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抗战之铁血救国最新章节!
海军航空兵的人都很清楚,在现如今这种状态下,如果要是不把战列舰给打沉,那么他们永远没有办法去攻击航空母舰,战列舰就好像是航空母舰的御前侍卫一样,在航空母舰的周围,再加上战列舰的吨位比较大,皮又比较厚,他们的上面有很多的防空武器单,凭这艘战列舰,已经是击落了很多的飞机了,在原来那个历史上,日本大和号战列舰,足足消耗了二十多架美国飞机,这才自己沉下去,所以这个时候都集中火力,除了最后保留的轰炸机之外,其它的轰炸机轮番对战列舰动手,这可不是驱逐舰和巡洋舰,两枚炸弹击中了就跟挠痒痒一样。
在战斗刚刚开始的时候,战列舰的运气就不怎么好,两颗炸弹直接落在了甲板上,并且有一颗炸弹落在了第二层甲板,所以给战列舰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是从高空的指挥官并没有大意,看战列舰的前进速度就知道,战列舰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看来这些家伙早就已经是准备好了,如果没有准备好的话,又如何能操作这个东西呢?美国海军也是有自己的能耐的,建军时间比较早,所以在这一方面,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时候就是要保住航空母舰,战列舰是他们的最后保障,必须得做到最好的保护才行,要不然那就吃大亏了,咱们这边可是没有第二波兵力了。
战列舰很明显是经过改装的,这艘战列舰是一九二九年服役的,现在来看还是比较新的,但当时并没有考虑到防空的事情,所以主要加强了战列舰的主炮,在纽约的纽波特船厂里,这艘战列舰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在战列舰的两侧,加装了二十三组防空火炮,虽然全部都是三十毫米的小口径火炮,但是射速比较快,在现如今的这个战场上,这种小口径火炮起到的作用最大,他们的炮弹快速的射向空中,在几百米的距离上爆炸,弹片飞入日本飞机的机舱,专门杀伤他们的飞行员,这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杀伤方式,当然飞到螺旋桨上是最好的,直接就能让他冒着黑烟下去。
美国海军的士兵此刻也有点崩溃,他们从没有想过会面临那么多的飞机,其实就算是西海岸遭到了轰炸,美国海军的很多人也没有崩溃,他们认为这只是日本的一时胜利而已,等到美国人回过劲儿来,早晚能够把日本人好好的给教训一顿,现在这个情况他们就不这样想了,因为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绝望,好像日本飞机永远没有尽头一样,甲板上的弹药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副店长亲自带着二十多个人去搬运火药,这个年头虽然有自动的运输带,但现在已经没什么用处了,刚才的那颗炸弹炸断了电机,现在能够让战列舰继续前进,这已经是最后的好了。
航空母舰也没闲着,趁着都在进攻战列舰的时候,放出了十二架战斗机,这也是他最大的能耐了,当第十三架战斗机准备起飞的时候,一颗两百五十公斤级别的炸弹扔在了前甲板上,两架飞机瞬间就逊爆了,飞机上面还有不少的燃油和炸弹,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约克城号航母就此爆炸了,虽然还没有算是报销,但是从远处的黑烟就能看得出来,这艘航空母舰如果没有个三五个月的大修,恐怕是没有办法返回战场的,日本海军怎么可能会给你这个机会呢?就算你已经冒黑烟了,还在旁边补了两条鱼雷,整个航空母舰一点生机都没有了。
哈尔西将军跑得比较快,在命中第一颗炸弹的时候,他就被人送到了救生艇上,此刻要把她送到最外围的驱逐舰上,在这种状态下,必须得从驱逐舰离开才行,一来是因为驱逐舰的速度比较快,二来是因为驱逐舰的目标比较小,在那上面不会有人察觉,如果要是想乘坐别的物件而离开,那恐怕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原本还有个疯狂的想法,那就是让哈尔西将军乘坐侦察机离开,但现在这种情况,但凡有一个升空的飞机,都会被对方给打回来的,怎么可能会跑得了呢?所以还是乘坐驱逐舰离开比较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注意一艘驱逐舰是个什么样子的,更不会注意他会跑向什么地方。
美国人的智慧也就停留在这里了,其他方面他们也想不到什么了,所有的大型军舰都中弹了,只剩下一些小型军舰,李二虎接到这个报告之后,内心当中也是松了一口气,至少得让美国继续抗争一年,如果没有这一年的时间,那恐怕美国的恢复速度是惊人的,这绝不符合第七集团军的利益,更加不符合李二虎下的这盘大棋,现在就好了,这支舰队毁灭之后,美国想要在亚洲方面增派军队,那就更加不可能了,他们的西海岸地区又会恢复原来的轰炸,而且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日本人肯定会更改原来的策略,他们会想办法在美国设立据点的,以前的策略已经被证明失败。
长谷川将军看到天空当中的飞机,此刻的心也放到肚子里了,虽然伤亡了一半的飞机,但是对于日本来说,这一样是一场大胜,美国海军虽说不是全军覆灭,但除了几艘驱逐舰跑回去之外,大型军舰全部都死在这里了,还有很多潜艇也注定要灭亡了,离开了这些补给船之后,潜艇上的东西肯定装的不多,所以想要返回美国本土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场战役当中,长谷川将军唯一怀疑的就是华夏的情报,他们到底是如何弄到的呢?又是如何弄的这么准确的呢?以后如果华夏人要对付我们,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事情呢?到底有没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呢?这都是很要命的事情。
【作者题外话】:新书重启大明王朝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