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也未必能追赶得上某些人的天份。但他想,只要自己努力了,那情况总会比现在好一些,总会有进步的。至少,不会比现在更差。
想到这里,他又点了点头,紧握了下手中的笔记本,对林旭认真地道:“行,我会好好记笔记的。以后遇到不懂的,还要问你。”
“嗯!”林旭点点头,也没再多说。
关文滔这么会儿的功夫虽然想了不少,但却并没有多少时间,很快。脑袋里的思想总是转的很快的,可谓瞬息万念。所以只这么一眨眼的功夫,林旭虽然见关文滔转而听他的了,也显得很认真的样子,但却也没想到关文滔是因为他的这一句话,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态度。
两人脚下不停地走进屋里,但见关文滔母亲正把面案支在坑上,在揉面蒸馒头。今天是腊月二十七,虽然北方年俗传统上说是“二十八,把面发”,但也不是说就非要一成不变地按着这俗话走。
尤其现在社会改革开放,他们这里也不是什么偏僻隔绝的山村,交通还是相对便利,离城里也并不太远。因为跟外界交流不少,再加上现在村里也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所以虽是农村,但村里许多人思想也都跟着改变,并不是那么蒙昧落后。
在许多风俗传统上,村里人也都会与时俱进,跟着改变,有些不好与落后的传统,也会摒弃,不再遵守。何况在过年的年俗上,原本也就非是一成不变。谁家里还没有点事,所以许多都是凑自己的时间去完成那些。当然,如果没啥事时间允许的话,大部分人也都乐意按照这个年俗走,讨个顺话吉利。
关文滔家也是睡的大通炕,现在村里的大部分人家其实也都是睡的这种大炕,一家人都睡在一个炕上。炕下面有中空的烟道与火炉相连,晚上火炉一烧,整个炕都是热乎乎的,非常暖和。倒是林旭家,比较与时俱进的是睡床。自然是没炕暖和,晚上睡时嫌冷的话,还得开会儿电热毯。不过床比较不占地方,床下面也能放些东西,而且还能移动,不像炕是砌死的。
关文滔还有个小他三岁的弟弟,叫关文鸿,名字也是林旭父亲取的,目前正在村里上小学五年级。现在看来不在家,应该也是出去找同村的同学朋友玩去了。
两人进了屋,关母见到林旭,也连忙热情地招呼,问他吃过饭了没有,还让关文滔给林旭抓些瓜子糖块。她正在揉面,手上全是面粉,却是不方便。
林旭也只是笑着应了两句,没多说什么。却不过她的热情,便抓了把瓜子嗑着。
关文滔把林旭给的笔记本装到自己书包里,给母亲说了句要出去跟林旭玩儿,待母亲答应后,也抓了几把瓜子装到自己兜里,又让林旭也多抓几把装兜里,然后两人便一起出屋。
到了外面院里,关文滔又跟父亲关玉富说了一声,关玉富叮嘱了句让他中午记得早点儿回来吃饭,便也让他们自去。
“咱们去哪儿玩?”走出院子后,关文滔问林旭道。
林旭想了下后,向关文滔道:“你先跟我来。”说罢,转身往关文滔家胡同的另一个方向而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