箭射过来,怎么会甲板上没有人呢?”

这一句话说得大家就觉得脊柱一阵发凉,众人把目光纷纷望向了刁玉勋。

刁玉勋说道:“玉博师弟刚刚提议说撤退,我觉得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我想这稔山被称为'招魂山'一定不会是空穴来风,不要到时宝藏没有寻到,却把我们一众师兄弟的命搭了进去就不好了……”

刁玉勋话音未落,就听到船尾传来了一阵呐喊声,几个人赶忙从船舱中跑了出去,跑到了船尾的甲板上。

就看到不远处有两艘船上的人在厮杀,一边是普通的渔船,另外一边看不太清楚,船身上涂了一层颜色,看上去似乎是绿色和黑色两种颜色交替着在船身上涂了一层。

就看到绿色船上不断有人跳到渔船上加入战团,没有多久呐喊声渐渐平息,绿色船隐入到一层雾气中,等到雾气散去之后,绿船就不见了踪迹。

刁玉勋指挥着船靠了过去,发现渔船上又是一片寂静,有几个胆子大的弟子自告奋勇地登上了渔船。刁玉勋初时不同意,在几个弟子的再三要求下才勉强答应,“你们几个要小心,千万不要鲁莽,一旦发生什么事情马上回来,知道吗?实在不行就跳海,我会叫人去救你们的。”

几个人答应了,就跳上了渔船。此时天色有些黑,几个人很快就隐没到了渔船上的黑色之中。

很快渔船上就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武器磕碰声音,刁玉勋心里想:好家伙,终于见到活人了!他马上带着几个师兄弟跟着跳上了渔船。上船以后,刁玉勋带着人把渔船上到处都找遍了,既不见刚刚上船的那几个弟子,也不见任何人影。

刁玉勋觉得大事不妙,马上叫师兄弟跟着自己撤,怎么知道跑到渔船甲板上一看,自己的船已经不见了踪影。

刁玉勋心里想:坏了,中计了。

刁玉博问道:“少掌门,我们现在怎么办?”

“快四周去看看,看看有没有什么引火之物,这乌漆麻黑的,什么都看不见,连自己现在处在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刁玉博马上带上刁玉祥去渔船上找引火之物,刁玉勋和刁玉亮还有几个弟子站在甲板上,就听到附近隐隐有人声,却是渐行渐远的样子。

刁玉亮心念一动,大声喊了起来:“有人吗?我们在这里!有人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关于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永乐第十六年,朱高烁穿越而来,成为了朱棣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第四个儿子。此时五龙同朝,他本想低调一生,逍遥的当自己的王爷。可万没想到,他的脑海里出现了历史人物。始皇帝嬴政,霸王项羽,丞相诸葛亮,兵仙韩信.....而就在他以为自己日后可以学朱棣靖难的时候。朱棣却获得了模拟器,可以模拟所有人的人生。他模拟朱高炽,发现早逝!他模拟朱瞻基,发现汉王造反被烹!他模拟大明留学
天蓝色的衬衫
世子无双
世子无双
关于世子无双:穿越架空历史,成为在青楼猝死的废材纨绔。王公家独苗,爷爷更是位高权重,手握兵马的军神。本想勾栏听曲,花船找女,纸醉金迷,夜夜笙歌……但……番邦蛮夷想他死。世家门阀想他死。就连皇帝也做局想弄死他。卫渊很慌,但却不完全慌。以纨绔人设,一路横冲直撞,从京师到江南,从庙宇到朝堂,从边关到草原,留下赫赫威名。当所有人反应过来时,发现他追随者名将如云,手握百万雄师,拥兵自重。
宁峥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关于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三国志为蓝本杂记英雄记为辅杀伐果决爽文偏群像介意勿入)青州黄巾渠帅之子张玉衡。在张饶死后,觉醒两世记忆。知道黄巾缺粮,便请汉末第一粮食官出山。面对没有士族辅佐这个问题。张玉衡:吾本北海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东汉末年分三国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关于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二十一世纪特种兵队长徐骏,执行任务归来,正值修假,他搭上一辆公交车准备回家,但是万万想不到他正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整个公交车都爆炸了,然后他就失去了意识,醒后突然发现自己被带上了枷锁,还成为了一个被刺配的犯人。
陆凌云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关于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朱钰作为蓝星一个普通打工仔,在一次骑行中被闪电劈中,待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母女二人所救,眼之所见家徒四壁。心已便是沉入谷底。随后女孩母亲还让自己娶女孩为妻。而当朱钰从母女口中知道这个时代的冰山一角时,已感觉举步为艰,他应该如何让自己与母女几人活下去呢?[注所有背景人物都是虚构,不带去任何真实历史]
三笔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