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六十八章 谁来管

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回到莫高窟后,王道士又从藏经洞里取了一些经书、画本藏在床底下,然后买了糯米熬成汤,和着沙土,将之前自己刨开的那个洞口一点一点封好。

想了想,还是觉得不保险,他又取来一些干草,在洞窟里烧成灰,用水搅匀之后,将刚刚封好的地方,重新弄成烟熏火燎的样子,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如果不仔细看,应该看不出来了。”

王道士想着,莫高窟里有数百个佛窟,谁能想得到这个洞窟的墙壁里面,还有一个藏经洞呢?

一年后,敦煌县来了一个姓邬的新县令,王道士心里又生出了希望,带上两卷经书、写本,又跑到了县衙里去了,可惜,姓邬的新县令对这些经书依然毫不在意。

“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贝,怎么可能没一个人关心?”

王道士心里面感觉有些悲哀,他不相信这些经书、画本会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回到三清宫道观之后,他将之前藏在床底下的经卷装了两箱,赶了一头毛驴,直奔肃州而去。

这一路上,王道士风餐露宿,冒着被土匪抢劫、被野兽袭击的危险,赶了足足八百多里路程,总算是赶到了肃州,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大人。

“这是藏经洞的写卷、画本?”

廷大人看着一脸风尘仆仆的王道士,又看了看放在面前的两箱子纸页泛黄的经卷,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是如何发现藏经洞的?”

王道士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位廷大人没有说这些经卷是纸页发黄的废纸,他定了定神,一五一十地将杨儒生和自己怎么发现藏经洞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一脸恳切地请求道:

“大人,贫道认为,这些经卷十分珍贵,还望大人能派人将它们保管起来。”

“唔,这个嘛……”

廷大人不置可否,随手拿起几卷经文翻了看,过了好一会儿,才将手中的经卷放下,对王道士说道,“你且先回去,让我考虑考虑。”

王道士无奈,只得退了下去。

但他并没有回莫高窟,八百多里路啊,来一趟多不容易,至少他也要等到道台大人的回音才能走得安心。

在肃州待了几天,王道士再次来到道台府衙,请求拜见道台大人。

守在门口的衙役认识王道士这个穷道士,一见到他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去去去!大人说了,这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

王道士一呆,顿时觉得哭笑不得。

原以为这道台大人会比之前那位县令靠谱一些,谁知竟是一路货色。

满心失望的王道士,只能骑着毛驴,一路回到了莫高窟,继续接待朝山进香的百姓,一边暗中守护着藏经洞。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敦煌又一名新县令上任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仿佛已经变成了习惯的王道士,又一次带着经书、画本,来到敦煌县城找到了刚刚上任的汪县令。

汪县令是一名进士,对金石学也很有研究,看到这些经书、画本,又详细询问了王道士发现藏... --

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行御九州
行御九州
关于行御九州:作为被过继来的,扶风杨氏唯一后人。杨培风本该勤勤恳恳,在传宗接代上不遗余力。直到有一天他惊奇的发现,杨氏历代先祖竟满门忠烈,声名远播。书上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便散尽家财,一病不起;书上说得道者多助,他便施恩于天下,笼络人心。书上还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封九锡……书上的话,不能全信!天地不仁。杨培风愿以身殉道,光照万古。
闲时醉
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
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
关于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方凡得了长生果,苟在西域驿站中,一边收集功法,一边修练。数百年之后,世间起起伏伏,方凡依旧如故。踏足修仙界,方凡岁月无尽,一切都能慢慢来。种田,养灵宠,习练修仙百艺。人家终其一生,仅仅精通一门。方凡炼丹,炼器,阵法,灵植,星象……样样精通。他家老祖当年是我的小弟。老祖,老祖,你可回来了!本宗老祖尚在,尔等还敢犯禁!大道轮回,数万年后方凡无敌,自己便是那大道!
蚊香头家的小弟
偷香高手后传
偷香高手后传
关于偷香高手后传:在六如和尚的金庸世界中,击败明尊后,作为主角的宋青书已经达到了巅峰,后面便是他平定乱世、翻云覆雨的个人舞台
无辰少年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
关于上山十五天,下山既无敌:乖徒儿,你上山多久了。嗯,师父,算上今天刚好十五天。十五天,好漫长啊,这样子,你已经学成并无敌了,下山去吧……老东西,你唬我……
花车巡游
骤变风云情
骤变风云情
关于骤变风云情:本书描写一个现代美女,穿越时空六百年前的明朝时代,去结下今生情缘的爱情武侠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贺雨柔以她绝色天姿貌美的娇容,赢得天下少年的爱慕。却不料在一场复仇的博斗时,竟会一见钟情,倾心爱慕于仇家江湖怪人杜经淋的大弟子鲍明。骤变的爱情,便产生了人世间情爱中错踪复杂的喜、怒、哀、乐、愁与悲……仅非如此,千里寻郎红颜震江湖,负心汉竟遁入空门中做了和尚,武林人士聚斗大比武等一系列惊心动
三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