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众大臣都反对这个决定,但是因为董卓的淫威,飞扬跋扈,让他们敢怒不敢言,董卓颇为得意,就要实施废立之举。
但是袁绍可不愿意了,本来以为解决了何进和十常侍,袁家就能够控制朝堂的话语权,毕竟袁家门徒可不是徒有虚名的,但是没想到横空杀出来一个董卓,更重要的就是这个董卓还是自己弄来的,如果让董卓更换帝王成功,那么朝堂之上,就是董卓的一言堂了。
看到袁绍出来反对自己,董卓气的就要杀死袁绍,不过被李儒给劝阻,毕竟袁绍是袁家子弟,袁家四世三公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可是很重的,董卓可以去得罪那些老百姓,可以去得罪那些小官员,但是绝对不能够得罪这些世家,如果真的得罪这些世家,那么就是和天下为敌。
董卓只能够忍一口气,袁绍也知道自己孟浪了,只能够逃出洛阳,会汝南老家,董卓也没有追究,封了袁绍为东平太守,算是安抚袁家。
放过袁绍一马并不代表董卓不会实施废立之举,汉少帝刘辩可怜的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就被推下了王座,换了汉献帝刘协登基。
为了防止刘辩被人利用成为新的皇帝,董卓一不做二不休,就把何皇后还有刘辩一起毒杀,这可是犯了天下之大不违,居然毒杀皇亲,甚至是一个退位的皇帝,董卓已经越来越猖狂了。
拥立献帝登基之后,董卓就升自己为太尉,虽然是献帝下旨,可是献帝是完全在董卓的控制之下,不就是董卓自己升自己的官位嘛,但是三公之位是不可能满足董卓的,没过多久,就又升自己为国相,掌管相权,位列三公之首,基本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并且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
而且董卓荒淫无度,夜宿皇宫,祸乱宫闱,这些都是他走向灭亡的步伐,朝廷大臣们早已经看不惯了,已经开始准备对付董卓,王允是最积极的。
曹操也是一腔热血,曹操的忠心不是别人能够比的,他从王允那里得到了七星刀,前往相国府行刺,但是行刺失败,只能够借献刀之名脱身,至于路上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孙阳是没有亲眼所见。
逃出相国府之后,曹操就快马加鞭的逃离了洛阳,回到陈留老家,散尽家财,起义兵反抗董卓,同时给天下州牧太守发去讨董令,号召群雄讨伐董卓。
看着手中的讨董令,孙阳很佩服曹操的文才,写的是声情并茂,让人看了就是义愤填膺,恨不得生吞活剥了董卓,不过写的还算是事实,董卓确实做了一些天怨人怒的事情,不是世人矫情,圣母心理,而是董卓做的确实过分,但是杀良冒功这一个罪名,就足以让孙阳出兵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