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斌又拿起了《开国领袖之谜》,读了起来。
开国领袖,作为中国党的创始人之一,共和国的开创者,文化大革命的发起者,其千秋功罪,自有众人评说,然而杨文斌佩服其“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 --
最快更新铁骨是怎么炼成的最新章节!
千里”的气概,多么豪迈。
忍不住要把他自己和开国领袖他老人家作一下对比:
1893年12月26日开国领袖他老人家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富裕农民家庭;1973年12月10日他出生于龙江省龙江县果木树乡东村一个世代农民家庭。
1913年开国领袖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来并入第一师范读书,年仅20岁;1989年他考入省师范学校。这是他们人生之中的相会之处。
然而,地域的不同,家境的不同,使他们养成了竭然不同的相反性格:
开国领袖大胆,富有叛逆精神,意志坚定,敢作敢为,志向远大,从小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薰陶,具有很强的根基,为他后来的文学、书法、文艺批判等奠定良好基础;
他则懦弱、胆小,一味顺从,退让,逆来顺受,意志薄弱,胸无大志,教育基础薄弱,民风淳朴,过于老实。
开国领袖于外婆家读书时,深受曾国藩及湘学影响,在一师读书时,又受到曾出洋留学的杨昌济等教师的谆谆教诲,开阔了眼界,对修身及治学方法,生活态度等方面受到了极大影响,并逐渐参加了社会实践,徙步旅行了解湖南民情,了解社会。
而在中师的四年,他学到了什么呢?由一个幼稚的孩童,变成了一个狂热的立志为拯救民族文化的消失而献身的理想主义者,受关民、何达来等教师的影响,对人生充满憧憬和希望。为改变自己的处境,十姐弟联合而来,不论出于自愿还是被迫,取得了胜利,而他或许是其中最大的获利者,被保送入大学学习,当然,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汗水,问心无愧。
师范生活,耳鬓厮磨,与萨仁高娃恋了爱,产生了感情,然而,由于不敢大胆追求,这段情只是无言的结局。
开国领袖敢于大胆追求杨开慧,并取得了成功,为其留下了毛岸英,毛岸青两个儿子。
1918年8月,开国领袖第一次到北平,以便从京赴法留学,暂到李大钊主持的北大图书馆任管理员。猛然置身知识分子群中,那么自信的开国领袖心中也迸发出了自卑与不平。来到师大后,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尤其是外语,他把它提到追求人生平等的高度来认识,并且曾忘我奋斗过,试图改变命运,但他失败了,尽管个人认为非完全意义的。同样,他们到了大都市,都开阔了视野,见到了他们以前所未见到的东西,这又是一个共同点。
同样的慢悠悠,不慌不忙,不修边幅,同样的深刻在心中的农民情结,导致了最终结果也相同吗?
北平回来后的开国领袖,积极参与驱张,欲建立独立的湖南共和国,之后又成立新民学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投身革命之中,与G党合作搞大革命,失败后走自己独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赶走了倭军,驱逐蒋部到T岛,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按照自己的设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直到规模空前的文化大革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一切,离不开他的自信,浪漫,农民情结,理想主义的乌托邦……
大学毕业后参了军的杨文斌应该怎么办呢?
空怀壮志却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他缺乏自信,注重现实,拙于口齿,且意志不坚,拘泥古板而懒惰自卑。如果想有一番作为,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自信、独立的意见和百折不挠的贯彻执行的毅力。
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改变自己,如果不能成功,若顺应自己性格,就不得不曲意逢迎,顺水推舟,口是心非,颂扬别人,提高自己,找寻一稳固的靠山以图私利。
他从内心中不愿意这样。除此以外,或者随波逐流,顺其自然,在平凡中度过余生,平淡无奇。
时代的不同决定他不能成为第二个开国领袖。
可读过此书,他主要感悟以下两点:
一是掌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争作时代的弄潮儿,不违背历史趋势而给人民带来现实的长久的利益;
二是如何正大光明充满自信地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地做人,敢恨敢爱,敢怒敢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心胸开阔。
当前能做的只能是动脑筋多想想问题,动动手多了解社会,动动笔直抒胸臆,动口嘴敢恨敢爱,辞能达意,更远的事情就让行动去谱写吧!
再有110分钟,就是新年了。辞旧迎新,本该有众多的总结与检讨,然而时间已不容许他仔细整理思路,记下思想中的一丝一缕……