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归来

第三百五十章 后吴之宫

最快更新诸天归来最新章节!

“祁云道友,为何他们都只沉下了三丈,而我却沉了六丈?”钓叟很是不服。

这话一说,木工和铁匠甚至樵夫都纷纷怒目看他,钓叟这是什么意思?还嫌他们被打的轻了怎的?

祁云道:“你的是第二次。”

钓叟:“……”

说的好有道理,他竟然无法反驳!

……

将樵夫、钓叟他们教训一番,祁云道:“诸位道友,请跟我走吧。”

樵夫和钓叟认命的跟上。

木工和铁匠却是皱眉,虽然看起来祁云并没有要杀他们的意思,让他们心底不由稍稍放心。但祁云这让跟他走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还要把他们当成俘虏?

木工硬邦邦地道:“祁云道友,我承认我们不是你的对手,但你这是什么意思?士可杀不可辱!”

钓叟连忙道:“木工师兄,祁云道友也不是辱我们,就是请我们帮他引路而已。”

“引路?”木工一脸的茫然。

不过很快木工就明白了!

而祁云在有了木工和铁匠的加入后,探索各处传承变得更加效率!毕竟哪怕只是瑶池有记载的传承之地已经非常多了,而一般修士进来,能探索一两处,已经是十分惊人的收获。

所以,纵然他们都是瑶池门人,但也不会把所有的传承之地的记载全部记下。

特别是那种种复杂的破解之法,很多还是比较偏向于记载自己擅长的。

所以,对祁云来说,只是樵夫和钓叟两人,还是有不少传承之地他两人有印象,但对破解之法却记不大清楚。而再加上木工和铁匠后,补全的就更多了!

木工一开始十分惊怒,觉得祁云这简直就是羞辱。

他目光闪烁,也在寻觅机会……

然而,就好像又一个樵夫和钓叟……很快木工和铁匠也被祁云打服了。稍稍反抗,祁云也不杀他们,直接一巴掌拍入地下。

祁云又机警,实力又强,木工和铁匠尝试几次之后,终于也是颓然无奈放弃……只好乖乖任祁云驱使。

于是,祁云有了四个“小弟”为他奔走!

祁云搜寻的效率更增!

不久功夫,祁云又是连连搜寻到了二十余处传承之地,不过绝大部分都只是小乘传承之地;中乘传承之地仅有两处;上乘传承之地更是一处都没有。而中乘传承之地所藏的种种天地灵宝、天地灵药都对祁云大有帮助,小乘传承之地就逊色不少;祁云不由叹气,“怎么上乘传承之地这么少?”

木工和铁匠都跟樵夫和钓叟一样,早已经看的麻木了……看着一处处传承被祁云轻松破解,碾压似的拿到了其中的种种传承,他们在惊羡之余,也是无语。

他们瑶池这么些年,也才探索到两处上乘传承之地,你祁云随便进来一次,就想发现一处?

更何况,就算发现了也未必能拿到!

对于上乘传承之地内的种种禁制的威能,他们可是知之甚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关于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没有系统,也不是爽文,不是什么什么博士穿越,纯爱,单女主。有宅男们的美好幻想。不当牛头人。我知道,像我们这内,只有慢慢读才会渐渐读懂,收视率肯定没有那些题材高,但我想在番番里面试一下。写一本好书,让我们的生活慢下来,写点与众不同的。
周末在家吃火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关于阿姐,我中举了!: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
螳螂爱跳舞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关于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沈初穿越到了大周。前身出身这黑水沟的普通农户,自幼便是个病秧子。既然老天爷让他穿越到此,前世身为特种兵的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庸碌一生。于是他打算从军入伍,步步高升。按大周律法,凡入兵户者,不但有良田赏赐,更会适配女子做妻。沈初看向了自己的系统…………没办法,总不能守着系统不用吧?于是乎,沈初就走上了这么一条娶妻变强的道路。
如有神笔
号外
号外
关于号外: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创办了大约700种报刊。我们从1939年在鲁西根据地创刊开始,讲述少年刘子魁追随八路军办报小分队,穿梭于战地烽火、壕堑硝烟中,以笔代枪,一路战斗,一路前进的故事。
千里握兵符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关于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大纪末年,天下动荡。旱灾,饥荒,匪患,瘟疫,战乱,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前世作为蓝星精英雇佣兵的虾仁,死后来到了这片乱世,魂穿到一个同名之人的身上。此刻正逢旱灾和饥荒,为了生存下去,他带领家人,和北方的三千万流民一样向南方逃荒。长途漫漫,艰难曲折。最为可怕的,是人心之险恶。所幸虾仁拥有每日签到系统,能提升实力保全家人。只要签到成功,每天都能得到系统发放的一份物资
小佛爷要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