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雄

第五百二十七章 机船

徐海说着,似怕被郭文莺骂,忙道:“也不是所有船都... --

最快更新莺雄最新章节!

所有船都有进港,当然经过特殊审查过后的。”

郭文莺自是知道,海禁一开,有些有眼光的商人就迫不及待了。商用港口用不了,便把主意打到军用港口上来了。徐海背着朝廷做这事,虽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一旦被人查出来,也绝对是个大麻烦。

这小子这两年真是越混越胆大了,这种居然也能做得出来。这军用和商用混用,极易走漏消息。且他精于赚钱,把练兵打仗的事都抛于脑后了,也难怪打了倭寇几次,都叫人打得跟狗熊似得。

事情已经做了,这会儿骂他一顿也解不了什么气,郭文莺叫他叫几个商船主事的过来,问些事。

徐海倒是不敢藏私,把一些日常与他关系不错的都叫了来。那几个一看也都不是船主,都是跟船的管事,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只是一个劲儿点头哈腰。对郭文莺的话也是有问必答。

郭文莺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中土运出的货物,常常是外洋非要不可的。茶、香料、丝绸、瓷器、硝石、硫磺、火油。用惯了即无日或离,日本的倭刀、南洋的火器,在中土也卖得好价钱。

而这些船大多是进出双屿岛的,双屿经营了二十年,环港一圈沉船,徽商和闽南帮死难无数,活下来的船主则是大发横财。碰到货源硬朗买家又付钱痛快,“一船货,半船银”亦不算难事。商船把玉石和上等茶叶运往日本,回去的时候把压舱石换成了白银。

有一艘双桅船运走了半船花椒,在吕宋航线上碰到一艘佛朗机船,对方竟然用八百盎司黄金,来交换这泥土之物。他们心惊胆战的在大炮下完成了交易,扯起满帆回港,在港口酒家又哭又笑,用酒洗脚,喊处女接客,全体起立敲碗合唱,出尽了洋相。

他们惊奇之下才发现,原来海外贸易有这么大的利益,本来只有几条船往海外运货,现在已经发展成十几条船了,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只是这北茭港口是军用的,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停船,根本容不下这么多船只进出。

郭文莺思虑一下,本来她还为泉州港口筹建丢失的那笔银子发愁,这会儿看来倒是可以利用这些商家的急切心理。给一些优惠政策,把银子筹出来并不是难事。

她跟徐海说让他引荐一艘商船,她要去双屿岛上看看。

徐海劝了几句也没劝住,只好找了大兴号商船的管事,领来见她,那管事四十上下,看着倒是一个实诚人。

徐海也没说郭文莺的身份,只道这是一个他自家的亲戚,想去双屿岛办点货,让他们的商船载一程。

那管事姓杨,都叫他杨掌柜,一听只是这么件小事,便忙不迭点头,“好说,好说,定会照顾好令妹的。”

他看郭文莺是女人,还以为是徐海妹妹。

徐海心说,还妹妹呢,我哪儿敢有这样妹妹?这是我家姑奶奶,好险没打死我。

杨掌柜为人还算实在,说是要带他们去双屿岛,第二天一早他们便从北茭出发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关于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所有国家历史一起断层,神州没有全断,但只记了屈辱史。扮演古人,走进历史,或还原历史,或弥补遗憾。我曾扮演过安国少季,为大汉出使南越,见到了那位系??请缨的少年英杰终军,也见了风情万种的南越太后。也曾扮演王勃,见证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也在腾王阁留下了。曾扮演傅介子,杀楼兰王,以其血作诗,悬其首于北阙也曾扮唐俭,出使突厥,后不惜以改变历史的代价,
叶落潇湘
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
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
关于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开局一个小山寨,身怀三国全战系统,劫掠银子就能召唤三国猛将雄兵。从此刘威立大汉,平异族,问鼎中原,使日月山河皆为汉土!
摸笔校尉
穿越大乾当王爷
穿越大乾当王爷
关于穿越大乾当王爷:21世纪的男废材,穿越到大乾他努力的想苟下去,结果先封大乾第一异姓王,他怕帝王猜忌,努力苟住,却一步步的苟成大乾首富,大乾内阁的第一位王大臣,成了大乾护国柱石,大乾的托孤大臣。他说他要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大器晚成的王冬冬
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
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
关于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皇甫冲肝颤道:这,这些千古大帝是我的对手?系统:才开始呢,这就怂啦?你没收到罗马皇帝凯撒的诏令吗,他说条条大路归罗马;你没看见科西嘉的怪物拿破仑正在前往忠诚于他的巴黎吗;你不知道叶卡捷琳娜女皇已在莫斯科登基,虎视欧亚吗?还有日不落女王、奥斯曼苏丹皇甫冲:我,我能投哦不,能求和不?系统:可以啊,我很好说话的,怂包直接抹杀了换新的宿主就行。皇甫
山城月半轮
娇小玲珑的芈瑶
娇小玲珑的芈瑶
关于娇小玲珑的芈瑶:齐惠公在位,齐国暗流涌动。娇小玲珑的公主芈瑶,身负振兴母族使命,聪慧机敏远超常人。她周旋于王公大臣之间,凭借玲珑心思洞察人心、破局解困。从宫廷内闱争斗到对外邦交谋略,芈瑶步步为营,巧用自身优势,辅佐父王稳定朝政,与一众贤臣良将共绘齐国新蓝图。跟随她的脚步,揭开那段被尘封的历史,见证小人物撬动大乾坤的传奇之路。
墨隐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