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打脸日常

第134章 神乎其神的奇迹

最快更新炮灰打脸日常最新章节!

迎客来大酒楼

三楼的某个包间里,一个容貌俊美的男子坐在桌旁,慢悠悠地为自己续了杯茶水,一派悠然自得的模样。

“年年花灯都如此,无甚新意。”

这句话,可谓是“一语双关”。

不仅代指外面那些每年都会发生的“拐子案”而生出来的喧嚣吵闹声,也代指宫灯坠落人群中带来的“踩踏”事件。

“陛下,今日,却不同。”

临窗而立的姑娘,一袭火艳红色繁复宫装,衬得皮肤白皙如玉的她越发地娇艳妩媚起来。

冷冽的寒风,挟裹着烟花爆竹炸开后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令她的大脑越发地清醒起来的同时,也让她不由得以袖掩面。

却不知,清清冷冷的月光里,衣袂飘飘,翩然若仙的她,在俊美男子眼里,却无端地凭添了几分独特的风情。

“刚才的奇迹,你未能瞧见,倒是可惜了。”

清脆悦耳,悠扬动听的声音,犹如“大珠小珠滚落玉盘”,又如身姿优美的黄鹂在林间跳跃,轻易就激起了俊美男子心里的怜爱之情。

“奇迹?”男子慢慢地说道,神情一如既往地温和,姿态儒雅,却隐隐流露出淡不可察的“不以为然”。

这世间,什么都有,但,“奇迹”,却不常见。

相比起来,他更坚信,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唯一能掌控这个世界的东西!

无需特意抬头凝视,凭借前世今生积累的经验和阅历,敏锐窥知到男子想法的女子,轻抿唇,淡笑道:“一个十一岁的姑娘,在看见从天而降的宫灯时,不仅没有害怕得瘫软在地,反还提着裙子,拼命地往旁跑去。你不觉得,这件事,很有些奇异吗?”

“这世间,多的是临危不乱的人。”男子淡淡地说道,眼底的趣味却一闪而逝。只因,以他对眼前这个女子的了解,她不应该会是为这样一件小事就大惊小怪的。

那么……?

仿若察觉到了男子心里的疑惑似的,女子无声地笑了笑,语气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

“倘若,在这个小姑娘被宫灯砸中,烧着了头发和衣裙,几乎快要变成一个火人的情况下,竟突然被人救了呢?”

顿了顿,女子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救她的人,并非她的家人或护卫。”

“英雄救美。”男子挑挑眉,倒是难得地有了几分兴致,“说不定,能成就一桩绝世良缘。”

“若真如此,倒也是一件妙事。”女子颇有深意地说道,脸上的神情并没有多少变化,仿若楼下那个差点就葬生火海的姑娘,并非是她同宗族的嫡亲妹妹似的。

是的!

女子,正是安国公府嫡长女傅芷卉。

男子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虎春秋
乱虎春秋
关于乱虎春秋:穿越古代,开局抓壮丁,躲山里,回家后被嫂子防备弟媳埋怨。为避战乱,夏成虎带着村民逃难。为了崛起,他收买人心,征服各路英雄,在大陆南端打造海军帝国。不离不弃的软糯小甜妹积极加入海军,不仅跟着夏成虎一起研发装备,还想帮他带兵,一起打造无敌舰队。在国内打生打死的时候,南海舰队出海征服世界,占领更多土地,并不断往国内运资源。在全世界都处于贫穷、落后、封建的时代,炎夏人就已经开始征服星辰大海。
小小分解者
再次回到明朝
再次回到明朝
关于再次回到明朝:榆翔作为张嫣的护卫,在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借张嫣的丹药存活,历经三百年余年后,重新穿越回到大明的故事。以张嫣和主角跨越时间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描述。期间有涉及后金和明朝的战争,东林党和魏忠贤的斗争。可以一读
冷榆枫
开局穿成奶娃子
开局穿成奶娃子
关于开局穿成奶娃子:萌宝团宠,魂穿个体户迟承佑,稀里糊涂穿到了自己曾经看到的一本,结局极其悲惨的书里,不但穿成了将军府的七少爷,还是一个刚出生的奶娃娃,一想起十几年后的那场变故,就压力山大的,可再怎么着急也没有用,一个连手脚都控制不住的奶娃娃,能干什么呢,熬吧,只能等长大了再想辙,不过有些准备工作还是可以做的。苏氏:怎么感觉这孩子是个小财迷呢!迟承佑:没办法,那么大个事儿在头上压着,不攒钱能行吗!
苍蛟
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
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
关于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刘轩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穿越倒计时,告诉他七天之后就要穿越到东汉末年,也就是公元181年,黄巾之乱的前三年,还能带六件物品。于是囊括人类从古到今所有的知识和技术的超级电脑、大型太阳能发电机、超级小麦种子、高产水稻种子、十吨药品以及工业母机被带到三国时期。蒸馏酒、肥皂、香水、纸、炼钢只是财富的积累的开始。热武器、造船、蒸汽机、火车、飞机、大炮才是追求。曹操猛的吸一口香烟
五个冬天
明末大赘婿:变脸崇祯,驭伐天下
明末大赘婿:变脸崇祯,驭伐天下
关于明末大赘婿:变脸崇祯,驭伐天下:本书原名,现更名为:1644年明末甲申之变,中国历史上诡异地出现了五皇并立。在这个风云突变,波谲云诡的大明朝末年,谭知行穿越成为南京城内的废物赘婿。他在被赶出家门后,带着现代知识,通过生死磨砺拼杀的经验,搅动江南风云!他医术通天、诗歌露脸,战场扬名,在他闪耀江南、坐拥美妻时,却毅然孤身北上,意图拯救崇祯,保护天下汉人太平。既然大明崇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不能驱
士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