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王妃有点拽

第14章 一台戏2

蓝氏见到大救星,泪眼婆娑,小跑迎了上去,抱住了有些神志不清的纳兰盛元。

纳兰盛元眉心一皱,被二桥搀扶的一只手顺势搭在柔柔弱弱的蓝氏的一侧肩头,柔弱无骨的往前走了几步。

蓝氏面色绯红,眼底激动,示威的看了神情淡漠的李晴一眼,后对纳兰盛元嘘寒问暖,温柔体贴。

李氏身后的女子垂着头,暗笑不已的同时心底纷纷怒骂蓝氏是个狐媚子,王妃第一天进门,就遇到如此落脸面之事,以后想要在燕王府落脚是难了。

“见过王爷!”李晴起身,与众人一起行礼。

小环与小月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担忧,王爷不喜欢她家姑娘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了,以后可怎么办啊?

王爷太过分了!

蓝氏在二桥两人的帮助下扶着纳兰盛元坐在圆桌前,李氏几人见此,端茶喂水,捏肩捶背,周围的地方都不够站了。

而最应该出现在纳兰盛元身边,尽为人妻的职责的李晴,却如看戏一般的观众,事不关己,神态自然。

小环与小月忍耐不够,愤怒不已,燕王在京城中以严酷而著称,后院清净,如今看来却不尽然,狐狸精一堆。

纳兰盛元迷醉的眼中划过一抹寒芒,快得让人抓不住,吐字不清道:“眼前穿着红裙服的女人是谁?本王怎么不记得王府中有这么一号人?”

蓝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娇滴滴道:“王爷是真喝醉了,这可是王爷今儿娶进门的王妃呢!王爷怎么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了啊?”

纳兰盛元揉了一下太阳穴道:“噢,本王想起来了,这么说今夜是本王的洞房花烛夜?”

蓝氏泛酸:“可不是嘛,可是···王爷昨夜答应过···答应过···”

纳兰盛元将蓝氏揽在腿上,轻抚着蓝氏的柳腰,一手捏着蓝氏的下巴:“你告诉本王,昨夜答应了你什么?”

蓝氏媚眼流转,娇笑着扑进纳兰盛元的怀中:“王爷,你坏!妾可什么也没说,那都是王爷自己说的,若是让王妃误会了,岂不是妾的过错?”

纳兰盛元抱紧蓝氏,淡淡的看了一眼神情平淡的李晴,道:“是啊,本王说过的话向来算数,今晚自然还是你来伺候本王!”

“走,今儿出了一身冷汗,伺候本王沐浴去!”

李氏同情的看了一眼李晴,发现李晴面上并无痛苦醋意愤怒,不由纳罕,新王妃未免太奇怪了,还有事事冷静的王爷,新婚之夜怎么也不该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屏风处传来哗啦的水声,伴随着压抑的说笑,便是身为女子的她们也为之心生摇曳,想入非非。

二桥两人早已躬身离开这危险之地,静静的守在门外的黑暗之处。

其他人不了解王爷为何会如此失常,他们却知晓来龙去脉。娶一个刺杀自己的杀手为妻,还是御赐,除非叛国忤逆,否则这婚事便推拖不得。

王爷这郁闷憋屈是无人得知啊!

小半个时辰后,蓝氏满脸绯红,喘息略微急促,眉眼含春的搀扶着脚步略虚的纳兰盛元走了出来。

本想看到气急败坏却又不得不隐忍的李晴,谁知只见李晴翘着二郎腿,轻轻的晃着,磕着瓜子,神情好不悠哉,有种用尽浑身力气,结果打在一团棉花上之感。

纳兰盛元眼神不善的瞪着李晴:“在这房中,没有本王的命令,是谁允许你坐下来的,大胆!”

李氏几人呼吸一滞,心底幸灾乐祸,看来王爷对于新娶的王妃不是一般的厌恶,而是厌恶至极。

小环和小月又是气愤又是伤心,燕王怎么可以这般对姑娘呢?知道有多伤人吗?

李晴一脸无所谓,不咸不淡道:“王爷是真喝多了,忘记此处也是本王妃的地方,王爷有做主的权利,本王妃同样也有!”

纳兰盛元嗤笑:“本王是燕王府的天,有权做主任何有关于燕王府之事,这说大话的人是谁?来人,将此人给本王打出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
关于性转软妹师兄且慢,我本是男子:你说什么?江湖第三次医术交流大赛竟然没有叫我去当评委?什么?神农院竟然把我从荣誉院长里面除名了?他们这群没有现代医学知识的古代草包。难道把人治死就不算医仙了?老沈,你听到了没?我心情不好咱们离婚吧!沈长生缓缓睁开双眼:人间又污浊了嘛?
温一壶老狗
余龙携妻闯仙界
余龙携妻闯仙界
关于余龙携妻闯仙界: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九都座上客
渊鱼
渊鱼
关于渊鱼:主角是燕国的一个杀手,在一次刺杀任务中被人设局重伤濒死,却被刺杀目标所救,授以剑道,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发现自己早已生在局中,为了查找真相,步步为营,潜伏,拨开种种谜团,在江湖和庙堂掀起血雨腥风,主角最终能否找到答案?一剑万里问苍天,快意春秋尽风流!
季飞
少年仗剑江湖游
少年仗剑江湖游
关于少年仗剑江湖游:群像,同行,鲜衣怒马时,不负少年行。一位远离朝堂纷争的皇子,一位鲜衣怒马的少年,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女,江湖义气,江湖侠女,并肩同行,闯荡江湖,性格作风完全不同的几人,却又有着相同的江湖气概………一人一剑,难逢知己,闯荡江湖,最幸运的莫过于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函凌
嘉佑拾遗录
嘉佑拾遗录
关于嘉佑拾遗录:嘉佑是北宋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一共八年。嘉佑年间,并不是史书中所记录的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庶的黄金时代,反而危机重重。其一与辽、西夏边争愈演愈烈;其二国家财政收入日减;其三社会动荡民变频繁。包拯曾经上奏:诸路饥馑,万姓流离,府库空虚,财力匮乏,……夷狄盛强。欧阳修也直言不讳:夷狄外强,公私内困,盗贼并起,蝗旱相仍。当此时期,一个民间的秘密组织竹林会应时而生,
A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